《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3102223适用专业工商企业管理课程类型职业选修课学分数 2学时数 32第一部分总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内容涉及物流管理方案的制定、组织、运行和改善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2.课程的任务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
物流管理指的是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物流管理》课程在介绍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发展沿革及其作用,物流系统、物流战略等内容的基础上,讲述物流客户服务、第三方物流管理、物流组织与绩效控制、物流管理发展趋势等专题内容。
其教学目的是:(1)熟悉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2)把握物流管理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3)全面了解物流管理的基础内容与专题内容;(4)学会运用物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前导课程与后续课程前导课程:高等数学、管理学基础、企业经营管理、统计学基础后续课程:物流管理、企业经营模拟、ERP理论与实务、沙盘实务等二、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理论(60%)实践40%三、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陈俊主编,现代物流管理与实训,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张佺举主编,物流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3.李东贤,现代物流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4.李剑主编,物流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5.施丽华、刘娜,现代物流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6.(美)道格拉斯·兰伯特.张文杰等译,物流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7.(美)约翰·科伊尔等著.陈志杰等译,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视角(第7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8.(美)罗纳德·H·巴罗等著.王晓东等译,企业物流管理——物流的规划、组织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9.刘志学,现代物流手册,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10.翁心刚主编,物流管理基础,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四、大纲执行说明1.本大纲为教学指导性文件,所列内容只是基本内容,只表明教学的范围及深度,具体教学安排应按具体教学计划执行。
2.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顺序上作部分调整。
第二部分理论教学一、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及从社会组织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设计、优化物流管理体系的理论及方法,培养学生能综合掌握先进的物流管理和现代物流技术,具有在物流系统的应用、管理、维护、开发,在现代物流管理服务中拥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工作中能不断学习、胜任参与现代物流设施的规划、物流系统的设计及开发、物流企业的组建、现代物流发展的决策等方面的工作。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物流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同时考虑到现代企业竞争对物流管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在课堂教学上,通过教师的讲授来传授知识,但不采用传统的“灌输”教学方法,而是针对要传授的知识,首先提出一个来自于实际物流的问题,然后与学生交互地分析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地解决该问题,在该过程中讲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理论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思考、分析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理论知识的抽象性,故在教学过程中企业现场观摩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学生的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企业进行实地参观,并加大从知识性教学为主向案例教学为主发展的力度,通过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培养学生在管理方面的实战能力。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准确简洁、艺术生动地展现所学内容,易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且课堂教学信息量大,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也使用传统的板书,避免“讲解员式”的讲课效果。
注:﹡代表机动教学内容四、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物流管理概述教学内容:1.物流管理的定义与内容2.物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3.现代物流的管理特征与目标4.物流网络的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教学要求:1.了解物流管理的定义与含义2.掌握物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3.掌握现代物流的管理特征与目标4.物流管理的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重点:1.掌握现代物流新特点2.掌握物流管理的含义与基本内容3.我国物流管理的状况4.现代物流管理的作用与意义难点:现代物流新特点,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教学建议:1.对各种物流企业可进行实地参观加深理解2.进行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的方法更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掌握(二)物流的功能与内容教学内容:1.运输的概念、各种运输方式及特点,运输管理,运输方式与运输技术以及运输物流合理化。
2.仓储保管的概念,仓库的种类及功能,仓储管理与仓储合理化。
3.配送与配送中心的概念及功能,配送的基本环节、配送成本、配送中心的系统规划。
4.装卸、搬运的概念,装卸搬运的分类及常用设备设施,装卸搬运的原则及改善途径。
5.包装的含义与功能,包装标志和包装合理化。
6.商品流通加工的概念、形式及作用,流通加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流通加工的合理化措施。
教学要求:1.运输:掌握现代运输的概念、各种运输方式及特点,运输管理内容,熟悉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技术以及运输物流合理化途径,了解运输决策的过程与方法。
2.存储:明确仓储保管的概念及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仓库的种类及功能,掌握仓储管理的基本内容,仓储合理化的方法,了解库存合理化及库存控制方法。
3.配送:掌握配送的定义和作用、配送中心的概念及功能,掌握配送的基本环节、降低配送成本的策略、配送中心的选址,了解配送中心的系统规划。
4.装卸、搬运:掌握装卸、搬运的概念及组成,明确装卸活动的主要目的,了解装卸搬运的分类及常用装卸搬运设施、设备,掌握装卸搬运的原则及改善装卸搬运的途径。
5.包装:掌握包装的含义与功能,掌握包装标志的作用和包装合理化的设计要点,了解包装标志和包装容器的类型和作用。
6.流通加工:明确商品流通加工的概念及目的,掌握流通加工的形式及作用,流通加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国内广泛开展的流通加工的方式,熟悉流通加工的合理化措施。
重点:1.现代运输的概念、功能,运输方式及特点,运输技术与管理内容,运输物流合理化途径的方法、措施。
2.仓储的作用,仓库的种类及功能,商品养护的概念及方法,仓储合理化的方法,库存控制的概念、要素、目标以及库存合理化的方法。
3.配送的含义、特点和作用,配送的分类与配送模式,配送的基本作业、配送的流程,配送中心的概念和分类、配送中心的功能、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降低配送成本的策略。
4.装卸搬运的概念、组成及分类,装卸搬运的功能及特点,装卸搬运的基本原则,装卸搬运作业的基本方法,改善装卸搬运作业的途径。
5.包装的含义与功能,包装标志,包装容器及包装保护技术,合理包装的含义与具体内容,合理包装的设计要点。
6.流通加工的目的,流通加工的类型和方法,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义和要求。
难点:1.运输技术与管理内容,运输物流合理化途径。
2.商品养护概念及方法,库存控制的概念、要素、目标以及库存合理化的方法。
3.配送的含义、特点和作用,配送中心的概念和分类,降低配送成本的策略。
4.装卸搬运的功能及特点,装卸搬运的基本原则。
5.包装功能,包装标志,合理包装的设计要点。
6.流通加工的目的,流通加工的类型。
教学建议:1.进行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的方法更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掌握2.到企业进行实地参观了解物流运作的基本流程和运作(三)物流信息教学内容:1.物流信息的概念、分类、特点、作用2.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3.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特点、基本功能与结构教学要求:1.掌握物流信息的概念、分类、特点、作用2.了解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条码技术、RF芯片、GPS、GIS、EDI等)及其应用3.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其基本功能与结构重点:1.物流信息的概念、特点、作用2.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3.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结构与类型难点:1.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2.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与结构教学建议:1.进行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的方法更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掌握2.观看现代信息物流技术视频资料(四)企业物流管理与实务教学内容:1.企业物流管理2.采购与供应物流管理3.生产物流管理4.销售物流管理5.逆向物流管理教学要求:1.掌握企业物流管理的概念、分类和物流管理系统的概念、内容2.掌握采购管理与供应物流管理的内容,了解供应商管理的基本流程3.掌握生产物流管理的概念与组织方法,了解企业资源管理和产供销平衡的重要意义4.掌握销售物流管理的概念,了解销售物流管理、分销计划与销售管理系统的原理和方法5.了解逆向物流管理的概念和应用重点:1.企业物流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2.供应物流的概述;采购管理的概述;采购作业程序;采购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供应商管理;准时采购策略。
3.生产物流管理概述;准时制生产方式(JIT方式);物流需求计划(MRP);企业资源计划(ERP);配送需求计划(DRP)。
4.销售物流的基本概念;销售物流中的快速反应(QR);有效客户反应(ECR);销售物流中的订单处理;销售物流中的电子订货系统(EOS)。
5.逆向物流之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
难点:1.物流的供销平衡与节拍管理2.生产物流管理的精准性与实时有效性教学建议:1.进行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的方法更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掌握2.进入企业进行实地参观了解企业物流运作的状况(五)国际物流教学内容:1.国际物流的概念与关系2.国际物流业务3.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教学要求:1.掌握国际物流的含义与特点,国际物流的种类,国际物流的发展,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2.掌握国际物流的理货、报关、检验、运输、保险与理赔业务。
3.掌握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顺应现代物流的发展规律重点:1.国际物流的含义与特点,国际物流的种类2.国际货运代理、国际货运中的主要联运方式3.国际物流的理货、报关和运输难点:1.国际物流的特点2.国际物流系统组成3.国际物流的运输保险和理赔教学建议:1.进行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的方法更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掌握2.进入国际商贸城、进出口企业和货代单位进行实地参观了解(六)第三方物流教学内容:1.第三方物流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2.第三方物流的优势和作用3.第三方物流的类型4.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方式和运作特点5.*第三方物流的管理决策与发展教学要求:1.第三方物流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2.第三方物流的优势和作用3.第三方物流的类型4.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方式和运作特点5.*第三方物流的管理决策与发展重点:1.第三方物流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2.第三方物流的优势和作用3.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方式难点:1.第三方物流的含义2.第三方物流产生的原因教学建议:1.进行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的方法更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掌握2.进入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实地参观了解的运作经营状况(七)供应链管理与运作教学内容: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2.供应链管理的原理3.供应链管理方法与系统运作教学要求:1.了解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内容2.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原理和管理策略3.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方法4.掌握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重点:供应链管理的原理与方法难点: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教学建议:1.沙盘模拟2.进入企业进行实地参观了解企业供应链运作的状况(八)*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教学内容:1.物流企业管理的特殊性2.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3.物流企业的质量管理4.物流企业的设备管理5.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教学要求:1.了解物流企业管理的特殊性2.了解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与方法3.了解物流企业的质量管理评价与改进4.了解物流企业的设备特点与管理要求5.了解物流企业的财务评价与管理方法重点:物流企业管理的特殊性与管理原则难点:物流企业管理的绩效评价与改善教学建议:应用沙盘模拟和ERP进行系统评价第三部分实训教学一、实训基本要求《物流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根据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本课程学习过程中必须进行实训,而本课程的实训目的在于对所学物流管理的抽象知识有个直观的认知和了解,更加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