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视觉电生理基础

视觉电生理基础

要是视杆细胞的功能)
A
22
明视ERG
• 明适应10分钟 • 提高背景光,刺激光强于背景光 • 锥细胞的反应,常用背景光为白
光 目的:抑制视杆细胞的活动。
A
23
正常ISCEV-ERG图形
暗视视杆细胞反应
暗视最大反应
暗视振荡电位
明视视锥细胞反应
闪烁光反应
A
24
影响因素
• 瞳孔大小:扩瞳能增加ERG幅度 并缩短潜伏期
A
8
定义
• 视网膜受到光刺激后在角膜 端记录到的一组由视网膜各 层产生复合电位
A
9
作用电极
接触镜电极
A
10
禁忌症
• 角结膜急性炎症 • 泪囊炎 • 内眼手术两周内 • 不能扩瞳或瞳孔扩不大者
A
11
主要成分
• 早期感受器电位 • a波 • b波 • 振荡电位 • c波
A
12
早期感受器电位
• 来自视锥(60%-80%)与视杆 细胞(20%-40%)的外节部分
视N炎
69
视网膜色素变性ERG图形
A
70
视杆反应 最大反应
视锥反应
平坦型
A
71
遗传性视网膜劈裂
降低及负波型
A
72
先天性静止性夜盲
30Hz 视锥 OPs 最大反应
视杆
A
73
视锥细胞营养不良
平坦
正常
负波
A
74
回旋状脉络膜萎缩
30Hz
平 视锥

OPs

降 低 最大反应
视杆
A
75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视网膜层次 EOG
ERG
VEP
色素上皮 光感受器 双极细胞
√ √a波
√a波
√b波
无长突细胞等
√OPs
神经节细胞
PERG

A
6
检查仪器
Ganzfeld 全视野刺激器
CRT图形及多焦刺激显示器
操作显示器
眼科电生理专用双通道放大器
主控操作计算机
A
7
视网膜电图 electroretinogram,ERG
A
58
临床应用
• 某些黄斑病变:家族遗传性黄斑 变性、卵黄样变性,Arden比低 于正常
• 先天性夜盲:Arden比低于正常, 但不会小于1
A
59
临床应用
• 中毒性视网膜炎: Arden比下降。 在药物尚未造成眼底不可逆损害 之前,EOG即可出现改变,故 EOG对中毒性视网膜炎是一种敏 感的检查方法。
A
32
结果分析
• 全视野ERG是反映全部视网膜尤 其是黄斑以外视网膜的视锥及视 杆的功能,感光细胞损害区域必 须大于4DD才能表现ERG波幅降 低
A
33
误差及原因
• 患者固视困难 • 操作技术不熟练 • 屏蔽不完全 • 电极受损 • 个体差异
A
34
临床应用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 早期诊断 • 视力尚正常时f-ERG振幅已明显
从节细胞反馈至无长突细胞 • 反映视网膜内层循环 • 对视网膜缺血敏感
A
16
c波
• 主要在离体实验中用特殊仪 器记录
A
17
测量图像
• a波潜伏期:刺激开始至a波谷底 的时程
• a波幅度:基线至a波谷底的高度
• b波潜伏期:刺激开始至b波高峰 的时程
• b波幅度:a波谷底至b波高峰的 高度
A
18
ERG波形决定于两个条件
A
42
• 自枕部接收视皮质对视刺激 引起的电反应,可以反映自 视网膜节细胞到大脑这一段 的功能
A
43
分类
• 图形VEP(PVEP)
• 闪光VEP(FVEP)
A
44
正常PVEP的条件
• 图像能在视网膜上清楚成像 • 正常的视网膜,尤其中心凹部分 • 正常视神经及视束 • 正常外膝状体及视放射 • 正常视皮质 • 受检者对图像的注意力
A
60
多焦视网膜电图 Multifocal ERG,mfERG
A
61
A
62
正常人mfERG结果
A
63
明适应状态下黄斑功 能的测定
A
64
黄斑病变的mfERG特征
• 黄斑区振幅密度明显降低 • 伴有或不伴有潜伏期延迟 • 中心区振幅密度与视力相关
A
65
常见病电生理检查的选择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先天性静止性夜盲 黄斑病变 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血管性疾病 视神经疾病 青光眼 弱视 客观视功能鉴定
下降或消失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f-ERG成分
或振幅可正常,但峰时延长。
A
35
临床应用
• Leber’s先天黑朦:振幅下降甚 至消失
• 进行性锥-杆细胞变性:振幅下降 或消失。
A
36
临床应用
• 无脉络膜症:振幅逐渐下降甚至 消失。
• 回旋状脉络膜萎缩:由正常→下 降→消失。
A
37
临床应用
• 特发视网膜劈裂:
A
45
正常FVEP条件
• 视网膜有正常的感光功能 • 视神经的传导正常 • 正常的外膝状体及视放射 • 正常视皮质
A
46
组成部分
• N(negative)为负波 P(positive)为正波
• PVEP包括N75,P100及N135 • FVEP主要组成部分为N2及P2
A
47
正常PVEP图形
P100是NPN 复合波的代 表成份,是 临床评价的 最常用指标。
• 适应状态 • 刺激强度
不同条件下激发的ERG有明 显差异
A
19
分类
• 全视野ERG • 局部ERG • 多焦ERG • 图像ERG
A
20
ISCEV标准5项
• 视杆反应(暗适应状态) • 暗适应眼获得的最大混合反应 • 振荡电位 • 视锥反应 • 闪烁反应
A
21
暗视ERG
• 暗适应20分钟 • 无背景光 • 视杆和视锥细胞的最大反应(主
A
27
结果分析
• 仅振荡电位消失,提示视网膜内 层缺血,如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A
28
结果分析
• 仅视锥功能丧失提示为先天性视 杆单色视或高度视锥营养不良等
• 仅视杆功能丧失提示为早期显性 视网膜色素变性
A
29
结果分析
• ERG幅度与被刺激的视网膜区域 成比例。视网膜脱离病人的ERG, 若波幅降低50%,提示脱离的范 围是大约50%
• 几乎没有潜伏期 • 需比激起b波强一千万倍的光刺
激 • 尚未发现能用于眼病的诊断
A
13
a波
• 首先向下的负波 • 起源于视杆、视锥细胞内段 • 反映光感受器的功能
A
14
b波
• 跟随a波之后的高大的正波 • 来自Müller细胞和双极细胞 • 反映内核层(双极细胞)的活动
A
15
振荡电位
• 几个小波重合在b波的上升段 • 由无长突细胞反馈至双极细胞或
• 正常的PVEP比异常的或无波 可记录的更有意义
• 明显异常或无波可记录的 VEP提示预后不良
A
52
眼电图 electrooculogram,EOG
A
53
• 记录眼球表面的电位变化, 用以测量视网膜静止电位, 反映整个RPE及光感受器的 功能
A
54
基本原理
A
55
检测指标
暗谷
光峰
Arden比 =光峰/暗 谷
EOG ERG PERG FVEP PVEP mfER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66
电生理检查注意事项
• 检查ERG/EOG/mfERG之前 需散瞳
• 检查PVEP/mfERG之前需校 正视力
• 检查VEP不需扩瞳
A
67
典型电生理图形
A
68
视神经炎PVEP图形
正常
A
a波正常,b波振幅下降
A
38
临床应用
CRVO: • 正常或低于正常 • 负波型或消失 • 常见为Ops波消失,b波下降。
A
39
临床应用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Ops波下降或消失 • 严重者b波下降。
A
40
临床应用
视网膜震荡伤: • Ops波下降或消失,a、b波振幅
下降
A
41
视觉诱发电位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VEP
正常>1.8
A
56
正常眼电图应具备以下条件
• 正常的视网膜色素上皮 • 健康的感光细胞,正常的视色素 • 感光视网膜与RPE有正常的位置关系
与代谢关系 • 正常的脉络膜 • 两眼必须紧随注视灯移动而正确转动,
头固定不动
A
57
临床应用
Arden比降低,曲线平坦: •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 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 • 白点壮视网膜色素变性 • 继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30Hz


视锥

OPs

最大反应

型 视杆
A
76
黄斑裂孔mfERG
A
77
湿性AMD
A
78
中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