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教学指导记录2015年上半年,我和刘艳超老师作为青年教师,互相学习,相互指导了对方
的教学,进行了5次教学指导。
(1)2015年3月12日周四第三节课我在13林果一班进行了“圆的标准方程”的示范课,刘艳超听课并做了总结,她觉得我的课有点急,内容有些多,容易让学生感觉累。
但是学生配合默契,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整体课堂效果不错。
(2)2015年3月24日周二我和刘艳超关于13林果和14林果的学生数学学习问题进行了研讨,她对于她们学生的学习情况做了分析,她说14林果学生比较笨,学生听话但是底子差,理解能力差,学生总体学习水平不高。
我说明了我们13林果学生的情况,学生不笨,但是自控能力差,学习气氛不浓,很多人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学习不积极,不听老师话,学习总体水平也很差,我们又对于升学率和高考题目导向进行了研讨。
(2)2015年4月8日周三第二节课我在13林果二班进行了“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示范课,刘艳超听课后我们进行了教学研讨,我们觉得图像课程不容易讲,学生画图能力差,应该平时多要求学生作图,不能懒惰,而且有些同学的发散四维差,不能跟从老师的引导。
教案内容不错,条理清晰,内容充实,层层递进。
(3)2015年4月15日周三第二节课刘艳超在14林果一班讲授了“正弦函数的图像”的课程,我听课后感想很深,作为青年教师,刘艳超的数学功底扎实,讲课条理分明,而且与学生互动好,师生很融洽,学生课堂配合度高,而且对于知识可以前后联系,上课效果非常好,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
(4)2015年6月23周二第五节课刘艳超在14林果二班讲授了“等比数列的定义”的课程,我听课后与刘艳超进行了相互研讨,我们互相说了对于这节课的感想,她觉得应该从等差数列比较来进行等比数列的定义引入,我觉得应该从生活实例中进行导入,我们后来又对于公式的推导进行了研讨,得到了一个最好的公式推导方法。
2015年下半年,新教师李玲慧、刘晓玲来到我校,部里安排我对她们进行指导。
半年共进行了5次指导。
(1)2015年9月18号周四第2节课,我和刘艳超老师在14林果1班听了新教师李玲慧的课“指数函数图像与性质”。
课后,我们进行了很深入的谈话,李玲慧作为一名新教师,知识丰富,内容理解透彻,知识比较系统。
但是因为教师工作刚刚接触,对于课堂的整体把控不够,时间把握不好,而且说话声音小,过于平和,让学生容易走神,而且感觉太年轻,不容易管理学生。
(2)2015年9月22号星期二第2节课,我和何丽蓉老师在13林果1班一起听了新教师刘晓玲的课“不同质地的土壤性质”。
课后,何老师对于刘晓玲的知识上面的内容进行了指导,我提出自己的建议,刘晓玲说话速度有些快,有些心急,学生有时候反应不过来。
而且对于学校的整体环境还不能适应,对于学生的控制还略显欠缺。
(3)2015年9月22号星期二第6节课,我和刘晓玲老师在13林果1班听了新教师李玲慧的课“指数函数图像与性质”。
这是第二次听这节课,李玲慧在上次
听课结束后又进行了准备,这次课明显比上次进步很多,条理清楚,内容时间安排合理,前后过渡自然,学生也很配合,整体课堂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
(4)2015年9月25日星期五,我和刘晓玲老师相互探讨学生的学习问题,她没来职教之前不知道学生的学习水平,以为学生的底子比一中学生差一些。
但是我告诉了她实际情况就是我们的学生是一中不能录取的各种学生,包括各个初中的问题学生,管理起来很费心,学生学习没有热情,底子差,而且各种毛病很多,让她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学会与学生相处。
(5)2015年10月27日周二我和刘晓玲、李玲慧进行了交流,我们谈论了学校的进步,学校的发展还有学生的现状,她们问了我一些关于管理学生方面的心得体会,我也做了解答。
我们互相学习相互探讨,争取更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