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 果蔬干制

第三节 果蔬干制

(2)原料性质和状态(内因)
果蔬干制前预备处理:
4、影响果蔬干燥速度的因素
(2)原料性质和状态(内因)
原料装载量:装载量大,厚度大,不利于空气流通,影响水 分蒸发。
5、果蔬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
(1)体积缩小、重量减轻
原料种类、品种以及干制成品含水量的不同,干燥前后重量差 异很大,用干燥率来表示。 干燥率:原料鲜重与干燥成品之比。
3~6:1 14~20:1 16~20:1 10~16:1 8~12:1
5~8:1
5、果蔬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
(2)色泽的变化 (3)透明度的改变 (4)营养成分的变化:
几种果实的可溶性与不溶性物质的含量
名称 苹果
梨 杏 桃 李 樱桃 草莓
可溶性物质(%) 15.53 15.43 11.50 14.21 14.20 15.19 7.60
不溶性物质(%) 3.03 5.24 2.65 3.00 2.17 2.08 1.90
3、果蔬干燥速度和温度的变化
(2)干燥速率曲线
(1)干燥的环境条件(外因)
空气温度:若干燥空气的绝对湿度不变,当空气温度升高时, 空气的饱和差随之增加。 空气湿度: 空气流动速度
4、影响果蔬干燥速度的因素
(2)原料性质和状态(内因)
果蔬种类:不同果蔬,不同品种,由于结构和成分不同,干 燥速度不同;原料切分小,比表面积大,干燥速度快。
4、影响果蔬干燥速度的因素
内部水分转 移到表面
M M- ΔM
果蔬中的 H2O
表面水分扩散 到空气中
T T- ΔT
(2)温度梯度ΔT
食品在热空气中,食品表面受 热高于它的中心,因而在物料 内部会建立一定的温度差,即 温度梯度。温度梯度将促使水 分(无论是液态还是气态)从 高温向低温处转移。这种现象 称为导湿温性。
内部水分扩散速度 < 表面汽化速度 内部扩散控制 内部水分扩散速度 > 表面汽化速度 表面汽化控制
平衡水分取决于干燥时的空气状态
(3)食品温 度曲线
初期食品温度上 升,直到最高 值——湿球温度, 整个恒率干燥阶 段温度不变,即 加热转化为水分 蒸发所吸收的潜 热(热量全部用 于水分蒸发)
在降率干燥阶段, 温度上升直到干 球温度,说明水 分的转移来不及 供水分蒸发,则 食品温度逐渐上 升。
4、影响果蔬干燥速度的因素
名称
苹果
梨 桃 李 杏 荔枝 香蕉 柿 枣
几种果蔬的干燥率
干燥率
名称
干燥率
6~8:1
马铃薯 5~7:1
4~8:1 3.5~7:1 2.5~3.5:1 4~7.5:1 3.5~4.0:1 7~12:1 3.5~4.5:1 3~4:1
洋葱 南瓜 辣椒 甘兰 菠菜 胡萝卜 菜豆 黄花菜12~16Fra bibliotek1 14~16:1
到第一临界水分时,干燥速 率减慢,降率干燥阶段,说 明食品内部水分转移速率小 于食品表面水分蒸发速率;
干燥速率下降是由食品内 部水分转移速率决定的
当达到平衡水分时,干燥 就停止。
(1)干燥曲线
干制过程中食品绝对水分和干制时间的关系曲线干 燥初始时,食品被预热,食品水分在短暂的平衡后 (AB段),出现快速下降,几乎时直线下降 (BC),当达到较低水分含量(C点)时(第一临 界水分),干燥速率减慢,随后趋于平衡,达到平 衡水分(DE)。
食品被加热,水分被蒸发加 快,干燥速率上升,随着热 量的传递,干燥速率很快达 到最高值;A-----B初期加热 阶段; B---C恒率干燥阶段,水分 从内部转移到表面足够快, 从而可以维持表面水分含量 恒定,也就是说水分从内部 转移到表面的速率大于或等 于水分从表面扩散到空气中 的速率,是第一干燥阶段;
2、果蔬中的干物质存在的状态
➢ 干物质:果蔬中除了水分以外的物质。按能否溶解于水,分
为可溶性物质和不溶性物质。
可溶解于水的物质:果蔬 中大部分物质都溶解于水 中,组成了果蔬的汁液, 称为可溶性物质或可溶性 固形物。
不溶于水的物质:果蔬中 还有一部分干物质不溶于 水,组成了果 蔬的固体部 分,称为不溶性物质。
促使食品物料中水分向 表面转移并排放到物料 周围的外部环境中
传热过程
传质过程
❖果蔬干制过程是热现象、扩散现象、生物和化学现象 的复杂综合体。
(1)水分梯度ΔM
干制过程中潮湿食品表面水分受热后 首先有液态转化为气态,即水分蒸发, 而后,水蒸气从食品表面向周围介质 扩散,此时表面湿含量比物料中心的 湿含量低,出现水分含量的差异,即 存在水分梯度。水分扩散一般总是从 高水分处向低水分处扩散,亦即是从 内部不断向表面方向移动。
1、果蔬中水分的状态
➢ 根据水分存在的状态划分: 游离水:以游离状态存在于果蔬组织中的水分,具
有水的全部性质,具有流动性,干制时易蒸发。 结合水:稳定、难以蒸发,不能作溶剂。
1、果蔬中水分的状态
➢ 根据水分是否能被排除划分: 平衡水分:在一定干燥条件下,果蔬中排出的水分
和吸收的水分相等,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果蔬的含 水量称为该干燥条件下某种果蔬的平衡水分。 自由水分:在一定干燥条件下,果蔬中所含的超出 平衡水分部分的水。自由水分在干制过程中能够排 除掉。
微生物
发育所需要 的最低AW
普通细菌
0.90
微生物 嗜盐细菌
发育所需要 的最低AW
小于0.75
普通酵母 普通霉菌
0.87 0.80
耐干燥霉菌
耐渗透酵母 菌
0.65 0.61
酶的活性与水分的关系
水分活度低于0.8,大多数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水分活度降低到0.25—0.30,淀粉酶、酚氧化酶、过氧化
物酶受到强烈抑制,甚至失去活性。
一、果蔬干制的基本原理
干制原理:借助于热力租用,将果蔬中水分减少到 一定限度,使制品中的可溶性物质提高到不适于微 生物生长的程度。同时水分下降酶活性受到限制, 从而使制品较长时间保存。
不能将微生物全部杀死。
请掌握:干制对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物质干燥过程变化:
能量传递给食品
第三节 干制
干制:在自然条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产品中水分
蒸发的工艺过程。
脱水:为了保证产品品质变化最小,在人工控制条件
下促使产品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脱水产品应达到耐久 耐藏的要求,而且要求复水后基本能恢复原状。
微生物繁殖造成果蔬产品的腐败;果蔬产品自身新陈代谢作用
微生物发育时必需的水分活度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