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同步训练_第二讲_文言句读与翻译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同步训练_第二讲_文言句读与翻译

第二讲文言句读与翻译一、(2018·江苏宿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14分)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①,古来所重。

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

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②,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③得不慎,无为后所嗤!”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

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

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

岂非为善者福祚④延长,为恶者降年⑤不永?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⑥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

此亦帝王深耻也。

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选自《贞观政要·卷三》,中华书局2016年版,有刪改) 【注释】①合契:对合符契,这里引申为符合,投合。

②钳口:闭口不言。

③可:岂,哪。

④福祚(zuó):福禄,福分。

⑤降年:天赐予的年龄,寿命。

⑥颜、闵:指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闵,他们以德行修养著称。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1)若主纳.忠谏( )(2)寻亦诛.死( )(3)无为后.所嗤( )(4)以.匹夫比之(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2分)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1)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亦帝王深耻也。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唐太宗对侍臣说的话体现了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8·湖北宜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18分)汉阴老父范晔汉阴.老父者,不知何许人。

桓帝延熹①中幸②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有老父独耕不辍。

尚书郎南阳张温异.之,使问曰:“人皆来观,老父独不辍,何耶?”老父笑而不对。

温下道百步,自与言。

老父曰:“我野人!不达斯.语。

请问天下乱③而立天子邪?理④而立天子邪?立天子以父⑤天下邪?役⑥天下以奉.天子邪?昔圣王宰世,茅茨采椽⑦,而万人以宁。

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⑧游无忌,吾为子羞之,子何忍欲人观之!”温大惭,问其姓名,不告而去。

【注释】①延熹:汉桓帝的年号。

②幸:皇帝驾临。

③乱:混乱。

④理:治理。

⑤父:像君父那样(关爱)。

⑥役:役使。

⑦茅茨采椽:用茅草盖屋顶,用栎木作椽。

⑧逸:放纵,放任。

1.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阴( ) 异( )斯( ) 奉( )2.请将“耳”“乎”“也”三个语气助词准确还原到原文的内。

(3分) A.不知何许人B.我野人C.子何忍欲人观之★3.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2分)桓帝延熹中幸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分)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游无忌,吾为子羞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从文中选择相应的动词,来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2分)皇帝幸,百姓→老父耕,张温→张温言,老父——张温惭,老父6.文中汉阴老父的哪句话集中体现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积累链接: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在野为民,我国古代儒家知识分子大都秉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

请默写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达这种人生态度的句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7·嘉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13分)范石湖【注】使北淳熙中,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谓河南乃宋朝陵寝所在,愿反侵地。

至能奏曰:“兹事至重,须与宰相商量,臣乞以圣意谕之,议定乃行。

”上首肯,既而宰相力以为未可,而圣意坚不回。

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

至虏庭,纳之袖中。

既跪进国书,伏地不起。

时金主乃葛王也,性宽慈,传宣问使人何故不起。

至能徐出袖中书,奏曰:“臣来时,大宋皇帝别有圣旨,难载国书,令臣口奏。

臣今谨以书述,乞赐圣览。

”书既上,殿上观者皆失色。

至能犹伏地。

再传宣曰:“书词已见,使人可就馆。

”至能再拜而退。

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

至能将回,又奏曰:“口奏之事,乞于国书中明报,仍先宣示,庶使臣不堕欺罔之罪。

”虏主许之。

报书云:“口奏之说,殊骇观听,事须审处,邦乃孚休。

”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

由是超擢,以至大用。

(选自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注释】范石湖:即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致能),自号此山居士,又号石湖居士,世称范石湖。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愿反.侵地( )(2)议定乃.行( )(3)至能徐.出袖中书( )(4)虏主许.之(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2分)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

4.同样是出使,范成大使北,始终“伏地不起”;唐雎使秦,最终“挺剑而起”。

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行为?请简要分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17·丽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14分)宋狄武襄青①征侬智高②,大兵出桂林,道旁有一庙,人谓其神甚灵,武襄驻节而祷之,祝曰:胜负无以为据。

乃取百钱自持之,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期尽钱面也。

左右谏之,倘不如意恐阻师。

武襄不听,众方耸视,挥手一掷,百钱尽红。

举军欢呼声振林野武襄亦大喜,顾左右取百钉随钱疏密布地而钉帖之,加青丝笼覆,手自封焉,曰:“俟凯旋,当谢神取钱。

”其后破昆仑关,败智高师,还取钱与幕府士大夫共视之,乃两字钱也。

(选自孙能传《益智编》) 【注释】①狄武襄青:狄青,北宋名将,谥号“武襄”。

②侬智高:人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武襄驻.节而祷之( )(2)俟.凯旋( )(3)败智高师.(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2分)举军欢呼声振林野武襄亦大喜。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乃取百钱自持之,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期尽钱面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分)顾左右取百钉随钱疏密布地而钉.帖之,加.青丝笼覆,手自封..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狄青与《陈涉世家》中的陈胜都借助神灵来谋事,请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017·金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14分)沈宣词尝为丽水令,自言家大梁①时,厩常列骏马数十,而意常不足。

咸通六年,客有马求售,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酬以五十万,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

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公遂曰:“竟未尝乘。

”因引出,至则奋眄②,殆不可跨,公遂怒捶之,又仆,度终不可禁。

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

因求前所直售宣词。

宣词得之,复如是。

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③,前后至者皆不可。

公阅马,一阅遂售之。

后入飞龙④,上最爱宠,为当时名马。

(选自《唐语林》) 【注释】①大梁:今河南开封,古时称大梁。

②奋眄:举头斜视,不驯服的样子。

③贡马:向皇帝进贡的马。

④飞龙:指皇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3分)A.而意常不足.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B.度.终不可禁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C.亦如是.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D.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限断两处)(2分)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

3.下面句子的横线处省略了主语,根据文意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翌日,________令诸子乘之,亦如是。

A.沈宣词B.客C.王公遂D.李公蔚★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

(提示:直,价值、价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售”有以下两个义项:①卖出去;②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