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的概念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
*三、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发展
*是指事物或物质连续不断的有规律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是变化,但是变化不一定是发展。

只有向上的变化才是发展。

二、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及作用
*内在因素:遗传素质
主观努力
*遗传素质: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解剖生理特点,如有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生理解剖特点。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的过程及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4.遗传素质的可塑性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的发展总是要以从遗传获得的生理组织、一定的生命力为前提,否则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

* 若有缺陷,人的身心就会受到影响
*人的遗传素质是逐步成熟的。

*成熟是指个体的器官由于生长发育到一定程度,其机能达到可以发挥某种功用的程度。

*“三翻、六坐、八爬”
*实验过程:
*选取一对满48周的同卵双生子为被试,其中之一先作每天40分钟的爬梯训练,共6周。

* 然后,测量两个孩子爬5级楼梯所需要时间。

*结果:受训儿26秒,未受训儿45秒完成爬楼梯的任务。

*然后从第七周开始,对未受训儿进行为期两周的相同的爬梯训练。

*结果:未受训儿只用了10秒钟就完成了爬梯任务。

超过了受训儿的爬梯水平。

*实验结论
成熟势力说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影响人的发展
4.遗传素质的可塑性
Ps:遗传决定论
* 所谓“遗传决定论”即认为人的遗传基因决定一切,不论后天的生活条件如何变化,社会制度怎样不同,教育上采取什
么措施都无法改变遗传基因的决定方向。

高尔顿试验(遗传决定论)
*著名的“遗传决定论者”(研究方法对传记以及对家族家谱的研究)
*通过对977名人和977名普通人的对比研究发现:在977位名人中其后代出了32位名人;977位普通人其后代只出了一位名人。

*因此,高尔顿认为“人们后天取得的成就或发展水平在生殖细胞中已经决定。


智商与成就
*192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特儿门对智商在130以上的1528名超常儿童进行了历时50年之久(1921—1972)的追踪观察和系统研究。

*结论:
早年的智力测验并不能正确的预测晚年工作成就。

一个人的成就同智力的高低并无极大的相关,有成就的人并非都是家长、教师认为非常聪明的人,而是有恒心,做事求好、求精的人。

即EQ(情商)较高的人。

*⑴个体脱离了人类社会而生存下来的人只是空具人形的自然人。

eg:熊孩
*⑵自身的努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㈡环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概念:是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的影响
⑴宏观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的作用:
①决定人的发展方向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对人要求不同
②决定人的社会性质
不同的社会不同阶级人的社会性质也不同,人也会具备不同的社会意识、阶级意识;
*⑵微观的社会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①家庭及其作用
*A社会地位
*B经济状况
*C父母的文化程度、教养方式
*D家庭成员的结构
*E成员关系
*F家庭居住条件
*美国哈佛大学曾经对波士顿地区456名儿童做过一项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发现,爱做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以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爱干家务的孩子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

* 从小做家务,可以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坚韧负责、珍重亲情、尊重他人等良好品质,他们长大以后自然比那些“四体不勤”的孩子更有成就。

*②同伴的非正式群体及其作用
*同伴非正式群体,按其性质划分可分为三类:
*A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
*B消极型非正式群体
*C破坏型非正式群体
As parents
*⑴帮助孩子选择良好的交往伙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⑵注意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给孩子进行良好的交往的行为和技能,提高对文明交往的认识和能力;
As parents
*⑶注意培养孩子广泛的情趣,丰富孩子的学习内容;
*⑷注意矫正孩子在交往中的不文明语言和行为,指导孩子的交往实践,促使孩子形成文明的交往行为和习惯。

As teachers
*⑴要正确认识和分析非正式群体,根据不同的性质区分对待;*⑵要注意做好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工作;
As teachers
*⑶强化正式群体的组织机构与交往活动,充分发挥对非正式群体的影响教育作用
*⑷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满足学生情感上的需要,促使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③社会风气及其影响
社会风气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行为规范,是某种价值观和生活行为方式为社会和众人所接受,众人以此为准则来处理周围事物。

*④大众传媒及其作用
大众传媒是指职业传播者或传播机构通过传播媒介,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从各方面影响传播对象的活动。

㈢教育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主导因素
*美国行为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
*提出“S—R”公式
*认为有什么样的刺激,就有什么样的反应;知道用什么反应,就可以推想出是由于什么刺激所引起的。

华生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如果让我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能把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

㈣主观能动性影响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

包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方面。

*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
*你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
*你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掌握自己;
*你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
*你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生命的空隙》
*……很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的生命留下一点空隙,就像两车之间的安全距离——一点缓冲的余地,可以随时调整自己,进退有据。

……生活的空间,须借清理挪减而留出;心灵的空间,则经思考开悟而扩展。

打桥牌时,我们手中所握有的这副牌不论好坏,都要把它打到淋漓尽致,人生亦然,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我们处理的方法和态度。

……
From my Qzone
开学了,曾经的激情不见了,上课更象应付。

这不是我的风格,但是似乎三尺讲台让我有些恐惧了……至于恐惧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楚。

发生了很多事情,都承受着,随着前天系统的崩溃,最后的心理防线似乎也坍塌了。

和朋友形容自己就像一只海上飘摇的小船,装载着很多石头,小船舵手一直小心翼翼的驾驶,最后一阵风带来一棵稻草,这艘船终于沉了。

(也许系统崩溃就是那颗稻草)
From my Qzone
翻开以前自己的日记,看着自己的心路历程,说实话,还是喜欢在彩色纸上写日记的感觉。

今天有学生对我讲:老师你曾经告诉我们如果不能够改变的东西,就应该让自己爱上它。

From my Qzone
*其实,快乐和幸福是我们事先可以决定的。

我喜不喜欢已经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并不取决于它怎样发生,怎样影响我的生活,而取决于我怎样安排我的想法。

我决定喜欢上它们,喜欢上一切发生在我身上的偶然与奇迹,失落与泪水……
From my Qzone
* 我可以选择接受变化和不测并且在种种变化和不测中寻找最佳,我可以选择担忧那些可能永远不会发生的“假如”。

我可以选择懊恼也可以选择感激和满足。

*5条简单易行的快乐法则
1、心中不存憎恨充满阳光、感激
2、脑中不存担忧溢满憧憬、希望
3、生活简单
4、多点给予
5、少点期盼
我选择感激、希望、阳光,决定喜欢并爱上发生在我身上的everything!^_^
总结
三、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规律
㈠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
㈡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因材施教
㈢稳定性和可变性----了解学生
㈣互补性和协调性----尊重学生
人的思维发展
* 把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划分为以下
六个时期:
*⑴乳儿期:从出生到1岁。

*⑵婴儿期:1~3岁。

*⑶幼儿期:3~6、7岁。

*⑷童年期:6、7~11、12岁。

*⑸少年期:11、12~14、15岁。

*⑹青年初期:14、15~17、18岁。

关键期教育
*2至3岁: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4至5岁: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质变期,也是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
*2至3岁:计数能力发展的转折点;
*5至6岁:数概念发展的转折点;
关键期教育
*3至5岁: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3至8岁: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
*2岁半至3岁:教孩子怎样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
*3岁:培养人具备独立性的一个关键期。

㈢稳定性和可变性----了解学生
㈢稳定性和可变性----了解学生
㈣互补性和协调性----尊重学生
㈣互补性和协调性----尊重学生
㈣互补性和协调性----尊重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