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选分离分析法导论

优选分离分析法导论


2. 色谱分析法的分类
●按流动相与固定相状态分类 流动相为气体 流动相为液体
高效液相色谱仪
●按操作形式分类
柱 色 谱:
●按分离原理分类
3.色谱图及色谱峰参数
BA
●色谱图
信号(浓度)-时间曲线 由基线和若干色谱峰组成。
●色谱峰参数
(一)保留值-定性
1) 死时间t0
u L
柱长
t0
流动相 平均线速度
Question
是否柱效能越高,色谱分离的效果就越好?
Question
载体粒度由60目改变为100目,若其它条件不变, H-u曲线有何变化
同一根色谱柱,分别用H2、N2作载气,测出H-u 曲线如下,判断A、B分别代表哪种流动相,并解 释原因
4、分离度(R)-全面评价两组分色谱分离的效果 选择性
(二)峰高与峰面积-定量
8)峰高(h) 9)峰面积(A)
(三)区域宽度-柱效
10)峰底宽度Y
自色谱峰上升沿和下降沿拐点所作切线在基线上的截距
11)半峰宽Y1/2 Y=1.70 Y1/2 。
Question 利用色谱曲线可以解决的问题?
定性(保留值) 定量(峰面积) 评价色谱柱好坏
二、色谱分析法理论基础
柱内谱带构型 相应的响应信号
气相色谱的分子扩散远大于液相色谱
3)C u─传质阻力项:C = (Cm+ Cs)
Cm
组分分子
流动相 固液界面
固定相
Cs
Cm:流动相传质阻力
Cm
0.01k ,2 (1 k, )2

d
2 p
Dg
固定相颗粒越小,载气扩散系数越大(分子量越小)
气相传质阻力越小
Cs :固定相传质阻力
最佳线速: u最佳=(B/C)1/2 =(0.65/0.003)1/2=14.7cm/s
最小板高:
H最小=A+2(BC)1/2 =0.08+2(0.65×0.003)1/2=0.17cm
例:某一气相色谱柱,速率方程式中A、B、C的值分 别是0.15cm,0.36 cm2.s-1,和4.3×10-2 s,计算最佳流 速和最小塔板高度。
k ms mm
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 组分在流动相中的质量
分配系数K与分配比k的关系
K
cs cm
ms mm
/ Vs / Vm
Vm Vs
K与k都是与组分及两相热力学性质有关的常数。
K与k都是衡量色谱柱对组分保留能力的参数,数
值越大,该组分的保留时间越长。
相对保留值与分配系数及分配比的关系
21
,
范弟姆特方程
H A B Cu u 流动相
线速度
范.弟姆特方程式物理意义
1)A─涡流扩散项:
固定相颗粒(dp)越小,填充越均匀( λ越小)
A越小,H越小,柱效越高,色谱峰越窄。
固定相颗粒大小对板高的影响
• 板高, H(cm)
2)B/u─分子扩散项
流动相
γ:弯曲因子; Dg:组分在流动相中
的扩散系数
优选分离分析法导论
在互不相溶两相间,混合物被流动相携带流过固定相,因各组
分在两相间分配平衡的差异,各组分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有差 异,经过一段距离的移动之后,混合物中各组分被一一分离。
Agilent 6820 气相色谱仪
现代色谱分析,将分离和分析(检测)过程集成。 对于混合物的分析检测,具独特优势。
R tR2 tR1 1 2 (Y2 Y1 )
柱效能
R=1.5 完全分离
5、色谱分离基本方程式
R
n2
4

(
1)

( 1
2
)
2
分离度与n 、α及κ的关系
( 1)
n增加到原来的3倍,R增加到原来的1.7倍
从1.01增加到1.1,R增加到原来的9倍
κ增加,R也增加,但效果不及α明显
结论
Cs
2k , 3(1 k, )2

d
2 f
Ds
固定液粘度及液膜厚度越小
液相传质阻力越小
4) 流动相线速度对板高的影响 H A B Cu u
例:已知一色谱柱在某温度下的速率方程的 A=0.08cm; B=0.65cm2/s; C=0.003s, 求最佳线速度u和 最小塔板高H.
解:
H=A+B/u+Cu
色谱柱对1、2的选择性越好。
2、扩散和传质(动力学过程)
1、 2
部分重叠 组分在柱内的扩散及传质,使分配平衡不能瞬间完成, 从而使色谱峰扩展、柱效下降。
3、柱效能-评价分离效能
峰越窄,柱效能越高
●塔板理论-衡量柱效先提出

的色谱热力学平衡理论。


为 精 馏
t R (2) , t R (1)
,
V
R (2)
,
V R (1)
K2 K1
2 1
k可直接从色谱图上获得
tR t0(1 ) VR V0(1 )
Question 两组分能分离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K2/K1≠1(α21≠1)
α21=1,峰距为0 色谱柱对1、2有相同的选择性 α21≠1,α21越大,峰距越远
2)保留时间tR
3)调整保留时间
t
' R
t'R t R t0
4)死体积V0 Vm t0 Fc
5)保留体积VR VR tR Fc
6)调整保留体积
V’ R
t’ R
Fc
7)相比 Vm Vs
7)相对保留值r2,1
tt VV 2,1
,
R (2)
,
R (1)
,
R (2)
,
R (1)
组分保留时间为何不同? 色谱峰为何变宽?
1、分配平衡(热力学过程)
每一次分配达平衡时,A、B在柱内的位置会有一微小差 异。只要分配次数足够多,就可以将分配系数有微小差 别的组分一一分离
●分配系数K
当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平衡时
K cs cm
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 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
●分配比κ
当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平衡时
2
16
tR Y
' 2
有效板高
L Heff neff
不同物质在同一色谱柱上的分配系数不同,用 塔板数和塔板高度作为衡量柱效能的指标时,应 指明测定物质。
Question 塔板理论的特点与不足
能够评价色谱柱柱效能, 不能解释影响柱效能的因素
●速率理论-影响柱效能的因素 范第姆特首先提出的色谱分离动力学理论
选择合适的固定相(流动相)以增加
是改善分离度最有效的方法
色谱柱长度一定时,塔板数越多, 分配平衡次数越多,柱效越高

n

5.54
tR Y1/2
2
16
tR Y
2

塔 板
HL
色谱柱长度

n 理论塔板数

柱效能 指标
L一定时,n 越大(H 越小),被测
组分在柱内被分配的次数越多, 柱效能越高,所得色谱峰越窄。
有效塔板数
neff
5.54Yt R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