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含人类遗传病)一、选择题1.(2019广西八市联合调研)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通过观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发现问题B.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是假说的内容之一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是孟德尔根据假说进行的演绎推C.F1理D.分离定律的实质是F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2答案 C 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F中出现了3∶1的性状2分离比,由此提出:是什么原因导致遗传性状在杂种后代按一定比例分离的呢?该过程属于与发现问题,A错误;雄性生物产生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生物产生的配子数量,B错误;F1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是孟德尔根据假说进行的演绎推理,C正确;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D错误。
2.(2019福建福州模拟)果蝇的腹部有斑与无斑是一对相对性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
现用无斑雌蝇与有斑雄蝇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代有:①有斑雌蝇、②无斑雄蝇、③无斑雌蝇、④有斑雄蝇。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A Aa aa雄性有斑有斑无斑雌性有斑无斑无斑A.②的精巢中可能存在两条含Y染色体的细胞B.①与有斑雄蝇的杂交后代不可能有无斑果蝇C.亲本无斑雌蝇的基因型为AaD.②与③杂交产生有斑果蝇的概率为1/6答案 B ②的精巢中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含两条Y染色体,A正确;无斑雌蝇_a与有斑雄蝇A_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代有:①有斑雌蝇AA、②无斑雄蝇aa、③无斑雌蝇_a、④有斑雄蝇A_,则亲本无斑雌蝇和有斑雄蝇基因型均为Aa,①有斑雌蝇基因型为AA,与有斑雄蝇A_杂交,后代可能出现无斑果蝇,B错误,C正确;③无斑雌蝇_a的基因型2/3Aa、1/3aa,②无斑雄蝇aa与③无斑雌蝇_a杂交,后代有斑雄蝇概率(2/3)×(1/2)×(1/2)=1/6,没有有斑雌蝇,D正确。
3.(2019安徽宣城高三期末)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籽粒黄色对白色为显性。
若有一粒黄色玉米,判断其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案是( )A.种下玉米后让其为亲本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上的籽粒颜色B.种下玉米后让其为母本与白色玉米植株杂交,观察果穗上的籽粒颜色C.用显微镜观察该玉米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看其是否携带等位基因D.种下玉米后让其为亲本进行自花受粉,观察果穗上的籽粒颜色答案 A 玉米是单性花,但雌雄同株,因此可以进行同株异花传粉,相当于自交,观察果穗上的籽粒颜色可判断其基因型,A正确;种下玉米后让其作母本与白色玉米植株杂交,观察果穗上的籽粒颜色可判断其基因型,但与自交相比,不是最简便的方案,B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上是否携带等位基因,C错误;玉米是单性花,雌雄同株异花,因此可以进行同株异花传粉,但不能自花受粉,D错误。
4.(2019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阶段检测)孟买血型是由两对等位基因I/i(位于第9号染色体)和H/h(位于第19号染色体)相互作用产生的,使ABO血型的表现型比例发生改变,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H基因表达的产物是A、B血型表现的基础C.父母均为O型血时,可生出B型血的后代D.根据ABO血型可以明确判断亲子关系答案 D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控制孟买血型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据图分析可知,出现hh(没有H)时都为O型血;当H存在时,出现I A不出现I B时表现为A型血,出现I B不出现I A时表现为B型血,同时出现I A、I B表现为AB型血,只有出现ii时表现为O型血,故H存在时才会出现A、B、AB型血,说明H基因表达的产物是A、B、AB型血表现的基础,B正确;据图分析可知,O型血的基因型比较多,当父母的基因型为I B_hh、iiH_时,可以生出B型血的后代,C正确;根据ABO血型不能明确判断亲子关系,D错误。
5.(2019河南郑州调研)某遗传性肥胖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例能同时体现基因对性状控制的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B.可通过注射促黑素细胞激素来治疗基因型为AAeebb的肥胖患者C.双方体重都正常的夫妇不可能生育患遗传性肥胖的子代D.基因型均为AaEeBb的夫妇生育体重正常子代的概率是9/64答案 C 据图分析,E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b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A正确;据图分析可知,正常体重的个体必须同时含有A、E和bb,而基因型为AAeebb的肥胖患者缺乏E基因,可以通过注射促黑素细胞激素来治疗肥胖,B正确;体重正常的夫妇的基因型为A_E_bb,后代可能出现aa、ee的个体,所以他们可能生出患遗传性肥胖的子代,C错误;基因型均为AaEeBb的夫妇生育体重正常子代的概率是3/4×3/4×1/4=9/64,D正确。
6.(2019山西晋中高三适应性考试)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灰身基因(V)对黑身基因(v)为显性,均位于常染色体上。
让一只红眼长翅灰身雌果蝇和一只白眼残翅黑身雄果蝇多次交配,F全部为红眼长1中选出一只进行测交实验并统计其后代分离比,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分析错翅灰身;再从F1误的是( )性别性状分离比雄性白眼长翅灰身∶白眼残翅黑身=1∶1雌性红眼长翅灰身∶红眼残翅黑身=1∶1A.亲本雌蝇关于眼色的基因型是X R X R果蝇为雄性B.进行测交实验的F1C.B、b和V、v两对基因独立遗传D.F基因型为BbVvX R Y1答案 C 子一代全是红眼,所以亲本红眼雌蝇是纯合子,关于眼色的基因型是X R X R,A正确;由于子代雄性全是白眼,雌性全是红眼,因此测交实验的F果蝇为红眼雄性,基因型BbVvX R Y,1是白眼,B、D正确;由于测交子代只有长翅灰身和残翅黑身两种表现型,所以B、b和V、v 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是独立遗传,C错误。
7.(2019江西宜春模拟)鹿茸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控制马鹿后代的性别、提高雄性比例是提高鹿茸产量的重要手段。
Zfx/Zfy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互为等位基因,表达的锌指蛋白参与机体生长发育的调控,是早期胚胎发育的性别决定因子之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Zfx/Zfy基因随X、Y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离B.用限制酶切割X和Y染色体的DNA获得Zfx/Zfy基因C.RNA聚合酶催化Zfx/Zfy基因转录形成不同的mRNAD.Zfx/Zfy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无性别差异答案 D Zfx/Zfy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减数分裂过程中Zfx/Zfy基因随X、Y 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离,A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用限制酶切割X和Y染色体的DNA可获得Zfx/Zfy基因,B正确;Zfx/Zfy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二者互为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是基因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故RNA聚合酶可催化Zfx/Zfy基因转录形成不同的mRNA,C正确;根据“Zfx/Zfy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互为等位基因,表达的锌指蛋白参与机体生长发育的调控,是早期胚胎发育的性别决定因子之一”且Zfy基因只能随着Y染色体传给儿子可知,Zfx/Zfy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存在性别差异,D错误。
8.(2019安徽芜湖模拟)某种鸟为ZW型性别决定,羽毛有白羽和栗羽,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将纯合白羽鸟和栗羽鸟杂交,正交时后代为白羽和栗羽,数量相当。
反交时后代全为栗羽。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反交的结果表明栗羽对白羽为显性性状B.将反交产生的栗羽鸟继续交配,后代全为栗羽C.参与正交的雌鸟和雄鸟的基因型分别为Z A W、Z a Z aD.正反交的结果表明A、a基因不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答案 B 根据题意可知,纯合的白羽鸟和栗羽鸟杂交,反交时后代全为栗羽,说明栗羽是显性性状,A正确;据分析可知,A、a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正交的亲本及后代为:Z a Z a(白羽♂)×Z A W(栗羽♀)→Z A Z a(栗羽♂)、Z a W(白羽♀),反交的亲本及后代为:Z A Z A(栗羽♂)×Z a W(白羽♀)→Z A Z a(栗羽♂)、Z A W(栗羽♀),将反交产生的栗羽鸟继续交配,后代会出现Z a W(白羽♀),B错误;参与正交的雌鸟和雄鸟的基因型为Z A W、Z a Z a,C正确;正交反交的结果不同,表明A、a基因不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而是位于Z染色体上,D正确。
9.如图表示某遗传病患者体细胞内第21号染色体的组成及来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母方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产生了异常的卵细胞C.父方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了异常的精子D.该患者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正常配子约占1/2答案 D 该遗传病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A错误;根据图示中染色体的形态可知该患者是由于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导致形成了异常的卵细胞,B、C错误;该患者减数分裂时三条21号染色体随机分配,产生的配子中含两条21号染色体和含1条21号染色体的概率相同,故正常配子约占1/2,D正确。
10.(2019四川南充一诊)一项关于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的调查结果如下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母亲年龄(岁)20~2425~2930~34≥35唐氏患儿发生1.192.03 2.769.42率(×10-4)A.抽样调查时应兼顾地区差异等因素,以增大取样的随机性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1号染色体未分离可使子代患唐氏综合征C.新生儿患唐氏综合征只与母亲年龄有关,与父亲年龄无关D.应加强35岁以上孕妇的产前诊断以降低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率答案 C 对于唐氏综合征的抽样调查应该兼顾地区差异等因素,以增大取样的随机性,A正确;唐氏综合征是由于患者体细胞中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了一条引起的,因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1号染色体未分离,可使子代患唐氏综合征,B正确;根据表格信息只能说明唐氏综合征的发生率与母亲年龄有关,但是并不能说明与父亲年龄无关,C错误;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当母亲年龄在35岁以上(含35岁),唐氏综合征的发生率更高,因此应加强35岁以上孕妇的产前诊断以降低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率,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