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 原子的构成复习学案 主备人:曹洪芝 序号:
【知识梳理】: 一、原子的构成: (一)卢瑟福实验:
实验现象 原因解释
(1)大多数 ; ; (2)少数 ; ; (3)极少数 ; ;
1、概念:_________ ___中的最小粒子。
①质量和体积都__ _
②不断____
(二)原子 2、基本性质: ③有______
④相互间存在______
________ ______ (带正电,) 3、构成 (_____ )
______ (不带电,氢原子中没有) ______ (带负电)
(三)在原子中,质子数=
= 。
(四)为什么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跟踪练习一】:
1、 “卢瑟福实验”实验不能..
获得的结论是( ) A .原子核质量较大 B .原子核体积很小 C .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D .原子核带正电荷
2、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
A .质子、中子、电子
B .质子、电子
C .中子、电子
D .质子、中子
3、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成
B 、原子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
C 、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质子111各,中子161各,则
核外电子数是( ) A 、111 B 、272 C 、50 D 、161 二、原子中的电子:
1、电子的分层排布: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的离核 能量低的离核 。
通常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电子的 。
2、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微粒的符号是 ,它有 个电子层,
最外层电子数为 。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
3、最外层电子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
(1)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是由 电子数决定的!
(2)稳定结构: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时(氦元素为2个)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这样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
概念:带电的___________。
原子失电子形成______离子(带______电):核电荷数______核外电子数 形成 原子得电子形成______离子(带_______电):核电荷数____核外电子数 4、离子 表示方法:离子符号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构成的物质 如________、_________等 【跟踪练习二】:
1、原子结构中与原子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电子层数
B 、质子数
C 、最外层电子数
D 、中子数 2、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 )
A .
B .
C .
D .
3、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
4、如图是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钠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是11 B 、最外层电子数为1 C 、核外有3个电子层 D 、核外电子总数为10 5) A 、、
C、
6、钠原子(Na)和钠离子(Na+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
三、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
2、计算公式:(1)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 + 。
【跟踪练习三】:
1、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子数、种子数均为6的碳原子)的质量是akg,如果另一种原子的
质量为bkg且每个原子中有c个质子,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每个原子中的中子
数为。
2.已知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1,原子核内有15个质子,则磷原子核内有_____个中子,核外有
_________个电子。
【综合检测】:
1、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下列关于物质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由氢分子、氧分子构成B.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c.氯化钠晶体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D.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2、下列粒子(微粒)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电子
3、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4、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B.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C.构成物质的离子在不停地运动D.原子可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
5、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的阳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B.它的阳离子有10个质子
C.它是一种金属元素D.它的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
6、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请各举一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如;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
7、下面是部分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仔细观察、分析,然后回答问题:
+11+928
+927+1028+1228+14284+17287+18288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⑴上述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是。
⑵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有。
8、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
右图是不同时
期科学家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
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
他认为物
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
分割;同一类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的原子是以简单的整数
比相结合。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
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被称为
“西瓜式”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瓤”中。
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一个实验:用一束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带正电的高速运
动的。
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
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还有极少数的。
粒子被反弹了回来。
据此他提出了带核的原
子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的电子,这在当时是件很了不起的事,但由
于受到那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他们的理论中存在一些缺陷甚至错误,按照目前初中阶段你
学的原子结构的理论,你认为道尔顿的原子论存在的缺陷是
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的缺陷是
(2)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
A.原子核体积很小B.原子核质量较大C.原子核带有正电D.核外电子带有负电
(3)通过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你对科学的发展有哪些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