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导学案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导学案

滨海县第二中学初三化学导学案编号:____课题: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学习重点和难点:原子、原子核的构成学习过程:一、课前导学(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_____电的___________和核外带_____电的________构成的。

2、原子核由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粒子构成。

质子带______电,中子________电。

(二)、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符号—Ar。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上。

三、原子中的几个数量关系1、核内质子数=核外_______数=_______数2、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数+ ______数二、课堂活动复习旧知识: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分子和原子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学习新知识:(一)、原子的构成1、发挥想象,说说你对原子的最初认识,原子的外形可能是什么样的?2、教师播放动画(几个小粒子绕着一个大粒子作高速运动):根据动画,你能说出原子的构成吗?3、师生总同总结出正确的原子构成。

4、原子核还能不能再分呢?科学研究表明:原子核也不是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它由 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粒子构成。

5、请找出不同种类原子的区别。

6、7、师生同共总结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的关系。

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练习1】以碳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9、由分子的性质推测出原子的性质。

如质量、体积如何?是否运动?原子间有无间隔?(二)、相对原子质量1、根据课本上介绍的几种原子的质量:师生一起得出科学上一般不直接使用原子的实际质量,而使用相对质量。

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是一个比,是一个相对质量) 2、了解张青莲院士3、【练习2】从附录Ⅱ中查阅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4位有效数字):说明:平时我们用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计算不必这么精确,一般取整数或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可查P75页。

4、【练习3】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 gB.1 kgC.1D.1.67×10-27 kg 5、【练习4】已知一个镁原子的质量为m Kg ,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n Kg ,则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请同学们思考,原子的质量虽然很小,它又是由哪几种粒子的质量构成的?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什么上面?(三)、原子中的几个数量关系 1、了解核电荷数的意义。

2、探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近似整数值)、 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3、【练习5】完成表5:6、【练习6】2000年3月美国铱星公司宣布破产。

依星公司原计划发射 77 颗卫星以实现全球卫星通讯,发射卫星的数目与依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下列关于依元素的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依原子的质子数为77B 、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7C 、依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D 、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77、思考题:相同质量的铁和铜,哪一种所含的原子数多?【开拓视野】读一读中子星你想象过如果原子“坍塌”,会是什么情形?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而原子核的体积很小。

比如氢原子的半径为一亿分之一厘米,而氢原子核的半径只有十万亿分之一厘米。

假如核的大小象一颗玻璃球,则电子轨道将在两公里以外。

而在巨大的压力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电子将脱离原子核,成自由电子。

这种自由电子气体将尽可能地占据原子核之间的空隙,从而使单位空间内包含的物质也将大大增多,密度|大大提高了。

形象地说,这时原子核是“沉浸于”电子中。

中子星就是这样形成的。

在中子星里,压力是如此之大,电子被压缩到原子核中,同质子中和为中子,使原子变得仅由中子组成。

而整个中子星就是由这样的原子核紧挨在一起形成的。

可以这样说,中子星就是一个巨大的原子核。

中子星的密度就是原子核的密度。

中子星的密度为1011kg/cm3,也就是每立方厘米的质量竟为一亿吨之巨!事实上,中子星的质量是如此之大,半径十公里的中子星的质量就与太阳的质量相当了。

中子星是处于演化后期的恒星,它是在老年恒星的中心形成的。

只不过能够形成中子星的恒星,其质量更大罢了。

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当老年恒星的质量大于十个太阳的质量时,它就有可能最后变为一颗中子星,而质量小于十个太阳的恒星往往只能变化为一颗白矮星。

当恒星外壳向外膨胀时,它的核受反作用力而收缩。

核在巨大的压力和由此产生的高温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变化,最后形成一颗中子星内核。

而整个恒星将以一次极为壮观的爆炸来了结自己的生命。

这就是天文学中著名的“超新星爆发”。

请回答:1、通过阅读,你对原子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你想了解“黑洞”和“白洞”吗?请上网浏览宇宙探秘【学习小结】1、原子核中有质子和中子。

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带正电,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呈电中性的中子构成的。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又称核电荷数)等于核内的质子数。

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原子核所带的电量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原子作为一个整体不显电性。

原子是很小的微粒,原子核更小,它的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

质子的质量和中子的质量大致相等,电子的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1/1836,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里围绕着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三、课堂检测1.在化学的发展发面,很多科学家作出了重大贡献,请把科学家名字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科学家:①拉瓦锡②汤姆生③道尔顿④阿伏加德罗(1)提出近代原子学说的是;(2)提出分子的概念的是;(3)发现电子的是。

2.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

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15B.49C.66D.1643.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的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

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断出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有()A.电子B.中子C.质子D.原子核4.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所决定的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微粒,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5.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Kg,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12 g B. 1/12 C.12 D.1.993×10-26 Kg/12||||||||||||||||||||||||||||||||||||||||||||||||||| | | |||||||6、据中央电视台2001年6月3日对云南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对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含量来推断古城的年代。

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

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子数为6B.质子数为6C.电子数为6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7.碳和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2和24,则碳和镁的原子质量最之比为( )A.12:1B.2:12C.2:1D.1:28.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电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的,由于所带电量和所带电量相等,但,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核一般是由、构成的,质子带,中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9.已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铁的相对质子质量为56。

现在有这三种金属各10 g,则这三种金属所含的原子个数比镁:铜:铁为。

教学后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