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三)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三)

(分数:1.00) A.化妆品 √ B.碱性皂 √ C.冷水洗面 √ D.日光浴 √ E.短衣裤 √
解析: 10.系统性红斑狼疮出现下列哪些情况,反映预后差
(分数:1.00) A.血肌酐升高 √ B.高血压 √ C.感染 D.心肌损害伴心功能不全 √ E.严重狼疮脑病 √ 解析: 11.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因素包括
伸侧面和内踝附近、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伸面出现紫红色丘疹,逐渐
融合成斑片,有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减退,上覆细小鳞屑,称 Gottron
征。 (二)选择题 A1 型题 1. 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发生的脏
器或组织损害是( B) A.肌肉、关节
B.肾脏C.Fra bibliotek皮肤 D.心血管
E.肺和胸膜 2.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肤损害
(分数:1.00) (1).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0.50) A.类风湿关节炎 B.急性风湿病 C.慢性肾炎 D.SLE √ E.皮肌炎 解析: (2).目前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是(分数:0.50) A.糖皮质激素 √ B.非甾体抗炎药 C.抗疟药 D.免疫抑制剂 E.强效广谱抗生素 解析: 患者,女性,19 岁,腕、踝关节疼痛及脱发 1 年,今晨游泳时发现面部出现紫红斑,遂就医。查体:头发 稀疏,面颊及颈部均有不规则圆形红斑,口腔有溃疡。
(分数:1.50) (1).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分数:0.50) A.软组织炎 B.肌炎 C.滑膜炎 √ D.肌腱炎 E.骨膜炎 解析: (2).不久在患者腕部及踝部出现皮下结节,提示(分数:0.50) A.癌变 B.病情减轻 C.已累及内脏 D.病情活动 √ E.出现并发症 解析: (3).如果患者双手手指出现在掌指关节处向尺侧偏斜,应考虑(分数:0.50) A.因疼痛而挛缩 B.一侧肌张力偏高 C.长期晨僵所致 D.掌指关节半脱位 √ E.尺侧血供不足 解析: 患者,女性,26 岁,不规则发热 1 个月,并有全身大多数关节肿痛,面部有红斑,查尿有蛋白及管型。
(分数:1.00) (1).根据以上病历资料判断患者的诊断是(分数:0.50) A.皮肌炎 B.风湿性关节炎 C.系统性红斑狼疮 √ D.硬皮病 E.类风湿关节炎 解析: (2).患者经治疗后病情控制可出院回家,对病人做的如下指导中,正确的是(分数:0.50) A.不生育者可口服雌性避孕药避孕 B.长期用药,定期随访,不可擅自改变药物剂量或突然停药 √ C.一旦怀孕即停服激素并以免疫抑制药替代 D.怀孕后停服糖皮质激素以外的一切药物,并每日晒太阳 30min 以上 E.自觉不适,自行增加激素用量,症状缓解后自行减药 解析: 患者,女性,23 岁,主因“全身关节肿痛伴发热 4 周”入院。查体:面部可见紫红色蝶形红斑,Hb80g/L, 血沉 120mm/h,尿蛋白(++)。
(分数:1.00) A.非甾体类 √ B.糖皮质激素 √ C.血浆置换 √ D.物理治疗 √ E.康复治疗 √ 解析: 2.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可能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分数:1.00) A.遗传 √ B.链球菌感染 C.寒冷、潮湿 D.雌激素水平 √ E.过度劳累 解析: 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现面部及口腔黏膜损害时,正确的护理措施为
(分数:1.00) (1).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多累及的部位是(分数:0.50) A.
B. C. √ D. E. 解析: (2).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多出现的临床表现是(分数:0.50) A. B. √ C. D. E. 解析:
A.抗 Sm 抗体 B.抗 ds-DNA 抗体 C.抗 ANA 抗体 D.抗“O”抗体 E.抗 RNP 抗体
二、B 型题(总题数:6,分数:6.00)
A.游走性四肢大关节肿痛,极少出现畸形 B.脊柱关节强直性病变,呈弓状畸形 C.对称性小关节受累,晚期多有畸形 D.大小关节均可受累,很少畸形及关节脱位 E.全身关节酸痛伴明显胸骨下端压痛
(分数:1.00) (1).风湿性关节炎(分数:0.50) A. √ B. C. D. E. 解析: (2).系统性红斑狼疮(分数:0.50) A. B. C. D. √ E. 解析:
(分数:1.00) A.类风湿结节 √ B.巩膜炎 √ C.心肌炎 √ D.环形红斑 E.周围神经炎 √ 解析: 8.急性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护理措施有
(分数:1.00) A.遵医嘱使用抗炎镇痛药 √ B.绝对卧床休息 C.热水浴以减轻疼痛 √ D.保护关节于功能位 √ E.必要时使用夹板固定关节 √ 解析: 9.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不宜用
(分数:1.50) (1).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0.50) A.类风湿性关节炎 B.急性风湿病
C.慢性肾炎 D.SLE 肾性损伤 √ E.多发性肌炎 解析: (2).有助于诊断的化验是(分数:0.50) A.肌电图 B.血沉 C.肾图 D.抗 Sm 抗体阳性 √ E.关节照片 解析: (3).本病治疗主要药物是(分数:0.50) A.糖皮质激素 √ B.抗生素 C.非甾体抗炎药 D.免疫抑制剂 E.抗疟药 解析:
(分数:1.00) A.经常用清水洗脸 √ B.加强户外锻炼 C.溃疡处可涂珠黄散 √ D.局部禁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 E.真菌感染时可用 2.5%制霉菌素甘油外涂 √ 解析: 4.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诱发因素有
(分数:1.00) A.药物 √ B.遗传 C.阳光照射 √ D.病毒感染 E.妊娠、分娩 √ 解析:
雷诺现象: 指因受寒冷或情绪紧张等刺激后,肢端细动脉痉挛。
使手指(足趾)皮肤突然出现苍白,相继出现皮肤变紫、变红,伴有
局部发冷、感觉异常和疼痛等短暂的临床现象,称雷诺现象。 7.
强直性脊柱炎: 是以骶髂关节及脊柱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也
可 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性疾病,属血清阴性脊柱
关节病的一种。 8.Gottron 征: 皮肌炎的病人肘、膝关节
A.淡红色环形红斑 B.对称性紫红色红斑 C.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 D.皮下出血直径在 5mm 以上 E.鲜红色圆形红斑直径 2~3mm,多见于上腹部
(分数:1.00) (1).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见(分数:0.50) A. B. √ C. D. E. 解析: (2).风湿热可见(分数:0.50) A. √ B. C. D. E. 解析:
记方法为(C ) A.向下 3cm 作标记,向上 6cm 再作标记 B.向下 5cm
作标记,向上 5cm 再作标记 C.向下 5cm 作标记,向上 10cm 再作
标记 D.向下 10cm 作标记,向上 5cm 再作标记 E.向下 5cm 作标
记,向上 15cm 再作标记 5.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血管损害最常见的表
现形式是(A ) A.心包炎
B.心肌炎
C.心内膜
炎 D.肢端动脉痉挛
E.闭塞性脉管炎 6.对诊断 SLE 特异性最
高的自身抗体是( A ) A.抗 Sm 抗体
B..抗 RNP 抗体
C..ANA D.抗 SSA 抗体
E .抗 Jo-1 抗体 7.有助于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确诊及其活动性判断的标记性抗体是( D) A.
抗 SSA 抗体
B. 抗 RNP 抗体
C 抗 Sm 抗体 D. .
抗 dsDNA 抗体
E . 抗磷脂抗体 8.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活动期
间关节的护理,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E ) A.进行关节锻炼
B.
防止脊柱挺直 C.注意保暖,必要时加盖厚棉被 D.四肢关节应保
持伸直位 E.卧床休息,注意体位姿势 9.皮肌炎典型的皮疹为( A )
(分数:1.00) (1).SLE 诊断中敏感性最高的抗体是(分数:0.50) A. B. C. √ D. E. 解析: (2).SLE 特异性最高的抗体(分数:0.50) A. √ B. C. D. E. 解析:
A.无全身症状 B.无关节畸形 C.多系统脏器损害 D.关节畸形 E.乏力、发热、体重减轻
A.面、颈、前胸上部弥漫性红斑 B.各关节周围红斑 C.面部蝶形
红斑 D.背部盘型红斑 E.全身各部位皮疹 10.雷诺现象的皮肤颜
色变化顺序为( E ) A..红 白紫
B。 紫 红 白 C。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总分:23.50,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A3/A4 型题(总题数:5,分数:6.50)
患者,女性,20 岁,全身多关节反复性、游走性疼痛 3 年,时有发热,为 38℃,并伴有头痛,查体可见右 脸颊蝶形红斑,口腔黏膜内有 2 个小溃疡,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血沉 70mm/h,ANA(+),抗 Sm(+), 抗双链 DNA(+),尿蛋白定量为 0.27g/24h。
(分数:1.50) (1).如果从血中查出抗 Sm 抗体阳性,应考虑何病(分数:0.50) A.风湿性关节炎 B.SLE √
C.类风湿关节炎 D.脂溢性皮炎 E.痛风 解析: (2).脱发护理时,以下护理措施哪项不妥(分数:0.50) A.温水洗发 B.每周洗发两次 C.洗发时,边洗边按摩 D.梅花针轻刺头皮 E.烫发可使毛发增生 √ 解析: (3).口腔溃疡如有细菌感染。以下措施正确的是(分数:0.50) A.呋喃西林液漱口 √ B.碳酸氢钠液漱口 C.制霉菌素液漱口 D.生理盐水漱口 E.无菌蒸馏水漱口 解析: 患者,女性,42 岁,对称性全身小关节肿痛,反复发作 5 年,有晨僵,热水浸泡后减轻。化验:类风湿因 子阳性。拟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的部位最常见于( C ) A.腹部
B.颈部
C.
暴露部位 D.前胸上部
E.下肢 3.类风湿关节炎最常累及的
关节是( B ) A.肘关节
B.四肢小关节
C.膝关节 D.
脊柱小关节
E.肩关节 4.Schober 试验: 病人直立,在
背部正中线髂棘水平作标记为零,向下及向上再作标记,然后让病人
弯腰,测量上下两个标记间的距离,若增加小于 4cm 为阳性。 标
A.症状减轻 B.多关节对称发作 C.疼痛加剧 D.剧烈疼痛,常固定少数关节 E.游走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