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创新出效益 优质服务促发展

管理创新出效益 优质服务促发展

管理创新出效益优质服务促发展-----万得公司管理创新经验介绍各位领导、同志们:首先,我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让我对万得公司的管理经验做以介绍。

我讲话的题目是“管理创新出效益,优质服务促发展”。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管理既是手段,也是灵魂。

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大潮中,企业之间拼的是实力,首当其冲拼的是管理,谁能遵循和坚持科学创新的管理,谁就能昂然屹立经济的潮头,并潇洒地搏击风浪。

万得公司在集团公司、付煤公司“三三三”管理模式的指引下,管理创新的道路越走越宽阔,结出了一个又一个丰硕的果实。

下面,就创新管理,优质服务方面的好的做法,作以下介绍,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一、创新经营管理新形势下,企业要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实现发展壮大的目标,就必须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实施经营管理的创新。

我们万得公司,结合自身特点,寻求出一条符合实际的经营管理办法。

年初按公司给我们下达的经营考核指标,进行分解落实。

与八个厂队签定承包经营合同书。

厂队长、管理人员交纳了承包风险金。

按照任务、安全、质量、培训四项指标挂钩考核,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始终做到管理严细化、控制精确化、考核钢性化。

各厂队的收入与考核指标相挂钩,针对各厂队的情况不同,能计件工资制的按计件工资制,不能计件工资制的执行目标考核。

内部用工方面,去消了原来的死板、僵化的管理办法,各厂队之间的人员根据工作任务的多少,允许自由流动,采用劳务输出的办法进行考核。

通过运行,一月份有些厂点就得到了实惠,效果明显。

良好的机制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营造出“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局面,公司的生产也节节攀高,经济秩序发展良好。

二、创新品牌管理纵观国内外成功的企业,其成功的背后都有鲜明个性的企业文化来支撑。

企业管理的实践告诉我们,如果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和文化管理,企业无明确的经营理念和目标,员工缺乏理想信念,那这个企业就会逐步退出市场竞争的行列,就会被发展的社会所淘汰。

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注重文化管理,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我们按照集团公司要求把 “三三三”管理模式做为自己的文化品牌,这是提高企业生产力、培育核心竞争力、激发员工创造力、最终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重要保证。

一是率先在付煤公司推行精细化管理:2003年底,我公司按照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和付煤公司文件精神,采取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运作的方式,认真推行精细化管理。

培养职工良好的作业习惯和行为规范,将各种理念融入到职工的心灵深处,形成付煤公司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职工凝聚力,全面提高公司的整体素质。

当时,我们本着“全面发动,分步进行,个别实施”的原则。

充分估计到推行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做好各种问题的防范和解决,强推硬上,以深、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开展工作,给职工灌输当前的形势和任务,让职工端正态度,认识到位。

首先抓好了宣传发动,并制定了具体的规划措施。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抓住典型不放手,树立榜样大家学,在公司展开了大讨论活动,让职工认识到形势的严峻性,时时处处从严做起。

开始,有些人不理解,认为是搞形式,劳民伤财。

但通过工作的开展,改变了职工的现场生产作业环境,让职工在舒适的条件下工作,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职工的自觉性,认识到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以人为本的SC精细化管理,以清洁、准时、标准化、素养、安全、目标为基础,将员工的行为养成要素细化为20 项内容,以ABCD 四卡逐日考核的方法,潜移默化规范职工的行为举止,以4E (每个人、每件事、每一天、每一处) 标准,规定员工的岗位工作量和岗位操作标准,同样纳入ABC 三卡逐日考核,干部实行走动式管理,到现场、到岗位挨个检查,通过D卡与员工相互签字。

每月公布计录情况和评选结果,与工资挂钩考核。

这样将各项指标落实到了岗位和人头,并将个人工资收入和前途命运紧紧捆在了一起,做到了精细化、科学化的新型文化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比较成功的典范。

二是实施市场化运作为探索精细化管理与市场化管理的结合点,推行市场化运行向纵深发展,达到节支降耗,实现效益、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公司成立了考核办,并由各厂材料员兼任核算员,对核算员实行分级监督,共同考核。

我们严格内部市场化考核体系,把市场主体推进到班组,首先合理的测算出各项指标单价、搞好材料及各种成本的控制,用精细化考核与市场化考核的数据相结合,使两者融在一起。

在精细化考核的基础上重新细化,制定出具有市场化的精细化考核标准,让其具有可操作性,建立了班组考核程序,自行推广。

各厂在标准制定指标分解上采取因厂制宜,符合实际,形成了具有万得公司特点的独特的考核程序。

三是创新安全管理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监督、考核三大机制,加大管理干部安全质量管理监督巡查力度。

坚持现场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的原则,建立安全检查制度,严格制定和执行检查标准,结合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认真反“三违”,排除隐患,以“一个细节也不漏掉,一个环节也不减少,一个疑点也不放过”的思想,实行每周一次安全综合检查和不定期巡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消除了各类隐患。

形成了全方位的安全质量保障体系,制定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等,实现了以点带面、典型辐射的安全质量管理模式,促进了各项管理工作的再提高。

二是明确责任,规范行为。

我们以实现全方位、全过程“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为目的,做到安全管理有创新,质量标准高起点,从严从细分解指标,形成了“从上到下逐级落实,从下到上层层负责”的管理体制。

把安全关口下移到基层和班组,做到目标明确,分工细致,指导到位,考核严细,集中抓好操作层,提高操作技能,做到责任清晰,工序到位,程序井然,行为规范,使干标准活,上标准岗成为了一种自觉行为。

四是创新技术管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路就是出路,创新才能发展,我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科技创新当作企业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源泉。

我们根据现有条件实施创新,改造现有的设备,发挥其更大的作用:自主研制消音器,设计制造卷板机,加工了30余个通防工区使用的除尘器;设计加工了多个菱形网托架、轨枕托架和水泥盖板托架;设计安装了北翼隔爆水槽工程;改造了炮泥加工机和自动炉渣灰输送机等。

其中的菱形网托架顺利通过了集团公司的技术革新的专家组的鉴定,获得“小改小革”优秀奖,北翼隔爆水槽及洗鞋池获得矿上二等奖、三等奖。

根据公司安排,为做好矸石不上井工程的设备制作,我们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克服重重困难,研制了矸石填充机,填补了公司的空白。

下部我们将继续搞好技术创新、科技研发工作,为公司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是创新服务管理企业给用户的不仅是优质的产品,还要有一流的服务。

服务是现代经济的聚宝盆,是企业赢得用户的青睐利器。

成功的企业应该是用户至上、周到服务的企业。

因此,我们时刻教育职工,要做到一心想着用户,一心为着用户、一心体贴用户。

让职工牢固树立“用户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的服务理念,开展用户质量调查活动,用户质量反馈等活动。

我公司机修厂是矿上机电设备维修的重要部门,在保证维修质量的同时,我们搞好井下一线生产的服务,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如有任务随叫随到。

使公司不但在产品数量、质量上得到用户的满意,而且在服务上也得到用户的赞誉。

六是创新质量管理我们明确了质量管理机构,由技术主管专门负责全公司质量监督工作,各厂点设立了专职质检员,不断加强了质量专业培训,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形成了逐级负责的质量网络。

出台了“关于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的实施意见”。

制定质量追究制度、原材料验收制度等。

严格控制了产品的监督检查,大力开展产品“零缺陷”和“用户满意”活动。

我们巩固提高现有产品,调研开发拳头产品。

围绕这一目标,搞好了现有产品的质量检验,验证工作,加大力度开发新的产品。

如今,公司通过管理创新,公司得到了根本性的变化。

不论是工资收入,还是我们身边的工作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都让每一个人深刻的感受到管理创新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幸福。

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

只有在管理实践中不断的分析现状,不断的打破障碍,推陈出新,树立全方位创新理念,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广大干部职工的管理创新意识,从而达到激发每一个人的激情和奋发向上的创新精神,使全公司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事往一处做;认识上有新的提高,精神上有新的振奋,工作思路上有新的突破,才能不断创新,才能使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使企业不断健康发展。

一个失败的企业原因可能不只一个,但一个成功的企业却永远都离不开管理创新。

凡是能做大、做强、做久的企业,都会坚持不断的创新,所以说管理创新就是企业发展的灵魂。

只有创新,企业才会有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08年是实现大非煤的关键一年,也是我们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建设和谐企业的关键一年,从矿党政领导到各兄弟单位都对我们寄予了殷切的希望。

新的形势,新的挑战,给我们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我们必须在07年的基础上,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和付煤公司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巩固、提升、创新、发展”的八字方针,不断深化“三三三”管理模式,提高“四个质量”;着力抓好安全生产、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员工素质提升五个方面的工作,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促进产品质量上台阶、创品牌,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振奋精神、鼓足勇气、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和魄力,乘胜前进,实现08年新的跨越式发展,为建设文明富美和谐的万得公司而努力奋斗。

二00八年二月二十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