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秋季班第6课 文章的叙述顺序(含答案)

六年级秋季班第6课 文章的叙述顺序(含答案)

第6课文章的叙述顺序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叙述顺序,在阅读时,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我们在写作和说话时,如果也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叙述,就能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一、技巧小结。

1.充分了解文章内容。

在阅读时,要根据文章自然段的内容,总结文章先说了哪些事情,接下来又说了哪些事情,最后说了哪些事情。

根据这些内容,整理文章叙述的先后顺序。

例如《珍贵的教科书》一文,全文围绕“教科书”,按照渴望得到教科书一去印刷所取书一保护教科书一教科书鼓励“我”前进这一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2.寻找文章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整理。

文章的叙述顺序有很多,比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地点转换顺序、游览顺序等。

想确定究竟属于哪种叙述顺序,我们一定要先找到文章中的关键词语。

比如时间顺序,就要找到表示时间的词语;空间顺序,就要找到表示空间转换的词语;地点转换顺序,就要看看文中的地点是如何转换的,如果是游览性的文章,那就要寻找游览的地点有哪些。

例如《颐和园》一文,文中的关键词句为“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通过这些关键句子,我们就可以知道文章是按照游览顺序来写的。

二、能力提升。

(一)李广巧计退兵西汉时期,北方匈奴势力逐渐强大,不断兴兵进犯中原。

飞将军李广任上谷郡太守,奉命抵挡匈奴南进。

一天,有三名匈奴兵来侵扰,李广大怒,亲自率领一百名骑兵前去追击,一直追了几十里地,终于追上了三名匈奴兵,杀了两名,活捉一名。

李广的队伍正准备回营时,忽然发现有数千名匈奴骑兵正向他们这边前进。

匈奴部队也发现了李广,但看见李广只有百名骑兵,以为他们是为大部队诱敌的前锋,不敢攻击,急忙上山摆开阵势,观察动静。

李广沉着地对部下说:“我们只有百余骑,离大营还有几十里远。

如果我们逃跑,匈奴部队必定追杀我们。

如果我们按兵不动,敌人反倒疑心我们有大部队埋伏在附近,他们绝不敢轻易进攻。

所以我们只能进,不能退。

”部将们听了李广的话,依计而行,跟着李广继续前进。

到距离敌阵仅二里地的地方,李广又下令:“全体下马休息。

”李广的士兵卸下马鞍,悠闲地躺在草地上休息,战马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草。

匈奴部将感到十分奇怪,派了一个军官出阵观察形势。

李广立即命令士兵上马,冲杀过去,一箭射死了这个军官。

然后他们又回到原地,继续休息。

匈奴部将见此情形,更加恐慌,料定李广胸有成竹,附近必有伏兵。

天黑以后,李广的人马仍无动静。

匈奴部将怕遭到大部队的袭击,慌慌张张地领兵逃跑了。

李广的百余骑兵安全返回大营。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镇定——()察看——()2.你认为李广是一个怎样的人呢?3.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李广巧计退兵这件事情的?(二)熊的故事在寒冷的北极圈生活的爱斯基摩人中流传着一个故事,每到冬夜最难挨的人们就讲起它。

故事说的是一位住在阿拉斯加最北端的孤独的老妇人,由于无法打猎和捕鱼,她完全靠邻居们的施舍生活。

在这个贫穷的村子里,邻居们也很少有剩余的食物,因此饥饿和孤独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

一天早晨,老妇人听到一声婴儿似的哭叫。

她走到门外,看见雪地里一máo r óng róng( )的东西。

那是一只出生不久的北极熊。

母熊刚被猎获,小熊正试图在猎人们返回前逃走。

小熊无助的样子打动了老妇人孤独的心,她没有去想自己是否有能力照顾这只小熊,只是把它抱进屋,拿出了自己省下的食物。

小熊贪婪地吃着,然后打了个哈欠,睡着了。

老妇人像照看自己的孩子似的照看着小熊。

她比以往更饿了,但她很快乐。

村民们偶尔可以捕捉到一些大动物。

这时,村里的每个人都能分到一份,老妇人和她的小熊便可以饱餐几天了。

不过大多数时间里人人都得挨饿。

随着小熊的 jiàn jiàn( )长大,它成了一个精明的猎手。

年轻力壮的熊不只是抓些鱼,有时也能捕获几头小海豹。

现在老妇人和小熊有了足够的食物,不久他们将会有更多的食物和邻居们一起分享了。

每个人都称赞小熊是头了不起的熊。

“我的孩子!”老妇人总是骄傲地说。

但好日子没有持续多久,气候骤然变得恶劣。

zhē tiān bì rì()的暴风雪一连几个星期横扫整个村庄,村民们再也捉不到一条鱼,海豹也似乎被风雪卷走了。

这时一个村民对大家说:“既然我们这儿有食物,为什么大家还要挨饿呢,老妇人的熊够我们吃上几天的。

”其他的人一言不发,但他们挖开了齐肩深的雪,来到老妇人的房前。

他们看见老妇人正伤心地哭着。

原来,小熊外出捕猎,已经几日未归了。

老妇人不愿离开她的熊。

村民们慢慢地走回家,他们已无话可说,无法可想了。

风雪越刮越大,饥饿的村子陷入了绝境。

然而有一天风向转变了,那头熊回来了,大家都盯着它,没人说话。

只剩下一把骨头的老妇人已无力呼叫她的熊,只能勉强冲它咧嘴一笑。

熊仍然站在那儿没动,只是一次次抬起头。

“它在告诉我们什么,”一个村民说,“我想它在叫我们跟它走。

”另一个村民说:“它好像在指着什么地方。

”熊转身走开,后面紧紧跟着村民们。

它领着他们爬过冰山,避开又深又宽的冰缝。

最后它停了下来。

在它前面100码的地方,一堆深色的东西躺在一大块冰上几乎一动不动。

村民们走上前去,看见一只受伤的但仍凶猛的动物——一头巨大的雄海豹。

这头海豹比他们中的任何人所见过的都要大。

他们总算有了足以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的食物。

欢乐的人们带着食物和熊回到了村子,他们受到了欢迎,尤其是那头熊。

“它知道我们需要什么,”人们都这么说,“它还替我们找到了食物。

它为我们战斗,我们的一切都多亏了它呀。

”人们一遍又二遍地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它。

”老妇人等着她的熊走过来把头靠在她的手上,然后拍了拍它毛茸茸的脑袋,轻声地唤道:“我的孩子。

”1.根据拼音,在文段括号中写出正确的汉字。

2.本文采用的记叙顺序是()A.顺叙B.倒叙C.插叙3.故事开头写“熊的故事”在爱斯基摩人中流传,有什么作用?4.老妇人有了小熊以后为什么“比以往更饿了”,但她为什么又很快乐呢?5.这头小熊与老妇人有哪些相似之处?6.“我的孩子”指什么?老妇人为什么这么说?(三)这样做,是对的放学了,我戴上镶有美丽的圆盘形校徽的校帽,一味使劲地朝下拉。

我想用帽擔遮住脸,因为我的脸不但刺痛难受,而且涂满了红药水,像一个战败的印第安酋长。

路上,我都低着头,假装专心踢路上的小石子,其实,我是怕别人看见我的怪模样。

一张脸——不是半张或一小块地方——全都涂成红色的了!走到家门口,照例大喊一声“妈妈开门”。

就像阿里巴巴说“芝麻开门”一样,立刻就听到妈妈由远及近的木屐声,接着,大门开了。

我一五一十地把经过说出来:上午第二节下课,我和李爱兰在操场玩抓人,我在前面跑,她在后面追。

我跑得太急,她追得太猛,李爱兰伸手一推,我脚底一滑,整个人就面朝下跌倒在铺满碎石子的地面上!“后来,老师罚她跪在讲台前面,又带我到保健室擦药,就变成这个样子啦!”“你跌成这个样子,哭了没有?”我摇摇头:“我没有哭,李爱兰倒哭了。

”我继续说下去,“妈妈,李爱兰并不是故意把我推倒在地上的,所以,后来我走上讲台把她拉起来,请老师不要罚她跪了。

”妈妈听了,微笑地点点头:“你这样做,是对的。

每个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通常,对于无心造成的错误,当事人也都会觉得很懊悔。

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我很高兴你有原谅别人过错的度量。

不过,我也很担心你弄成真正的‘大花脸’呢!”我一直记得,为了防止我乱抠脸上结痂发痒的地方,有段时间,每当我晚上入睡以后,妈妈都会用布条把我的手“固定”在床沿上。

1.从记叙的顺序上看,第四、五自然段属于什么顺序?交代什么内容?2.“我一直记得”具体强调了什么?(四)找到自己的海他出身平凡,贫困低微。

刚入学时,他努力学习数学,梦想成为数学家,而基本心算却是班级里最慢的。

时世(坚艰)难,几年后学校被迫关闭,他只好回到家中。

不久,父亲病逝,母亲改(嫁稼)。

迫于生计,他被母亲送进工厂做童工。

他自幼喜欢唱歌和表演,11岁时又幻想成为一名歌唱家或演员,但被沉重的工作压力累得喘不过气来。

14岁,他小学都没有毕业,发誓去当演员成为明星。

母亲拗不过,任由他独自前往大都市寻找梦想。

他走投无路时,忍饥挨饿,以打零工为生,后又幻想成为舞蹈家或歌星。

最终大病一场,他的狂热、希望和向往彻底破灭了。

他猛然清醒了许多,意识到自己缺少表演天分。

早年,他受父亲影响,酷爱文学,加上阅读古典名著的习惯,这一次,他认为自己只要百折不回,勇于创作,一定能够登上文学高峰。

17岁,他写出一部剧本,意外受到名家的指点和赞赏,并以此重获入学“深造”的机会,和低年级的孩子们一起上课,但孩子们时常嘲笑他是又丑又笨的乡巴佬。

23岁,他终于从初中毕业了。

在校期间还曾向报纸杂志投稿,发表了两首诗歌。

一年后,他写的第二部剧本获得公演,竟赢得公众的认可和喝彩,一个才华横(溢益) 的剧作家诞生了。

二十多年过去,他就是这样从最底层,艰难地成长,一直尝试和改变自己。

直到26岁,他突然转身再次踏上新的征程,当了一名海员。

他游历了所有能够靠岸和抵达的国家,写出了三部游记。

30岁时,他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出版,又一次广受好评和欢迎。

几年后,他回到自己的国土上,突然发现所有的孩子都喜欢阅读他写的故事。

他仿佛是一位老人,看到孩子们聆听着他讲述的故事,愉悦的笑脸汇成了海洋一样,令人着迷陶醉,他感到自己无比幸福,而且健康、纯洁和富有。

这时,他已经34岁。

他自认为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海,找到了自己终生创作的动力和源泉、目标和梦想。

他笔耕不辍,直至去世前两年。

他坚持不懈地写作了43年,共创作出童话故事168篇,把他的才华和生命都献给了“未来的一代”。

他,就是安徒生。

1.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字,打“√”。

2.写出下列词语的一个近义词和一个反义词。

(1)走投无路——()()(2)坚持不懈——()()3.文中主人公安徒生对理想的追求主要分为哪两个阶段?结果怎样?4.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记叙的?用横线画出标志性词语。

5.有人说,文章的题目“找到自己的海”就是指安徒生当了海员后找到了适自己工作的地方,你认为对吗?为什么?参考答案:(一)1.沉着观察2.有勇有谋、聪明机智、沉着冷静的人。

3.事情的发展顺序。

(二)1.毛茸茸渐渐遮天蔽日2.B3.倒叙。

引出下文4.小熊吃了老妇人的大部分食物,所以“她比以往更饿了”;以前她很孤独,有了小能的陪伴,又很快乐。

5.孤独,没有生活来源,靠施舍生活。

6.熊。

老妇人与熊相依为命,熊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加之熊能为她和村民们带来许多食物,关键时刻熊还拯救了全村人。

(三)1.插叙。

交代了“我”脸上出现红药水的经过。

2.强调了妈妈怕“我”弄成大花脸所采取的措施,令“我”印象深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