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种疾病

七种疾病

七种“小病”最易被拖成癌?快重视起来!
某些癌症或肿瘤与小的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小病有可能就是癌前征兆,专家表示,有些癌症的发病潜伏期高达10年,常常因为患者的小病被忽视而拖成了癌。

那哪些“小病”最易被拖成癌呢?
癌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高发病率的背后的高致死率让许多人谈癌色变,特别是一旦患上某种疾病,就害怕与癌症扯上关系,虽然听起来有点杞人忧天,但是某些癌症与肿瘤的确与小的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小病有可能就是癌前征兆,专家表示,有些癌症的发病潜伏期高达10年,常常因为患者的小病被忽视而拖成了癌。

比如,肝癌,就是由肝炎——肝硬化——肝癌转变而来,胃癌是由胃炎——胃溃疡——胃癌转化而来,一些癌症患者的舌头,都是有很明显的病变反映,基本上是舌色青紫,加有瘀斑、瘀点。

中医认为,生长在各处的肿块大多和气滞血瘀有关,而气滞血瘀不是一天就形成的,多出现在各种慢性病久治不愈的后期。

1.肝炎
虽然“病毒性肝炎患者只要活得够久,最终都会患上肝癌”听起来有点绝对,但它的确是肝癌的最主要诱病原因之一。

普查报告显示,肝炎发病史在2年以上的占38%,其次是一年以内的占了24.7%。

而在这些患病人群中,由于“拖”到身体实在不舒服,才不得不去医院检查发现患有肝病的竟占54.8%;定期进行肝健康检查的仅有8%。

“临床上很多肝硬化患者都是肝病久治不愈拖出来的。

”郑州中大肝病医院专家金义生教授说,肝病患者常常认为无症状不严重,治不治都可以,或者只吃些保肝护肝药,放任病情发展,等发展到晚期肝硬化时后悔都来不及了。

还有一些患者,虽然意识到必须接受治疗,但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病急乱投医。

不少患者深陷偏方、秘方泥潭不能自拔,既耽误了治疗时机,又加重了病情,这些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因此,高危人群必须定期检查,以早诊早治。

2.慢性溃疡性疾病
口腔溃疡、胃溃疡十分常见,许多人常常不将这些“小病”当回事。

慢性溃疡长期存在可能发生癌变。

一般的口腔溃疡,经过适当治疗,7~10天就能痊愈,但如果同一处溃疡数周甚至一个月还不见好,就可能和口腔癌关系密切了。

有些患者来就诊时胃痛很厉害,通过做胃镜发现仅仅是炎症引起,那么医生开药护胃消炎就放心了;有些患者的胃痛是胃溃疡引起,那么就需要对胃溃疡规则治疗一个疗程后再进行内镜复查,以了解溃疡的转归,进一步除外胃癌或溃疡癌变的可能。

“我们医生只有在确保溃疡长好痊愈才放心。

而有些胃溃疡患者吃护胃消炎药后不痛了就中断治疗,这影响了治疗的效果,可能因此而增加了癌变的机会。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李初俊主任介绍说。

胃溃疡也是这样,如果反复发作,胃黏膜反复受到破损刺激,就可能会恶变,发生胃癌。

“胃不舒服和胃部实际病变的程度不一定吻合,一定要通过胃镜去里面瞧一瞧。

别等到发展成晚期胃癌了再来做胃镜,那就晚了。


3.糖尿病
有研究者指出,糖尿病患者癌症的患病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明显的癌症包括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胰腺癌等。

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夏廷毅指出,我国目前有1亿糖尿病患者,通常大家会把糖尿病分为1 型、2 型,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种3 型糖尿病与胰腺癌紧密相关。

专家表示,当患者出现3 型糖尿病后,在一到两年内会发生胰腺癌。

这类患者的胰岛素在体外对胰腺癌细胞有直接促生长作用,血糖和游离脂肪酸也会促进肿瘤细胞增殖。

此外,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功能调节紊乱,因免疫功能受损,免疫监视作用减弱,诱发胰腺癌变。

他介绍说,30%~50%的胰腺癌病人在确诊时可伴有糖尿病。

对此,有专家分析认为,这与糖尿病患者中肥胖症发病率高有关,也与高血糖有关。

另外,有研究表明,增加血胰岛素水平的降糖药也可能增加患者罹患癌症的风险。

4.胃肠道息肉
许多胃肠道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的,尤其是腺瘤性结肠息肉,癌变率更高。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夏忠胜介绍,胃肠道息肉是指胃肠道黏膜面凸起到腔内的任何可见的过度生长的组织。

息肉包括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及错过瘤性息肉。

随着腺瘤息肉体积的长大,其癌变率也随之增加,总癌变率为10%~20%。

广基息肉比有蒂息肉易于癌变,从病理组织学分析,管状腺瘤癌变率较低,占5%,混合型腺瘤癌变率为20%,而绒毛状腺瘤癌变率可达50%以上。

故息肉一经发现,即使是小腺瘤,也应及时切除。

有调查显示,结肠息肉患者结肠癌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3~5倍,多发者可高出10倍。

专家表示,胃肠道息肉癌变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大小、类型、数目等,一经确诊即应治疗。

5.宫颈糜烂
调查发现,有宫颈糜烂的女性,宫颈高度病变发病率显着高于无宫颈糜烂者。

宫颈癌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中老年妇女的疾病,如今已悄悄地向年轻女性逼近,这主要跟人乳头瘤病毒(HPV)的长期持续感染有关。

患有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的患者如宫颈乳头瘤状病毒检测阳性的患者发生宫颈癌的几率更大。

宫颈糜烂发展到癌变一般要经过十年以上的时间,所以重视宫颈的防癌普查,重视宫颈病变的诊治至关重要。

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除了有癌变的危险外,不及时治疗还可以引起宫体炎、附件炎、盆腔炎等,这往往是导致不孕不育的常见原因。

有专家表示说:“宫颈癌症状与宫颈糜烂表现很相似,因此很容易被忽视,需要格外警惕。

”宫颈糜烂也可以是一种常见的炎症状态。

早期宫颈癌在外观上和宫颈糜烂的表现非常相似,容易混淆。

因此,如果在妇科检查中发现宫颈糜烂,不能掉以轻心,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细胞学检查及活组织检查来明确诊断,排除宫颈癌的可能,并正确治疗。

6.乳腺囊性增生
乳腺增生,早期为单纯性增生,晚期为囊性增生,国内外专家公认的事实是乳腺囊性增生可发生癌变,属于癌前病变,病理证明有20%~60%的乳腺癌并发囊性增生病,发现囊性增生越重,细胞的超微活检越接近癌细胞。

据统计,腺瘤样增生长期不愈的病例中,约20%可恶变,囊性乳腺增生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机会是健康人的4倍。

患乳腺囊性增生的患者要定期检查,以便及早发现有无癌变。

7.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距离甲状腺癌有多远?广东省医师协会甲状腺专业医师分会副主委、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甲乳外科主任医师徐波表示,甲状腺结节虽然病因多样,但是总的来说有以下3个特点:1.甲状腺结节大部分是良性的;2.恶性的甲状腺结节大多数为甲状腺癌;3.良性的甲状腺结节有恶变的可能,恶变的概率大概是1%-10%。

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和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有关。

统计显示,女性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是男性的4倍。

多发性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单个甲状腺结节,更偏向为恶性,因此如果发现甲状腺有肿块,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

一生患癌几率22% 10种人注定得癌症
一份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提供的《2014年最新研究解析中国肿瘤流行病谱》证明:2010年入选的登记处共覆盖人群1亿5840余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占了58.35%,农村人口占了
41.45%;2010年,全国估计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09万,死亡病例196万;肺癌、结直肠癌、胃癌、女性乳腺癌、肝癌、食管癌、胰腺癌是主要的肿瘤死因;按照平均寿命74岁计算,人一生中患恶性肿瘤的几率是22%,肿瘤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疾病;从年龄别发病率看,45岁以后发病率上升明显,应在40岁开始重视针对肿瘤的健康体检。

在所有癌症中,致死率最高的依次是肺癌、胃癌和肝癌。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去年出版的《世界癌症报告》显示,全球癌症发病数从2008年的1270万例上升到2012年的1410万例,全球癌症死亡人数从2008年的760万人上升至2012年的820万人。

目前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是肺癌,每年新增患者为120万人;其次是乳腺癌,每年新增患者约100万人;再次是肠癌,每年新增患者约94万人。

按照人均期望寿命计算,国人一生罹患癌症的概率为22%。

我国一项覆盖了8500万人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85.91/10万,死亡率为180.54/10万。

全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确诊8550人,每分钟就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270万例。

五大因素让你得癌症
癌症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那么得癌症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因素让你得癌症呢?
一、是遗传因素
大量的研究证实,癌症中仅有一小部分与遗传有明确关系,某一家族存在基因缺陷,在外界环境相同的情况下,该家族的人比一般人患癌症的几率要高。

比如,家中两个以上女性长辈患乳腺癌或卵巢癌,女儿属于高危人群。

这并不是说父母有癌症一定会遗传给子女,内在的基因缺陷也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起作用的,如果能避免诱发癌症的外界影响因素,完全可避免癌症的发生。

二、是职业性原因
如长期接触有害物质。

苯、甲醛等物质容易导致癌症,患白血病的比较多,也有实体瘤。

接触石棉者,容易患肺癌。

一些工厂里有刺激性气体,工人长年累月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吸入刺激性气体,时间长了容易诱发癌症。

环境污染对人的危害是明显的,包括空气污染、化学污染以及人们吃的水果、蔬菜等残留农药的污染。

三、是医源性的因素
比如X线、放射线、放射性的物质、免疫抑制剂等都是癌症的致病因素。

四、是内源性致病因素
比如内分泌紊乱,乱用激素、减肥药等都会诱发癌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