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组社会工作考试题目

小组社会工作考试题目

名词解释
一、社会化
协助组员学习社会规范和人际关系的技巧的过程。

人在一生中不断面临再社会化的过程。

会遇到很多适应和人际关系处理的问题,小组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组员在小组环境中,学习适应社会规范,学习人际相处的技巧,解决在再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二、矫正
矫正是指协助违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或侵害他人利益的“问题”组员在小组工作中改变的过程。

小组的这个功能通常体现在一些行为和价值观矫正的过程中,特别是针对一些在认知和行为层面存在严重的反社会倾向的组员,通过专业的工作手法,帮助组员认识、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学习并巩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和价值观。

三、澄清
指使用某些方法使组员陈述的内容和感受更加清楚和条理化的过程。

澄清对小组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组员更好地了解他自己想说的话。

通过澄清也可以保持小组内沟通的清晰性,不让混乱的信息造成组员的疲惫和泄气,从而影响小组的进程和功能。

四、小组结构
小组结构就是小组过程的结构性构成因素或是结构性组成层面的集合体。

分为正规性结构与非正规性结构。

从小组过程看,主要包括小组处境、小组开放与封闭的性质、小组目标、小组规模、小组规则、长期或是短期的小组、聚会时间与地点、小组性别构成、小组权力结构与领袖人物、实现目标的服务项目和小组生活结束等。

五、小组工作
是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之一,它在小组工作者的带领下,通过组员间的互相支持、充分互动和分享,激发组员的能力和潜能,改善组员的态度、行为,提升他们的社会功能性,解决个人、群体、社区和社会问题。

促进个人、小组和社区的成长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公平、公正发展。

六、替罪羔羊
是指那些自己选择或他人选择为小组内不良情绪的发泄对象的组员。

小组中有的成员把自己的愤恨、不如意推卸到别人身上,从而减轻自己的负担和压力,把注意力从自己的身上转移到他人的身上。

七、近似共识:
一种混合与协调小组成员的所有观点、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

小组成员们尊重少数人的意见,认为将个别意见纳入整体意见当中是一种更为理想的决策情况,但是这种决策模式并不排斥在小组的决策过程中会适当放弃一些个别的想法,以达到小组的整体性。

简答题:
一、次团体对小组影响
当次小组意识到自己是小组中的一员时,小组的凝聚力就增强了。

当次小组遭受反对时,可能会导致小组解散。

二、小组冲突的影响
积极影响:激发创造力、提高决策水平、增加小组的向心力、重新评价自己的能力
消极影响:削弱小组目标的努力、影响小组成员的心理、破坏小组凝聚力
三、小组的功能
(一)针对常态或偏向常态的人员
兴趣小组都有哪些功能?功能:
1、追求兴趣获得技巧
2、从同类团体中获得接纳地位
3、同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脱离学习独立成长
4、使个人适应学习与异性相处(视频点播)
5、从参与过程中成为社区一分子
6、使个人获得友谊与同伴
7、使个人拥有乐趣休闲与社交情趣
(二)针对有问题(偏离常态)的个人功能
如何界定人有没有问题?要通过人的外显行为来判断有问题的人违反了人们的行为常模1康复功能使人的情绪心理行为尽量恢复到原有的状态(老年人小组)
2发展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处理解决危机(儿童青少年小组)
3矫治功能矫正不正常行为过度偏好(犯人、同性恋——视频点播)
4社会化功能使人学习社会知识和规则使人由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适应社会(教材P4案例)
5预防功能学习如何面对问题处理危机(预防犯罪)
6社会行动把有问题的人组织起来,通过集体行为争取权益。

解决问题。

有些问题的产生不能归于个人原因,而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有关
7解决问题运用集体力量
8社会价值使小组成员适应社会价值体系
促进社区服刑、刑释解教人员在刑悔过和回报社会的意识,培养奋发向上、自强自立的精神。

四、组前会谈内容
1、全面了解潜在组员的个人情况,了解其参加小组的动机和目的,为制定小组工作计
划奠定基础;
2、向潜在组员宣传小组,使他们了解小组目标,畅谈对小组的期待;
3、达到角色引导(就是向潜在组员澄清角色期待)、澄清目标、认同协议的目的;
4、声明小组第一次聚会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等;
5、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进一步评估组员的需要和意愿等,决定组员参加小组的资格,
同时筛选出一些不适合参加这个小组的成员;
6、对那些不适合参加的成员,工作者应该及早发现,以确定是否转案或采取其他帮助
的方法。

五、工作者特别关注的组员
有攻击性的组员:攻击性行为包括:贬低他人、否定其他组员的意见、挑战质疑小组目标、讥笑对方、争夺权力等
沉默的组员:不发言、不表态
垄断、说大话者:特别活跃的人、相当主动积极、甚至喧宾夺主。

替罪羔羊、
六、筛选过程的重要性(原因)
(1)通过直接的面谈,了解对方参加小组的目的和意愿,并了解其人格特质和自我概念;
——假设一个叫王强的申请者与工作进行一对一的面谈,时间为半小时,可以面谈哪些内容?
(2)让对方有机会向工作者澄清他们心中的疑虑,请教一些与团体有关的问题
(3)通过会谈,彼此交换意见和想法,工作者可以勾勒出日后探讨的一些主题和方向
七、小组契约的重要性
①培养团体意识和团体归属感;
②传达一种社工理念,所有参加小组的人都是平等的;
③尊重每一个组员以及社工自身;
④培养及肯定组员的责任感,以示决心和承诺;
⑤重视小组成果,不断巩固和强化小组契约。

在每次小组开组时于醒目地方张贴出来,待小组过程出现未能遵循契约时有据可循。

八、如何确定小组目标
工作者必须将小组的目标加以概念化,就是思考小组将协助组员达到什么目的,包括:(1)工作者的目标是什么?
(2)组员的目标是什么,机构的目标是什么?
(3)小组的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是什么?
(4)为达到目标组员要多少人才适中?
(5)为了达到目标,小组的聚会要多长时间?
(6)采取何种方式达到目标等问题。

小组目标明确化:小组目标必须是可测量的,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切合实际的。

且目标的细分必须是独立与相容的,小组目标应尽量使用正面语言表述。

九、如何建立组员的自助网络
(1)帮助组员了解自身的社会资源状况。

(2)将家庭、教堂、朋友等作为自身投人社会后的自助网络,从而来密切同社会的联系,慢慢适应外界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