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大学建筑学考研心得

重庆大学建筑学考研心得

重庆大学建筑考研心得
一转眼16年的复式结束了,总分378,专硕第五,喜悦之余想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们,坚定自己的目标,认真复习。

我觉得找到一个好的复习团队即研友是很重要的,比如学习方法互相鼓励等等,我们一起复习的九个人,八个过了初试,最终六个过了复试,我们一起复习的氛围很好,真的想感谢很多人,不废话了。

重大建筑学除了英语和政治以外,就是建筑学基础和快题了,我就分开说了。

一理论复习
我理论考了124,一块复习的有理论135的,是今年理论第一,理论课考试较快题而言分数不易大起大落,只要复习认真,我觉得100分以上是可以保证的,但自15年理论课改革以后,复习难度明显增大,历史和构造相对于以前单独出题来说难度并未降低。

建院官方未给出考研书单,理论改革目前只实行两年,以下书籍均为我根据自己真实复习经验而列。

下列书籍均有阅读且多数做过读书笔记,并对自己的考试确有帮助。

由于设计原理的广泛性,列再多书籍都无法保证涵盖考试全部内容,切勿将以下书单信奉为神。

必备书籍:
历史:《中国建筑史》(东南大学潘谷西,下文简称《中建史》)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清华大学陈志华,下文简称《外建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同济大学罗小未,下文简称《近现代史》)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侯幼彬、李婉贞,下文简称《图说》)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婉英,下文简称《图说》)构造:《建筑构造(上)/(下)》(重大最新版,即第五版)
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下文简称《组合论》)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下文简称《公建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下文简称《住宅原理》)
《山地建筑设计》(卢济威、王海松,下文简称《山地建筑》)
《城市设计》(王建国)
《城市意象》(凯文·林奇)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教材·第一分册·设计前期、场地与建筑设
计》(下文简称《一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下文简称《防火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下文简称《通则》)
补充书籍:
历史:《华夏意匠》(强烈推荐)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东南理论必考书籍,下文简称《批判的历史》)
清华大学建筑历史视频(会以百度云形式分享给同学)
网易公开课、各类纪录片以及其余建筑史类书籍(时间充裕再看)构造:《建筑构造(上)/(下)》(东南大学版,重大版有些地方解释不是很清楚,可参考东南版本相互补充理解)
设计原理:《建筑初步》
《建筑设计教程》
《建筑美学》
《街道的美学》(芦原义信)
《交往与空间》(杨·盖尔)
《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简·雅各布斯,下文简称《死与生》)
重大老师论文
网易公开课等(该部分可看书目太多,建筑与城市设计均宜广泛了解)
复习计划:
7月之前:重点书籍至少通读一遍,建筑史与构造建议做笔记;
7、8月:集中训练快题间隙巩固提高;
9月至11月:三部分再各个击破一次,不求速度但求质量;
11月至12月上旬:轮回式复习并适当涉猎设计原理部分新的内容;
12月上旬至考理论课前:将现有内容尽全力记住。

注意几点:
历史三本书与构造两本书通读次数至少五遍以上(依个人情况而定),设计原理重点部分至少通读三遍以上。

切勿盲目追求次数而忽略质量。

历史与构造两部分应对课本达到滚瓜烂熟,发现书上的错别字和误区的程度,看书过程中多动笔画,文字记忆图像记忆相结合理解更深入。

不论什么书,前期阅读与笔记阶段定要求质量,前期的高质量才能保证后期的高速度。

注意在书上勾画重点,后期时间紧迫重点复习关键词句与图像,前期阅读与笔记是否认真对这一点影响很大。

历史与构造图的记忆在平时复习就多加练习,不要等到最后一月集中记忆,图太多会压垮自己。

三本历史书注意各自前后内容关联,三本内容相互联系补充。

中建史部分:
《中建史》一书内容庞杂繁多,尤其名词解释,且一道论述题常考察将近整本书的内容,这对课本熟知程度的要求非常高。

古建筑结构一章尽量理解清楚,虽然只占名词解释的2到4分,但想要得高分就要做到一分不丢。

建筑意匠一章需重点记忆并理解,对理解整本建筑史有极大帮助。

《图说》一书必须看,时间紧迫可捡重点看,该书作为课本的扩充极好。

上半年时间充裕,可以看看纪录片,有时比看书印象深刻,推荐《故宫100》、《大明宫》、《消失的建筑》等。

外建史部分(19世纪末以前与近现代):
《外建史》与《近现代史》两书时间线索很清晰,易把握整书脉络。

对各时期的历史背景需熟知。

初中历史老师说过一句话:“需要将蒙娜丽莎放进文艺复兴的醋坛子腌制再拿出来分析。

”历史背景清楚记忆便水到渠成。

19世纪末起以前部分重点考察西方建筑史,亚洲次之,美洲至今未曾考查。

近现代史城市建设
方面触及较少,但曾出过相关论述题,不建议忽略。

外建史名词解释较少但仍是复习一大重点。

《图说》可配合补充,《批判的历史》一书对于深入理解现代建筑有很大帮助,但此书仅时间充裕下可阅读。

“筑梦天下”几乎都在讲西方建筑,茶余饭后看一两集对加深印象很不错。

建筑构造部分:
书小但内容奇多且琐碎,注意上下册的相互补充,论述题经常涵盖两册内容。

尽量将文字记忆转化为图像记忆。

看书时“逐字逐句”研读,正确理解书中的内容。

可以这么说,构造书中所有内容都可以拿出来出一道大题,其工程浩大可想而知。

毕竟编书老师也是人,多少有些疏漏,用东南构造书作为补充参考是不二之选,理解不透的均可参阅东南版。

构造没有像历史那样清晰的轴线或是根据时代背景的推测判断,记住就是记住,记不住编都不好编,所以构造看的次数永远不嫌多。

设计原理部分:
大体可分为两部分,规范与理论。

规范可看《防火规范》、《通则》、《一注》的规范部分。

其占2到4分的判断题,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所以建议后期阅读,用短期记忆应付考试,毕竟谁也不会没事去背规范。

理论部分可细分为建筑理论与城市设计理论。

建筑理论首推《组合论》,应作为重点多次阅读,其余《公建原理》、《住宅原理》、《山地建筑》、《建筑初步》、《建筑设计教程》、《建筑美学》阅读并挑出关键词句和重点章节,以便后期拉通快速复习,这些书时间充裕建议多次阅读。

城市设计部分首推《城市设计》,内容太多不易多次通读,建议勾画重点词句。

《城市意象》考过多次,必读。

《街道的美学》、《交往与空间》、《死与生》时间充裕读过即可。

设计原理部分内容非常广泛,不要拘泥于读书,论文、微信公众号、杂志均是可学习的有效渠道,涉猎越是广泛得分越是有保障。

二快题复习
我快题不是很高105,我的小伙伴有134的,快题的复习,我是暑假集中训练的,上了20天课,报的重庆西线之上的快题班,暑假练得加上半年复习练了35套以上,因为我复习的半年和小伙伴都是每周练习两套,我个人觉得每周一套有点少了,暑假就是学习,收集一些资料,看看别人的图,调整自己的配色,还有就是多问问,别人给的意见还是很有用的,同时感谢西线的学长学姐,一直看图到复试结束啊。

建筑快题考的是个人的建筑素养,快速解读环境和分析环境能力+强大的知识储备+灵活的思维方式等等,一味追求图面效果的,就会走进死胡同。

在练习手绘的过程中,除了表现,更应该注重方案的设计。

在快题中,最重要的矛盾是什么:不缺图。

为什么不是方案?试想,在题目很难的情况下,在多数人为了方案绞尽脑汁而耽误了作图时间情况下,一张图面信息非常完整的快题必定脱颖而出。

在考试中需时刻把握时间,首先要保证的是图面的完整性,这样你的快题就不会被扔到垃圾堆里。

其次就是图面效果,这一点关系到墨线的流畅起讫,马克笔的运用是否熟练,字的好坏,色彩的搭配,图
纸的几何排布,主要信息是否突出,是否能够准确传递自己的思想理念等等。

前几点说白了就是在玩形式美,快题的作图不是在玩艺术,跟艺术也掺不上边,快题的目的是传达给阅卷老师你的设计思想,图面形式是否“美”(好看)是一个关键。

如果形式美读起来玄之又玄,那么就去看看高分快题,学习色彩线条和用笔,“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方案才是快题的核心,把握矛盾和形式美能让你的快题摆脱垃圾桶,而方案
的优劣关系到分数的档次。

什么是方案,就是一个思想,让思想展示出来更是关
键。

各层平面图、总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效果图、分析图这些都是设计思
想的平面物化成果,沟通自己与阅卷老师的系统媒介。

如何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
答案是多积累。

多看、多想、多练、多学、多与比自己能力强的交流。

建筑师的
设计一定不是工程师的设计,老师想看到的是一个有灵魂的方案,如果快题的办
公楼设计成“普通的办公楼”,那这份快题充其量算得上没有问题。

将自己所学
多多运用到快题的练习当中,不要怕练习不能再六小时完成或是缺图少图,在练
习中将方案细化深化才是提升能力的关键,孔老先生都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考研是一个痛苦并快乐的过程,预祝学弟学妹们取得好的成绩,加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