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方案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方案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方案本工程为南京广州路干沿河B片B、C幢高层建设工程,地点为于南京市广州路与干河沿街之间,由南京市中住房地产开发公司做为开发商。

江苏邗建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拟通过投标承建其土建、安装及室外工程项目,工期730天,建筑用途为商业、办公、住宅高层,其中地下室3900卅,住宅楼13500 m2 (18层),办公楼22000 m (22层)。

基础转换层及竖向承重构件采用高强高性能泵送混凝土合计约2000m 3。

⑴原材料的要求①水泥使用矿渣盐水泥,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水泥用量,控制水化热温升,减小温度应力。

②选用中粗砂,细度模数2.6以上,含泥量控制在3%以下。

③石子选用5〜31.5连续粒级洁净碎石,含泥量控制在1 %以下。

④外掺添加材料a .掺入一定数量的一级粉煤灰,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可泵性,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及减小混凝土的收缩;b .掺入一定数量的JM-川减水剂,降低混凝土水灰比,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及可泵性同时起到混凝土缓凝的作用。

⑤混凝土拌和物入模坍落度为120 i20mm。

⑵浇筑①本工程基础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搅拌车运输到现场,由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的混凝土施工方案。

②根据基础平面及现场的施工条件,为充分利用泵车能够展开的工作面,各施工段混凝土浇捣从一边赶向另一边。

本工程地下室基础承台多为大体积砼,浇筑砼时应采用斜面分层法浇筑,如下图所示,表面及时整平。

③ 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表面洒水湿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和钢筋派 专人看护。

④ 混凝土入模处,每处配备4-5只插入式振动器。

浇筑时确保快插慢拔,振 动时间以不冒气泡为止,插入间距为300mm 呈梅花状布置,插入深度为第一层 距底板垫层上表面 50mm ,分层插入深度为进下层 50mm 〜100mm 。

砼浇筑过 程中,平板施工时应用插入式振动器与平板式振动器配合使用,确保砼密实。

⑤ 混凝土严格控制配合比、水灰比和坍落度,浇筑过程中严禁在混凝土内随 便加水。

⑥ 严格控制混凝土初、终凝时间,要求混凝土终凝控制在10h 左右,入泵坍落度控制在120 i20mm 。

⑦ 本工程地下室墙体混凝土采用分层分段下料、连续一次浇筑的施工方法(如下图所示),即由2个浇筑小组从一点开始,砼分层浇筑,每两组相对应向 后延伸浇筑,直至同边闭合。

高度超过 2.0m 的墙体混凝土浇筑采用溜槽入模, 使混凝土从一侧开始逐渐向前推进, 并在混凝土斜面上均匀布位振捣。

混凝土以 500mm 〜1000mm 高分层浇筑到顶,根据各施工段操作面,合理组织劳动力, 做到不留施工缝和冷接头。

外墙墙板止水坎与底板同时浇筑,并按规定设置留钢 板止水带。

墙板砼一次性浇筑到顶,不留施工缝,由于砼一次浇到墙体全高,模 板侧压力大,做好模板的加固、看护工作。

分层分段下料浇筑法示意图⑧ 为防止混凝土的收缩裂缝, 在混凝土初凝前采用二次复振和反复搓压使表 面密实并用铁抹子压光以减少气泡、 消除混凝土的塑性收缩,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 性,防止混凝土开裂。

⑶混凝土试块除正常混凝土抗压及抗渗试块外, 另适当增加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 块和拆模指导试块,为及时了解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提供数据。

同条件养护试块的留置方式和取模板 新浇筑的砼样数量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同条件养护试块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共同选定;②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一、商品砼及现场预拌泵送砼施工工艺及浇注工艺泵送混凝土施工是以混凝土输送泵的压力将塑性混凝土经输送管道送至浇注地点的施工方法。

它机械化程度高、水平运输与垂直运输同时进行、输送混凝土量大、连续浇注,具有节省人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加快施工进度等优点,适用于较深的、工程量大的、要求连续浇注的地下或地上防水建筑及构筑物,如大面积地下防水混凝土结构、较深的大型设备基础,以及水地下室、水塔等构筑物。

1.1 施工准备砼运输到现场后,通过溜槽把砼直接送进砼输送泵料斗内,由输送泵泵送至浇注部位。

在混凝土浇注时,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应在混凝土浇注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块留置应符合以下规定:每拌制100 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 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当一次连续浇注超过1000 m 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 m 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块,同条件养护试块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符合以下要求:⑴同条件养护试块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共同选定;⑵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⑶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块,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10 组,且不应少于3 组;⑷同条件养护试块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⑸同条件养护试块应在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进行强度试验。

等效养护龄期应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与标准养护条件下28d 龄期试块强度相等的原则确定。

具体确定应符合GB50204 —2002 的相关规定。

砼搅拌前应全面检查所用机械设备的灵活可靠性,供水、供电线路畅通,运输道路平整、无障碍物。

在混凝土浇注之前必须经建设单位或监理验收钢筋和模板,合格后方可进行砼的浇注。

1.2 混凝土的制作与供应我单位根据设计要求委托试验室试配砼配合比。

搅拌站根据配合比要求进行混凝土的配制和搅拌。

混凝土出机到入模的间隔时间应保证在初凝前。

我单位对现场的混凝土进行质量控制,并按规范规定预留砼试块。

现场备砼坍落筒,随时检测其坍落度,以保证砼的可泵性能良好。

1.3 对砼搅拌站的质量要求用于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原则上同种砼的原材料应当相同,但当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换砼配合比。

拌制泵送混凝土,应严格按设计配合比对各种原材料进行计量。

搅拌时其投料次序,应符合有关规定;外加剂的添加应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且宜滞后于水和水泥,泵送砼搅拌的最短时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每种配合比的泵送混凝土全部拌制完毕后,应将混凝土搅拌装置清洗干净,并排尽积水。

1.4 施工准备砼浇注前应全面检查所用机械设备的灵活可靠性,供水、供电线路畅通,运输道路平整、无障碍物。

在混凝土浇注之前必须经建设单位或监理验收钢筋和模板,合格后方可进行砼的浇注。

1.5 对泵送砼的质量要求用砼泵和输送管输送的砼拌合物称为泵送砼,由于泵送砼与通常意义上的砼的施工方法不同,因此对砼拌合物的要求,除了满足设计规定的强度,耐久性等之外,还要满足管道输送的要求,即要求有良好的可泵性,所谓可泵性是指砼拌合物具有可能顺利通过管道不离析、不沁水、不阻塞和粘滞性良好的性能。

材料要求:水泥:用3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时必须有质量合格证,并经复验合格。

砂:采用中砂,要求通过0.315mm 筛孔的占15%~30% ,含泥量小于5% ,砂率宜控制在40%~45% 。

石子:用碎石,粒径一般不能超过管径的1/3~1/4 ,最大粒径不应大于40mm ,含泥量小于1% 。

粉煤灰:用工业U级粉煤灰,细度0.080m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8%。

外加剂:采用高效复合型减水剂,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1.6 泵送砼的配合比要求泵送砼的配合比,除了必须满足砼设计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外,尚应使砼满足可泵性要求。

砼的可泵性,可用压力沁水试验结合施工经验进行控制,一般10S 时的相对压力沁水率S10 不宜超过40% 。

泵送砼配合比应根据砼原材料、砼泵与砼输送管径、泵送距离、气温等具体施工条件试配。

必要时,应通过试泵送确定泵送砼的配合比。

泵送砼的坍落度,可按国家现行标准《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选用。

泵送砼配合比设计时,应满足以下条件:泵送砼的水灰比宜为0.4-0.6 ;泵送砼的砂率宜为38%-45% ;泵送砼的最小水泥用量宜为300kg/m 3;泵送砼应掺适量外加剂,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泵送剂》的规定。

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由试验确定。

不得任意使用。

泵送的含气量不应大于3% 。

1.7 作业条件编制泵送砼浇注作业方案,浇注程序、布料方法。

灌筑混凝土前的各道工序,经隐、预检合格并办理验收手续。

全套混凝土搅拌、浇注机械设备经试车运转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并配备足够的泵机易损件,以便出现意外损坏时,及时检修,电源能满足连续施工的需要。

模板内垃圾、木屑、泥土、积水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清理干净;模板在混凝土浇注前洒水润湿,模板内侧刷隔离剂。

浇注混凝土必需的脚手架已经搭设,经检查符合施工需求和安全要求。

泵送操作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细致的技术交底。

1.8 施工操作工艺泵送混凝土前,先将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用以湿润和清洁管,然后压入纯水泥浆或1:1-1:2 水泥砂浆滑润管道后,即可开始泵送混凝土。

泵开始压送混凝土时速度宜慢,待混凝土送出管子端部时,速度可逐渐加快,并转入用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压送要连续进行,不应停顿,遇到运转不正常时,可放慢泵送速度。

当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需降低泵送速度。

泵送暂时中断供料时,应每隔5-10min 利用泵机进行抽吸往复推动2-3 次,以防堵管。

混凝土因故间歇30min 以上者,应排净管路内存留的混凝土,以防堵塞。

泵送混凝土浇注入模时,浇注顺序有分层浇注法和侧堆浇注法两种,要将端部软管均匀移动,使每层布料厚度控制在20-30cm ,不应成堆浇注。

当用水平管浇注时,随着混凝土浇注方向的移动,每台泵浇注区应考虑1-2 人看管布料杆并指挥布料,6-8 名工人拆装管子,逐步接长或逐渐拆短,以适应浇注部位的移动。

混凝土分层铺设后,应随即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

1 台泵应配备3-4 台振动器(其中1-2 台备用)。

当混凝土坍落度大于15cm 时,振捣一遍即可;当坍落度小于15cm 时,应与普通混凝土一样振捣,以机械振捣为主,人工捣固为辅,捣固时间以15-30s 为宜。

泵送混凝土入模用水平管或布料杆时,要将端部软管经常均匀地移动,以防混凝土堆积,增加压送阻力而引起爆管。

当混凝土浇到最后阶段,对泵采取“分段停泵”的办法。

布料机铺管向下倾斜输送混凝土时,若倾斜度为4 °-7°,应在下斜管的下端设置相当于5H (H—落差)长度的水平配管,若倾斜度大于7 °,还应在下斜管的上端设置排气活塞,以便放气,如因施工长度有限,下斜管无法按上述要求长度设置水平配管时,可用弯管或软管代替,但换算长度应满足5H 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