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南通市小海中学顾中华
一.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熟悉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原因;掌握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启示及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历史短剧表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天朝田亩制度》的意义和局限性。
通过运用历史材料和历史地图、创设情景、提问、列表和对比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
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
三.重点、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及失败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难点:比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异同及理解两纲领不能实行的原因;分析和论证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上“金田起义”的浮雕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多媒体材料: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英法美等国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
鸦片和棉纺织品输入大量增加,白银大量外流,平均每年外流白银3500两,约合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银价持续上涨。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
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1)西方列强的侵略
(2)腐朽的封建统治和自然灾害的严重
(3)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和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思考2.洪秀全是通过什么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动太平天国运动?这从根本上说明了什么?
宗教形式;农民阶级局限性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兴起、发展和全盛到衰落)
让学生阅读教材,快速整理:
(1)开始标志:1851年金田起义(2)初步建立政权:1851年永安建制
(3)正式建立政权:1853年定都天京(4)全盛:北伐、西征后(5)由盛转衰:1856年天京变乱
(6)后期防御战:江北的大营、三河镇大捷、江南大营、上海近郊、安庆、天京保卫战。
(7)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思考3. 材料4:太平天国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从天王到普通士兵之间,等级非常深严,君臣上下有了天渊之别,甚至连称呼、服饰等都有明确规定,不准逾越。
诸王出行,官兵必须回避道旁,高呼万岁或千岁。
天王及诸王都是世袭的。
结合材料4说明太平天国政权还是农民政权吗?出现了什么趋势?材料4和天京变乱都说明了什么?
不是。
封建化趋势。
农民阶级局限性。
三.太平天国革命纲领
(一)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1.目的: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的社会
2.内容:(1)土地的分配(原则:
方法:
(2)产品的分配(原则:
方法:
3.评价:
(1)革命性:它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落后性: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思考4.《天朝田亩制度》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是否代表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主张平均主义,消灭私有制,违背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方向。
思考5.《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是否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体现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脱离实际,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思考6: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从客观、主观两方面思考)
不能。
客观上,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主观上,该纲领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具有空想性,根本无法实施。
(二)后期: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1.内容:政治:经济:
文教:外交:
2.评价:(1)进步性:是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2)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迫于当时形势,根本无法实行。
思考7:《资政新篇》代表了是否代表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近代化概念去考虑)?为何不能实现?它与《天朝田亩制度》的经济政策矛盾吗?
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矛盾;
四.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
1.主观原因:(1)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封建特权思想膨胀等)
(2) 战略上的失误(定都天京,不乘胜追击; 北伐孤军深入)
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强大(通过上海战役失败原因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思考)
五.太平天国的新时代特点
1.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2.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3.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六.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结合新时代特点、革命进程和革命纲领思考)
1.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
3.它还提出向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设想;
课堂小结: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中国农民运动此起彼伏,其中最大的当属太平天国运动。
但太平天国不可能成功,太平天国的悲剧也充分说明,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成功。
课后作业:历史高效作业系列第45—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