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扁形动物门
扁形动物在动物进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开始出现了两侧对称和中胚层,这对动物体结构和机能的进一步复杂、完善和发展,对动物从水生过渡到陆生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一、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两侧对称体制的出现:通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一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两侧对称的意义:
➢两侧对称身体出现了明显的前后、左右、背腹之分,机能分化:背部司保护,腹部司运动,机体的机能和效率明显提高;前端总是首先接触新的外界条件,神经和感
官向前方集中,出现头部,运动由不定向变为定向。
➢两侧对称体制的出现为动物爬行生活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动物从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先决条件。
➢两侧对称动物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更迅速、更准确,所以对动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是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生的重要条件。
2.出现了中胚层(三胚层动物出现)
中胚层形成的意义:
➢为身体内部器官系统的分化提供了基础;
➢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3.体壁为皮肤肌肉囊
皮肤肌肉囊组成:外胚层形成的表皮;中胚层形成的肌肉;表皮和肌肉之间的基膜体壁呈囊状,包裹全身,具有保护身体和运动的功能
4.不完全消化系统:只有口,而没有肛门
5.原肾管式排泄系统
6.梯形神经系统:脑神经、纵神经索、横神经等构成中枢神经。
7.形成了生殖系统:有固定的生殖腺、生殖导管等结构
二、扁形动物门的分类
扁形动物有自由生活与寄生生活的种类,根据形态特征与生活方式的不同,分为三个纲: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
1.涡虫纲(三角涡虫)——自由生活
1)体壁——皮肤肌肉囊
2)消化与营养——具相对较复杂的不完全消化系统
口-咽-肠-肠支
肠壁:内胚层来源的柱状上皮形成,无肌肉
3)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梯形神经系统:一对脑神经节,一对腹神经索,腹神经索之间有横神经相连,构成
梯形。
眼点:由色素细胞和感觉细胞构成,只能感光,不能看物象。
耳突:上有感觉细胞,有味觉和嗅觉功能(非听觉器官)
4)生殖与再生
a)无性生殖——横裂
b)有性生殖:雄性生殖系统和雌性生殖系统
少数单肠类为雌雄异体,其余均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海产涡虫类发育过程中具有幼虫期——牟勒氏幼虫
再生
5)涡虫纲自由生活的结构特征
a)皮肤肌肉囊发达;
b)有纤毛、杆状体和保护色;
c)消化系统较发达;
d)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较发达。
2.吸虫纲(华支睾吸虫)——寄生生活
寄生于人、狗、猫等动物的肝脏胆管中,病症为消化不良、水肿、贫血、乏力、肝肿,可导致肝硬化。
1)吸虫体壁结构(横切)
表皮为皮层,为合胞体层,无纤毛和杆状体,有保护性结构(棘);肌肉层较薄。
2)排泄系统:原肾管
生殖系统:雌雄同体,字体或异体受精
3)华支睾吸虫生活史
幼体生殖:毛蚴—胞蚴—雷蚴—尾蚴
终末宿主:人、狗、猫等
第一中间宿主:沼螺
第二中间寄生:淡水鱼、虾
4)吸虫纲适应寄生生活的结构特征
a)成虫体表无纤毛、杆状体和保护色;
b)体壁为皮层(合胞体),有皮棘;
c)有吸盘;
d)消化系统较简单(退化);
e)感觉器官退化;
f)生殖系统发达。
3.绦虫纲(猪带绦虫)——高度寄生生活
1)形态结构
节片类型
绦虫体壁结构(纵切)
●具有高度寄生的特征;
●体壁结构与吸虫相似,由表皮层和肌肉层组成,细胞核沉入间质;
●体表具微绒毛,可直接吸收营养物质。
2)消化系统:完全退化;
3)排泄:原肾管排泄
4)生殖系统
雌雄同体,受精可以是同一节片,或不同节片,或2个个体互相受精
5)猪带绦虫生活史
6)猪带绦虫危害
7)绦虫适应高度寄生生活的结构特征
a)身体为带状,分头节、幼节、成熟和孕卵节片;
b)体表为皮层,有微绒毛,可直接吸收营养物质;
c)附着器官集中在头节,包括吸盘和小钩等;
d)消化系统完全消失;
e)感觉器官完全退化;
f)生殖系统特别发达,繁殖力特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