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列夫托尔斯泰》预习学案
一、诵读
1、默读课文一遍,标号,查字典,落实“读一读,写一写”(在课本上完成)。
2、大声诵读课文一遍。
(家长签名)
二、艺海拾贝
1、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出身于贵族家庭,读过大学,办过学校,当过军官,他1881年前后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坚决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来,但反对暴力革命,宣传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
列夫﹒托尔斯在文坛驰骋60多年,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其中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三部长篇小说代表了他艺术高峰。
2、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
二、积累运用:
1、读准下列加点汉字的音或完成四字短语填空。
黝.()黑滞.()留禁锢.()甲胄.()锃.()亮炽.()热广袤.()长髯.()粲.()然一绺.()()制()造藏()纳()郁郁()欢
()立()群正()危坐()首()眉()诚()诚()无可()疑()然失色广()无()
2、解释下列词语
器宇:禁锢: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轩昂:
颔首低眉:
诚惶诚恐:
广袤无垠: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
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请同学们细致地阅读一遍课文,相信你一定能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每段的主要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吧。
第1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的特点。
第2段,主要描写托尔斯泰的。
第3段,进一步刻画托尔斯泰的,重点描写其。
第4段,写托尔斯泰。
第5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外貌。
第6段,写托尔斯泰。
第7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
2、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试从课文中摘录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皮肤、鼻子的句子,并仔细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眉毛:
效果:
须发:
效果:
皮肤:
效果:
鼻子:
效果:
三、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1、我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