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脊髓损伤的康复最新版本

脊髓损伤的康复最新版本


正常—— 2分;
感觉异常(减退或过敏)—— 1分;
感觉消失—— 0分。
每侧每点感觉最高分为2分,一侧最高分为56分,两种感 觉之和最高可达224分。
分数越高表示感觉越接近正常。
Back
精品文档
Back
损伤平面与功能恢复的关系
C1-3 C4 C5 C6 C7-T1 T2-T5
T6-T12
L1-L3
(二)恢复期的康复
(三)合并症的处理
精品文档
(一)急性期的康复
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平稳、脊柱稳定即 可开始康复训练。
1. 康复目的 防止废用综合征(制动综合征),如预防 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挛缩等,为后期的 康复治疗创造条件。
精品文档
2. 具体措施
良肢位训练
电刺激
关节被动运动
体位变换
早期坐起训练
(二)好发部位 在脊柱骨折中,胸腰段(T10-L2)占60﹪-
70﹪,其中80﹪见于脊柱T12-L1段;其次脊柱 的颈段约占20﹪-25﹪,其余散发于其他椎节。
精品文档
(三)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
脊髓损伤早期(伤后6-12小时)的改变仅限于中央灰质的 出血。而白质中的神经轴突尚无明显改变。因此争取伤后6 小时内进行手术减压,是脊髓恢复的最佳时期。若在6小时 内不能治疗,也应力争在24小时内给予治疗。
脊髓损伤的康复
张店区中医院中风康复科
精品文档
脊髓损伤的康复
脊髓损伤(SCI) 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 的脊髓结构、功能的 损害,造成损伤水平 以下脊髓神经功能的 障碍。
运动功能 感觉功能 自主神经功能
精品文档
根据损伤部位,脊髓损伤 造成四肢瘫痪时称四肢瘫,胸段以 下脊髓损伤造成躯干及下肢瘫痪而 未累及上肢时称截瘫。
按损伤原因分外伤性和非外伤 性脊髓损伤。
发育障碍(先天性脊柱
侧弯)
感染(脊柱结核、脊柱化
脓性感染)
肿瘤(脊柱、脊髓的原发
肿瘤)
精品文档
一、概 述 二、康复评定 三、康复治疗
精品文档
一、概述
(一)流行病学
脊髓损伤以青壮年为主,年龄在40岁以 下居多,男性多于女性。主要原因是交通事 故,其次为高空坠落和运动损伤。
通常以脊髓骶节段感觉、 运动功能的有无来区分。
不完全性损伤是指脊髓损 伤平面以下保留部分神经功能 包括最低位的骶节段保留部分 感觉和运动功能。
精品文档
骶部感觉包 括肛门粘膜皮肤 连接处和深部肛 门的感觉。
运动功能检查 是用手指肛检肛 门外括约肌的自 主收缩。
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脊髓损伤分级
站立训练
呼吸及排痰训练 大、小便的处理
精品文档
Back
神经源性膀胱
指控制膀胱的中枢或周围神经伤病引起 的排尿功能障碍。
可以由药物、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外伤等引 起,导致排尿功能减弱或丧失,最终表现为尿 失禁和尿潴留。神经源性膀胱是康复医学中常 见的合并症之一,尤多见于脊髓损伤。
精品文档
膀胱逼尿肌
膀胱括约肌
脊髓震荡
精品文档Back二源自康复评定(一)损伤的评定(二)运动功能评定
(三)感觉功能评定
(四)ADL能力评定
(五)功能恢复的预测
(六)其它功能的评定
Back
精品文档
(一)损伤的评 定
1.神经损伤水平的评定
神经损伤水平是指保留身体双侧正常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最 尾端的脊髓节段水平。确定损伤水平时应注意: (1)脊髓损伤水平主要以运动损伤平面为依据,但T2-L1节 段,运动损伤平面难以确定,故主要以感觉损伤平面来确定。 (2)运动损伤平面和感觉损伤平面是通过检查关键性的肌 肉的徒手肌力和感觉点的痛觉(针刺)和轻触觉来确定。
L4-L5
不能步行,在轮椅上仍需依赖程度
完全依赖 大部分 中度依 小部分
依赖 赖
依赖

√ √ √
轮椅上独立程度
基本独 完全独


√ √
有步行 的可能 性用矫 形器加 拐杖
√① √② √③
精品文档
三、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不论在 哪一期,都要注意及时防治并发症。
(一)急性期的康复
可评定运动功能。
精品文档
2.痉挛评定
目前临床上多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定时检查 者徒手牵伸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被动运动, 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变化情况把痉挛分为0-4级 。
精品文档
Back
(三)感觉功能的评定
采用ASIA的感觉指数评分法。选择C2-S5共28个节段的 关键感觉点,检查左、右两侧各关键点的痛觉和轻触觉,结 果分:
精品文档
(3)确定损伤平面时,该平面关键性的肌力 必须≥3级,该平面以上关键性的肌肉必须≥4级。
(4)损伤平面的记录:由于身体两侧的损伤水平可 能不一致,评定时需同时检查身体两侧运动损伤平面 和感觉损伤平面,并分别记录(右-运动,左-运动,右 -感觉,左-感觉)。
精品文档
2.损伤程度的评 定
可初步分为完全性损伤和 不完全性损伤。
损伤程度
临床表现
A 完全损伤 S4-5无感觉和运动功能
B 不完全损伤 损伤水平以下,包括S4-5,有感觉功能但 无运动功能
C 不完全损伤 损伤水平以下,运动功能存在,大多数 关键肌肌力<3级
D 不完全损伤 损伤水平以下,运动功能存在,大多数 关键肌肌力≥3级
E 不完全损伤 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Back
精品文档
脊髓损伤后直接的膀胱功能障碍早期表现 为尿潴留,后期表现为尿失禁。
由于损伤后早期为尿潴留,所以SCI后1-2周 多采用留置导尿的方法。之后采用间歇清洁导尿 术。
精品文档
留置导尿时要注意夹放尿管的时机, 一般认为膀胱储尿在300-400ml时有利于膀胱 自主收缩功能的恢复,因而要记录出入水量, 以判断放尿的时机。每天进水量必须达到 2500-3000ml,以免膀胱尿液中细菌的繁殖。
病理类型: 震荡 脊髓出血或血肿 挫伤 脊髓受压 脊髓断裂
精品文档
(四)临床特征
脊髓休克 运动和感觉障碍 体温控制障碍 痉挛 大小便功能障碍 性功能障碍
精品文档
除了典型的完全性损伤外,不完全性损伤患 者具有特殊表现,可分为以下7种情况:
中央束综合征
半切综合征
前索综合征
后索综合征
脊髓圆锥综合征
马尾综合征
精品文档
(二)运动功能的评定
1.运动评分
脊髓损伤的肌力评定不同于单块肌肉,需要综合进行。 ASIA采用运动评分法(MS)。评定时分左、右两侧同时进 行,评定标准:
采用MMT法测定肌力,每一条肌肉所得分与测得的肌力 级别相同,从1分-5分不等。
如测得肌力为1级则评1分,肌力为5级则得5分。最高分左
侧50分,右侧50分,共100分。评分越高肌肉功能越佳,据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