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脊髓损伤病人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病人康复护理

1.脊髓损伤的定义 2.脊髓的组织构成 3.脊髓损伤的主要致病因素 4.脊髓损伤的分类 5.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
定义
• 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 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 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 应改变。脊髓损伤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 性损伤的部位和性质。
休克期结束:远端骶反射出现或损伤平面以下出 现肌张力升高或病理征出现。
Barthel指数评定内容:
第三章:外伤性脊髓损伤的早期处理
对外伤性脊髓损伤病人应积极抢救、正确搬运,合 理治疗、周密护理、早期锻炼,不仅能预防并发症 ,还能促进肢体并杰残存功能的恢复和重建。
•(1)现场急救:对脊髓损伤的急症病人现伤急救 时,要注意防止脊髓损伤加重。搬动病人前首先检 查肢体活动及感觉有否异常,如无异常,可使头颈 部固定位置下移动病人,平卧位拉于硬板上,头颈 部两侧加垫避免摆动,如检查有神经症状,则纵轴 方向轻轻牵引头颈,固定好移至硬板上,迅速转送 医院。由此可见,有专门训练的急救护送人员对伤 后病人预后是很重要的。
脊髓损伤的分类
根据致病因素 非外伤性: 脊柱,脊髓病变(肿瘤,结核, 畸形等) 外伤性: 高处坠落,车祸,跌倒,运动损伤, 刀枪伤,其他
脊髓损伤的分类
根据损伤水平 四肢瘫( tetraplegia ) 截瘫(paraplegia)
根据损伤程度 不完全瘫痪(肛周有感觉或/和运动) 完全性瘫痪
脊髓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
脊柱的组织构成:
•脊柱由33块脊椎骨组成 ,其中颈椎7块,胸椎12 块,腰椎5块,骶椎5块, 尾椎4块。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或 脱位的严重并发症,对外 伤性脊髓损伤患者若护理 措施不当,对疾病发展及 预后有不良的影响。
脊髓解剖和生理
脊髓损伤的主要致病因素
脊髓损伤主要是因直接暴力(砸伤、摔伤、刺伤、 枪伤等)造成脊柱过度屈曲骨折、脱位伤及脊神经 ,其次是因脊髓感染、变性、肿瘤侵及脊髓。
颅骨牵引
枕颌布托牵引法
第四章 1.脊髓损伤的护理问题 2.脊髓损伤的目标 3.脊髓损伤的护理措施
脊髓损伤的护理问题 1.自理能力下降 与运动功能障碍有关 2.排便模式的改变 与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 性职场有关 3.舒适的改变 与疼痛有关 4.潜在并发症 皮肤完整性受损;深静脉血栓; 呼吸暂停;泌尿系感染;直立性低血压;自主 性反射障碍。 5.焦虑/抑郁 与疾病预后差、治疗费用有关
2.运动障碍
脊髓损伤平面以下脊神经所支配肌肉的肌力下 降或随意运动消失。脊髓损伤后出现脊髓休克 期,在此期暂时表现为弛缓性瘫痪。以后,高 位脊髓损伤转变为痉挛性瘫痪。长期缺乏活动 后由于肌肉纵向萎缩和肌腱弹力纤维的缩短, 常导致关节挛缩,甚至骨关节畸形,造成下肢 或四肢的随意运动障碍或消失。
3.反射障碍
• (2)尽早解除脊髓压迫症状:为脊髓恢复提供条 件,如整复脊柱骨折、脱位,脊柱姿 式的固定。 对于脊髓横断完全性损伤病人,在24小时内给予 停止损伤病理变化的处理,如脊髓切开、局部冷 冻、药物应用等都可以改变脊髓损伤后继发变化 ,利于截瘫的部分恢复。
脊髓损伤三人搬运法
脊髓损伤四人搬运法
• 颅骨牵引
C: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 能保留,但一半以下关键肌在的肌力在3级以下。
D: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 能保留,且一半以上关键肌肌力均大于或等于3 级。
E:正常:运动、感觉功能正常。
脊髓休克评定
脊髓休克:脊髓受到外力作用后短时间内损伤平 面以下的脊髓神经功能完全丧失。
5.其他功能障碍
性功能障碍较常见。可有阳萎、阴道痉挛等。高 位截瘫可出现呼吸困难、排痰困难,可出现体温 调节障碍、低血压或相对性缓脉。
脊损伤髓的主要检查
感觉检查: 必查项目:感觉检查的必查部分是检查身体两侧 各自的28个皮区关键点。每个关键点要检查2种感 觉,即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3个等级分别评定打 分。即:①0=缺失;②1=障碍(部分障碍或感觉 改变,包括感觉过敏);③2=正常;④NT=无法 检查。
在脊髓休克期损伤水平以下有关中枢反射消失。 休克期之后可出现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
4.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因脊髓损伤平面及程度不同,可出现尿潴留、 尿失禁或反射性排尿,可出现腹泻、便秘或大 便失禁。失神经支配性膀胱功能障碍会严重影 响患者日常生活护理,大小便失禁给患者带来 沉重的心理压力,影响社交和日常活动。
因损伤水平和程度差异,可见损伤水平以下躯干、 肢体、皮肤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大小便失禁 等症状。
第二章: 1.脊损伤髓的主要功能障碍 2.脊损伤髓的主要检查 3.脊损伤髓的康复护理评定
脊损伤髓的主要功能障碍
1.感觉障碍 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减退或消失 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鞍区(会阴区)感觉 消失
脊髓损伤后康复护理
内容提纲
1.脊髓损伤的定义、组织构成、主要致病因素 及临床表现 2 脊损伤髓的主要功能障碍主要检查及康复护 理评定 3.外伤性脊髓损伤的早期处理 4.脊髓损伤的护理问题、目标及护理措施
对脊髓损伤
他做什么 您希望自己能为病人做什么
第一章:
脊损伤髓的康复护理评定
脊髓损伤程度评定 1.完全性:脊髓休克结束后骶段感觉、运动功能仍
完全消失。 2.不完全性:骶段保留部分感觉或/和运动功能. (肛门粘膜皮肤连接处或深部肛门有感觉,或肛门
外括约肌有自主收缩)
ASIA残损指数
A:完全损伤:骶段(S4、5)无任何运动、感觉 功能保留。
B:不完全损伤:脊髓功能损伤平面以下至骶段 (S4、5)无运动功能而有感觉的残留。
针刺觉检查常用一次性安全针。轻触觉检查用棉 花。在针刺觉检查时,不能区别钝性和锐性刺激 的感觉应评为0级。两侧感觉关键点的检查部位 如下(见图)。星号指位于锁骨中线上的关键点。 除对这些两侧关键点的检查外,还要求检查者作 肛门指检测试肛门外括约肌。感觉分级为存在或 缺失(即在病人的图上记录有或无)。该检查用 于判定损伤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