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探问生命
第1课时生命可以永恒吗
高新区金巢实验学校初中道德与法治(七上)官思琪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感激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
2. 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念,树立尊重发展规律的意识,努力实现生命的延续。
3. 明确生命来之不易,树立珍惜生命意识,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能力目标
1. 培养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理解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进一步认识自己,培养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坚守对待生命的道德底线,学会善待和关怀自己他人的生命。
3. 了解生命的内涵和生命规律的难以抗拒性。
学会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担当一份使命。
(三)知识目标
1. 懂得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暂的。
2. 知道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3. 知道生命的内涵,理解生命的延续承载着多种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认识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预知性。
(二)教学难点:理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如何正确对待生命,如何努力实现生命的延续。
三、教学方法:
本课以情境教学法为主,以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和探究实践为辅。
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结合社会实际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及视频导入:
视频导入,通过观看视频《生命》引入今天的课题,
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吧,唐僧肉为什么妖精都想吃呢?徐福东渡真的找到了长生不老药吗?生命真的可以永恒吗?
今天就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一话题,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生命可以永恒吗》这一框内容。
(通过欣赏视频和提问导入新课,思考问题,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请同学们分组快速阅读课本P89-91页内容。
找出生命的特点是什么?
1.生命有时尽
(1)生命是来之不易的
生命开始于离开母体的那一声啼哭,作为生命个体的人从幼儿到青少年,再到壮年、老年直到结束于死亡,生老病死是一个过程,任何人都无法逆转这一由小到大、由年轻到衰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很多不可预测的事情。
例如: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
所以生命来之不易,它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
教师总结:生命的成长具有无数的偶然性,这也是生命的神奇之处。
生命是需要条件的——外部环境等客观条件经常有可能破坏生命的进程——个体生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或避免困难——生命得以延续。
(2)生命的独特性
材料:独一无二的指纹:在世界上,两个拥有完全相同指纹的人出现的概率约为640亿分之一。
指纹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一个人的身份,它是一种有力的唯一性个体识别依据。
除了指纹请同学们相互观察并思考,你还有那些特别之处?
五官、骨架、性格、爱好、人生道路等......
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性格、指纹、DNA 不同。
生命是独特的。
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
在时间的长河中,生命是短暂的,生命也是不可逆的。
有的人在无意义的生活中任由生命流失,有的人却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延长人生的价值,感受生命的充实和生活的意义。
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
(3)生命是不可逆的
材料一:作家罗曼·罗兰说:“人生不售回来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
你还能再过10岁的生日吗?你还能回到自己幼儿的时光吗?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教师总结:生命是不可逆的。
从婴孩成长为儿童,又从儿童成长为少年,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时光。
(4)生命也是短暂的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教师总结:生命也是短暂的。
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
(5)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我们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你害怕死亡吗?
如果明天太阳升起之前,我们的生命都将结束,你会有遗憾吗?
我们来看一个视频片段,片段选自《滚蛋吧!肿瘤君》讲述的是身患癌症的熊顿在与病魔抗争的日子里依然笑对人生的故事。
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的每一寸时光,让生命变得更丰富、更充实,更有意义。
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
更加热爱生命。
活动二:
“黑暗前行”,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上台来,分别用眼罩遮住眼睛,同时从讲台走到后黑板。
通过刚才的体验,请同学们谈谈感受。
提示:通过游戏感受到,盲人生活的不易,什么都看不到,充满不安全感,而我们有着健康的身体更应该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
教师总结: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
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感激生命、热爱生命。
(学生交流讨论,合作探究。
通过活动,让学生加强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生命有初步的认识。
)
2、生命有接续
生命的接续有什么意义?
结合图片和自身实际情况,说说你的出生给你的家庭带来了什么?
数千年来,人类一直繁衍生息,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传承
家族血脉的延续
民族传统、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①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为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同学们来说一说,你来自父母的遗传
除了长相、身高、兴趣、性格以外,你有没有在父辈、祖辈那里继承什么优良的品质吗?这些品质对你的成才有什么影响呢?
那么你认为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有哪些应该传承和弘扬的呢?
思想文化--“温故而知新”
民族精神--雷锋精神、女排精神
传统美德--尊老爱幼、诚信
活动三: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在家庭、学校、国家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担当什么使命?(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
我们在家庭→孝敬父母,是父母生命的接续
我们在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好好学习
我们在国家→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学生分组回答
教师总结:
②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③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因此,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三)课堂总结
课堂的最后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生命可以永恒吗?
学生归纳,教师补充:
人的肉体生命有时尽,但精神生命可以永恒;生命是来之不易的,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短暂的,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肉体生命的接续和精神文明的传承。
生命该何时何地何因终结,谁也无法预料。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既然命运把我们圈定在平凡的位置上,那我们就应当活出一个凡人的价值来。
有一首小诗写道:融进银河,就安谧地和明月为伴照亮天长;没入草莽,就微笑着同清风合力染绿大地。
这样,才算得上是善待生命,不负年华。
五、巩固练习
(一)课堂小练
1.晓岚从妈妈口中得知当晓岚还小的时候,有一次生了重病,差点养不活。
那时晓岚妈妈急得好几天睡不着觉,祈祷晓岚快点好起来。
在父母的坚持和照顾中,晓岚才慢慢地好起来。
从这个生命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A.生命来之不易
B.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C.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D.生命是短暂的
2.以下词句中,不能体现生命的短暂、要珍惜生命的是( )
A.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B.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D.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参考答案:
1.A
2.B
(二)课后练习:接下来让我们每个同学,写下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生命有了什么新的感悟。
最后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拥有自己独特精彩的人生。
六、板书设计
使命“我们”的生命精神文明的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