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教科版科学三上1.1水到哪里去了判断题1.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现象。

()2. 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蒸发现象。

()3. 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凝结现象。

()4. 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现象。

()单项选择题5.下列关于水的描述错误的是()A.水有固定的体积B.水是白色的C.水是透明的6.下列关于水蒸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水蒸气是一种气体B.水蒸气是无色的C.水蒸气有固定的体积7.下列关于水和水蒸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和水蒸气都可以被我们看见B.水蒸气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C.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8.下列不属于蒸发现象的是()A.湿布擦黑板,黑板变干了B.洗过的手变干了C.冰融化成水9.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是()A.都看得见B.都摸得着C.无固定形状10.对有无覆盖薄膜的杯子中水位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B.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C.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少答案解析:1. T解析:蒸发是指水变成水蒸气;凝结是指水蒸气变成水。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

2. F解析: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凝结3. F解析: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蒸发4.T解析: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

5. B解析:水是无色的。

6.C解析:水蒸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7. A解析:水可以被我们看见,水蒸气不能;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不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8.C解析:冰融化成水是融化,不是蒸发现象。

9.C解析:水和水蒸气都没有固定的形状,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

10. B解析: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水,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

教科版科学三上1.2.1水沸腾了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左右。

A.27℃B.37℃C.47℃2.下列关于酒精灯使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灯帽来盖灭酒精灯B.用嘴来吹灭酒精灯C.用火柴给酒精灯点火3.在做水沸腾的实验中,不会用到的实验仪器是()A.酒精灯B.量筒C.烧杯4.使用温度计时,正确的读数方式是()A.平视B.俯视C.仰视5.使用酒精灯不小心着火了,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用嘴吹灭火焰B.往火焰上浇水C.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火6.从不同角度读取温度计时,读数会出现偏差,仰视读数会()。

A.偏大B.偏小C.正确7.从不同角度读取温度计时,读数会出现偏差,俯视读数会()。

A.偏大B.偏小C.正确8.加热装置中,石棉网的作用是()。

A.提供热量B.支撑烧杯C.受热均匀9.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手拿温度计的中端B.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C.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出水面10.在组装实验仪器时,安装顺序是()。

A.从上到下B.从下到上C.没有要求答案解析:1.B解析: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

2.B解析:不能用嘴来吹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3.B解析:水沸腾实验中不需要用到量筒。

4.A解析:使用温度计时,正确的读数方式是平视。

5.C解析: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火。

6. B解析:仰视读数会偏小。

7. A解析:俯视读数会偏大。

8. C解析:石棉网的作用是使得受热均匀。

9. A解析: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10. B解析:从下到上安装实验仪器。

教科版科学三上1.2.2水沸腾了判断题5. 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

()6. 如果我们不停地给锅里的水加热,水的温度会一直升高。

()7. 加热后的烧杯、三角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是很烫的,勿用手摸,谨防烫伤。

()8. 水在沸腾时我们看见水的温度保持在100℃不变。

()9. 水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泡就是水蒸气。

()10.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单项选择题7.酒精灯使用完后用()盖住熄灭,禁止用嘴去吹灭。

A.烧杯B.灯帽C.毛巾8.水在沸腾时气泡由()。

A.不变B.大到小C.小变大9.蒸发和沸腾都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这种过程叫()。

A.融化B.液化C.汽化10.下列哪个不是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A.温度升高,一直到100℃保持不变。

B.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

C.沸腾时气泡由大变小。

答案解析:4. T解析: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

5. F解析:如果我们不停地给锅里的水加热,水的温度会保持在100℃不变。

6. T解析:加热后的烧杯、三角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是很烫的,勿用手摸,谨防烫伤。

正确4.T解析:水在沸腾时我们看见水的温度保持在100℃不变。

5.T解析:水泡里面就是水蒸气。

6.F解析: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7. B解析: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8.C解析:水沸腾是气泡由小变大。

9. A解析: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

10.C解析: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

教科版科学三上1.3水结冰了判断题11. 水结成冰之后,冰还是水。

()12.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吸收热量。

()13. 水结冰后,冰占据的空间与水占据的空间一样多。

()14. 在碎冰里加入了食盐,这样有利于降低实验的温度。

()单项选择题5.下列关于冰的描述错误的是()A.冰是固体B.冰不能变成水C.冰不能流动6.水结冰后占据的空间()A.变小B.不变C.变大7.水在结冰过程中,与周围的热量交换关系是。

()A.与周围没有热量交换关系B.向周围吸收热量C.向周围放出热量8.水结成冰实验中,对烧杯外壁有一层白白的东西的解释正确的是()A.看起来白白的其实是烧杯内壁的水珠B.烧杯外的水很多看起来白白的C.烧杯外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霜9.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A.0℃以上B.0℃以下C.0℃10.一杯100℃热水放置在室内,两个小时后,再测这杯水的温度,温度可能是()A.80℃B.室温C.0℃答案解析:7. T解析:水结成冰之后,冰还是水。

8. F解析: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9. F解析:水结成冰,体积变大,占据的空间更多。

4.T解析:正确。

5. B解析:冰能融化成水。

6.C解析:水结冰后占据的空间变大。

7.C解析:向周围放出热量。

8.C解析:烧杯外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霜。

9.C解析: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

10. B解析:温度会下降到与室温相同。

教科版科学三上1.4冰融化了判断题15. 如果给冰加热,会看到冰融化成水的现象。

()16. 冰融化成水之后,体积变大。

()17. 冰融化成水需要放出热量。

()18. 用吹风机吹可以加快冰的融化,是因为吹风机放出的热量可以加快冰融化成水。

()19. 冰、水、水蒸气三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单项选择题6.冰融化成水之后,体积()A.变小B.不变C.变大7.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与周围的热量交换关系是。

()A.与周围没有热量交换关B.向周围吸收热量C.向周围放出热量8.下列对冰的描述错误的是()A.冰是固态的水B.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C.冰能转化成水,但不能转化成水蒸气9.下列对水、水蒸气、冰的转化描述错误的是()A.水变成水蒸气需要加热B.冰变成水蒸气需要加热C.水蒸气变成水需要加热10.下列哪个变化不是冰融化过程中发生的()A.体积减小B.产生气体C.形态从固态变成液态答案解析:10. T解析:冰加热,会融化成水。

11. F解析:体积变小。

12. F解析:需要吸收热量。

4.T解析:正确。

5.T解析:正确。

6.A解析:体积变小。

7.B解析:向周围吸收热量。

8.C解析:冰可以和水、水蒸气相互转化。

9.C解析:水蒸气变成水需要遇冷。

10. B解析:冰融化成水,不会产生气体。

教科版科学三上1.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判断题20. 向一杯水中不断加入食盐,最终食盐不能完全溶解。

()21. 物质在水中是可以无限溶解下去的。

()22. 在相同条件下,一杯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的量是一样的。

()23. 增加食盐的量,不可以增加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4. 比较50毫升水中溶解多少食盐和小苏打的是做对比实验。

()单项选择题6.一桶水比一杯水溶解的食盐多,这说明()A.食盐在两种容器里的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水越多,溶解量越多。

B.食盐在一桶水中的溶解能力强C.食盐在一杯水中的溶解能力强7.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哪个强()A.小苏打B.食盐C.一样强8.比较哪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强就是比较()A.溶解速度B.溶解的量C.在等量的水中,哪种物质溶解的量多9.把食盐和小苏打平均分成8份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B.量筒C.天平10.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B.小苏打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

C.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

答案解析:13. T解析:正确。

14. F解析:溶解是有限度的。

15. F解析:食盐溶解比小苏打多。

4.T解析:正确。

5.T解析:正确。

6.A解析:食盐在两种容器里的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水越多,溶解量越多。

7.B解析:食盐的溶解能力更强。

8.C解析:比较溶解能力就是比较在等量的水中,哪种物质溶解的量多。

9.C解析:天平。

10. B解析:小苏打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差。

教科版科学三上1.6加快溶解判断题25. 冰糖的溶解速度与水的温度有关。

()26. 是否搅拌对物质的溶解速度影响不大。

()27. 对比实验能同时改变两个条件。

()28. 水里面也溶解了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

()29. 通过提高水的温度和搅拌,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单项选择题6.下列情况属于溶解现象的是()A.水把食盐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小颗粒B.冰变成了水C.水变成水蒸气7.______可以使得冰糖在水中溶解的速度达到最快。

()A.搅拌B.搅拌、用热水C.用热水8.其他条件相同时,溶解得比较快的是。

()A.冰糖B.粗糖C.细糖9.在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食盐,我们发现()A.食盐会一直溶解B.不一定C.食盐不会一直溶解下去10.一般来说,可以溶解的物质在_____的条件下溶解得快。

A.不搅拌B.快速搅拌,加热C.快速搅拌答案解析:16. T解析:正确。

17. F解析:搅拌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

18. F解析:对比实验能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4.T解析:正确。

5.T解析:正确。

6.A解析:水把食盐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小颗粒是溶解现象。

7.B解析:搅拌、用热水两种方法可以最快溶解量8.C解析: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9.C解析:食盐不会一直溶解下去,溶解是有限度的。

10. B解析:同时快速搅拌,加热,溶解速度最快。

教科版科学三上1.7混合与分离判断题30. 食盐和沙子都难溶解在水中。

()31. 食盐和沙子都是透明的。

()32. 我们可以用滤布或者滤纸来分离食盐和沙子。

()33. 使用酒精灯时,要用內焰加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