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练习题及答案:人口与城市

高三地理练习题及答案:人口与城市

高三地理练习题及答案:人口与城市(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三地理练习题及答案:人口与城市本店铺为大家推荐的有关高三地理练习题及答案:人口与城市,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一、选择题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图1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2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

读图回答1~2题。

1.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答案】B【解析】1980年以后,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由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自然增长率一直大于4‰,说明人口规模持续增长。

2.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答案】C【解析】放开单独二孩,可以增加少儿比重,从而减少老年人口比重,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使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老龄化社会是指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的社会。

读我国老年人口统计及预测图,完成3~5题。

3.据材料可知()A.2000年后,我国人口老龄化愈发严重B.2023年我国60—65岁人口数量达到值C.2023年我国未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D.204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值【答案】A【解析】2000年后,65岁以上人口超过7%,说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因此C项错;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说明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A项对;分别读出不同年份60岁和6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两者之差的年份才是60~65岁人口数量的年份,而两者之差的年份并不是2023年,所以B项错;由图可知,2050年老年人口数量大于2040年,所以D项错。

4.我国老龄化程度城市高于农村,但近年两者老龄化程度逐渐接近,主要原因是()A.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B.不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C.农村迁入城市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小D.城市老年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答案】C【解析】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人口主要是青壮年人口,老年人口比重很小,这样就导致农村老龄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程度加剧,而城市由于青壮年人口的迁入,老龄化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5.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状况,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建立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B.适当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C.大量接纳海外移民D.取消计划生育政策【答案】B【解析】我国目前人口仍然过多,故不能取消计划生育政策;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我们应适当调整和完善人口政策;大量接纳移民不可取;建立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能解决赡养费用高、社会负担重等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6~7题。

6.以下关于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市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C.人口的迁入,不会对A市产生婚姻生育等社会问题D.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答案】D【解析】从图中无法判断该市人口与外来人口的多少;人口迁移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由图可以看出,迁入人口的性别比例不平衡,可能会使A市产生婚姻生育等问题,迁入人口中年青女性多于男性可能与该市的产业结构有关。

7.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可能有()①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状况②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③促进了该市的产业结构的升级④加重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由图可以看出,迁入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可以缓解该市劳动力短缺状况,促进该市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加重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由于该市从业人员以第三产业为主,所以迁入人口对该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帮助不大。

下图示意经济发展程度与人口迁移数量的关系(曲线分别表示乡村之间、城市之间、乡村到城市、城市到乡村四种人口迁移类型)。

读图完成8~9题。

8.影响①曲线的因素可能是()A.矿产资源的开发B.土壤肥力衰竭C.城市化D.新航线的开辟【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①表示乡村之间人口迁移,它是人口迁移最早的形式,人口迁移数量小,可能是因为某一区域土壤肥力衰竭。

9.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为()A.①B.②C.③D.④【答案】D【解析】①表示乡村之间,②表示城市之间,③表示城市到乡村,④表示乡村到城市。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所以人口迁移以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1995~2003年净迁移人口(停留时间90天以上的迁入和迁出人口差值)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各省级行政区()A.人口迁入量平原小于山区B.北京市人口迁入量C.直辖市以人口迁入为主D.少数民族自治区以人口迁出为主【答案】C【解析】读统计图可知,直辖市以人口迁入为主;图中数据不能反映人口迁入量与迁出量;北京市与广东省净迁移人口率相等,但广东省人口比北京市多,所以广东省人口迁入量比北京市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不一定以人口迁出为主,如x疆、x藏就是以迁入为主。

11.以下省区人口迁移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江西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是红壤贫瘠B.四川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C.x疆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的需要D.北京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政策鼓励【答案】C【解析】江西、四川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相对落后;x疆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北京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达。

下图为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读图,完成12~13题。

12.该区域不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合理排序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②③①【答案】D【解析】金字塔的底部大,顶部小,反映年轻型人口结构,即图②;底部变小,中部变大,反映成年型人口结构,即图③;顶部变大,底部变小,反映老年型人口结构,即图①。

按时间顺序排列应该是②③①。

13.②时期该区域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地矛盾尖锐B.人口增长过快C.劳动力过剩D.社会负担过重【答案】B【解析】从②图可知,婴幼儿所占比重较大,说明人口出生率较高,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我国某省常住人口为94023567人。

下图中N点表示该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在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21.00%;15~64岁人口占70.64%;65岁及以上人口占8.36%。

M点表示该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

据此完成14~15题。

14.近10年来,该省()A.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速度较快B.接近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逐渐出现C.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D.劳动力数量增加,但所占比重减少【答案】C【解析】0~14岁人口所占比重减少,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上升,增加到8.36%,说明该省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15.该省老年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为()A.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B.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C.青壮年人口的大量迁出D.自然灾害频发【答案】B【解析】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增加,表示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水平、医疗水平得到提高。

二、综合题16.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据日本朝日新闻2014年8月20日报道,截止到今年3月为止,日本人口为1.2239亿人,比去年减少26万6004人,连续四年减少。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创历史,为25.9%。

与此同时,14岁及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则降至历史最低,为13.4%。

50年后日本人口减少至8674万人。

下图为2008年日本人口金字塔示意图。

(1)简述日本人口增长的特点。

(2)简析日本2014年以来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

(3)判断日本人口结构类型,并评价此类人口结构的利弊。

(4)提出解决日本人口问题的一条措施,并阐述理由。

【答案】(1)人口数量减少;老年人口数量增加;青少年人口数量减少;死亡率上升等。

(2)受2023年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影响,人口死亡率上升;受文化观念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负增长;国际移民减少等。

(3)根据人口金字塔图及文字信息判断,老年人口数量增加,总人口数量减少,人口结构为老年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