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论语十则》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论语十则》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一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定
位和转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的不
同见解老师应当充分地给予肯定,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
读成果及思想,避免文字的一元解读;
二是教师熟悉教材熟读课文,深得本文主旨,为学
生营造一种“乐学”得氛围。三是新课标理念下,初中 课例研究综
文言文更注重课文得诵读及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述
一、悬念导入:由北宋干赵普手不释卷的书本简介 导入新课。二、播送朗读带作为范读,学生自行诵读课 文并自己依据文下注解翻译课文后,进行背诵比赛;三、 质疑问难,合作探究,教师挑选出大家普遍不会的句子 进行讲解;四、简介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及主要思想主 教学过程 张。让学生通过生生模拟对话,复原场景,感受孔子与 弟子间的日常教学状态,结合学习实际理解,然后延申 拓展,对孔子思想有更多的了解。五、教学总结:把孔 子主要的思想言论再做总结,并简述现代和未来孔子学 院的发展及中华文化的复兴。顺便做一个课外延申,让 学生思考孔子及其思想备受关注的原因。
导自己的言行。
1.知识目标:了解《论语》一书和孔子其人,熟读
朗读并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理解文中有关
教学目标 学习的名言警句;
3.情感目标:积累名言警句,联系自身学习经历,
体会课文中丰富精彩的语言内涵,端正学习态度,改进
学习方法。
我所教到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受近些年来学习风
气的影响,对读书成绩好坏并不重视,导致许多学生态 学生学习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四是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
教师与学生之间得交流、合作,体现了自主学习与合作
探究得初步尝试,肯定学生得自我学习,也是传统文化
气息濡染自我得过程与外化,是个性得体现和张扬。五
是给学生足够得空间,自我探寻、寻找适合自己得最佳
学习方法,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得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论语十则》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语文
教学课例名
《论语十则》
称
本课要学习的是孔子《论语》一书中收录的有关学
习的语录,字数不多,但影响巨大,尤其需要强调的是
他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和“因材施教”。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课文的背诵和思想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论语》中的儒家思想并能用以指
1.诵读法。一要读准字音,二要读准节奏,三要读 出韵味。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自读、研读,最后 达到熟读背诵;2.对话法。实现作者、编者、学生、教 教学策略选 师“四位一体”。贯彻新课标中重视阅读的这一课改精 择与设计 神。3.理论联系实际,从自身实际出发,理解书本知识, 并对孔子主要思想及主张有全面认识的基础上,背诵记 忆其言论。
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好在七年级的 力分析
学生处在诵读的最佳期和记忆的黄金期。在本课中的学
习中,需要学生先要了解孔子生活时期的社、体验反思以及反 复诵读背诵的方式,结合自身实际,理解记忆本课内容,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学会立身处世,讲求 个人修养,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