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圆锥曲线的方程脑图一、第一定义【利用第一定义求轨迹】例1.(Ⅰ)若ABC∆的两个顶点坐标为()4,0A-,()4,0B,ABC∆的周长为18,则顶点C的轨迹方程为.(Ⅱ)设点Q是圆C:25)1(22=++yx上一动点,点()1,0A是圆内一点,AQ的垂直平分线与CQ交于点M,求点M的轨迹方程.(Ⅲ)动圆M过定点(4,0)P-,且与圆C:22(4)16x y-+=相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Ⅳ)已知1F、2F分别为双曲线22221x ya b-=的左、右焦点,点P为右支上一点,过1F作12F PF∠的角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M,求点M的轨迹.(Ⅴ)——见《直线和圆的方程脑图》例8(Ⅲ)(Ⅳ).【焦点三角形问题】例2.(Ⅰ)已知P是椭圆2214xy+=上一点,12F F、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且1260F PF∠=︒,则12F PF∆的面积是.(Ⅱ)双曲线221916x y-=的左、右焦点分别是12F F、,点P在双曲线上,且直线1PF、2PF倾斜角之差为3π,则12F PF∆的面积为.(Ⅲ)在椭圆2214520x y+=上求一点P,使它与两焦点12F F、的连线互相垂直.(Ⅳ)12F F、是椭圆22194x y+=的两个焦点,点P为其上一动点,当12F PF∠为钝角时,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Ⅴ)设12F F、是双曲线2214xy-=的两个焦点,点P在双曲线上,当12F PF∆的面积为1时,12PF PF⋅的值是.【利用第一定义求最值】例3.(Ⅰ)已知F是椭圆22195x y+=的左焦点,P是椭圆上一动点,(1,1)A为一定点,求PA PF+的最值.(Ⅱ)若P为双曲线2213xy-=的右支上一动点,F为双曲线右焦点,已知()3,1A,求P A P F+的最小值.二、第二定义【利用第二定义求轨迹】例4.(Ⅰ)已知动点(),M x y 满足|43|)2()1(22y x y x +=-+-,则点M 的轨迹是A .椭圆B .双曲线C .抛物线D .两条相交直线(Ⅱ)已知圆A :()2221x y ++=与定直线l :1x =,动圆M 和圆A 外切且与直线l 相切,求动圆的圆心M 的轨迹方程.(Ⅲ)已知圆的方程为224x y +=,动抛物线过点(1,0)A -、(1,0)B ,且以圆的切线为准线,求抛物线焦点的轨迹方程.(Ⅳ)——见《直线和圆的方程脑图》例8(Ⅱ)、例9(Ⅱ)(Ⅸ).【利用第二定义求最值】例5.(Ⅰ)已知F 是椭圆22195x y +=的左焦点,P 是椭圆上一动点,(1,1)A 为一定点,求32PA PF +的最小值.(Ⅱ)若P 为双曲线2213x y -=的右支上一动点,F 为双曲线右焦点,已知()3,1A ,求(1)PA 的最小值.(Ⅲ)若F 为抛物线x y 22=的焦点,点M 在抛物线上移动,)2,3(A ,求MF MA +的最小值.(Ⅳ)已知点P 是抛物线2y = 2x 上的动点,点P 在y 轴上的射影是M ,点A 的坐标是7,42⎛⎫⎪⎝⎭,则PA PM +的最小值是 A .211B .4C .29 D .5【焦半径公式】例6.(Ⅰ)已知点P 在椭圆()222210x ya b a b +=>>上,12F F 、为椭圆的左右焦点,求12PF PF ⋅的取值范围.(Ⅱ)双曲线222x y a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12F F 、,P 为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求证:1PF 、PO 、2PF 成等比数列.(Ⅲ)已知抛物线24y x =的一条焦点弦被焦点分成为m 、n 的两部分,求证:m n m n +=⋅.(Ⅳ)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在右支上有一点P ,且P 到左焦点1F 与到右焦点2F 的距离之比为4:3,求P 点的横坐标.(Ⅴ)在双曲线2211213y x -=的一支上有不同的三点()11,A x y 、()2,6B x ,()33,C x y 与焦点()0,5F 的距离成等差数列,求13y y +.三、标准方程【待定系数法求圆锥曲线方程】例7.(Ⅰ)已知椭圆焦点在x 轴上,焦距等于4,并且经过点(3,P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Ⅱ)已知椭圆经过两点)2A-,()B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Ⅲ)已知椭圆的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且过点()2,6-,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Ⅳ)双曲线2222mx my -=的一条准线是1y =,则m 的值为 .(Ⅴ)已知双曲线的右准线为4x =,右焦点为()10,0F ,离心率2e =,求双曲线方程.(Ⅵ)求与双曲线221916x y -=有共同的渐近线,且经过点(M -的双曲线方程. (Ⅶ)求以椭圆221133x y +=的焦点为焦点,以直线12y x =±为渐近线的双曲线的方程. (Ⅷ)k 为何值时,方程22121x y k k +=--表示①圆;②椭圆;③双曲线? (Ⅸ)抛物线()210y x a a=≠的焦点坐标是 .(Ⅹ)已知抛物线的准线为2y =,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Ⅺ)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在x 轴上,且()2,3A -到焦点的距离是5,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Ⅻ)已知抛物线焦点在x 轴上且截直线210x y -+=【利用椭圆的参数方程求最值】例8.已知实数x 、y 满足2214x y +=,①求222u x y y =+-的取值范围;②求v x y =+的取值范围.四、几何性质【求离心率】例9.(Ⅰ)已知12F F 、为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焦点,M 为椭圆上一点,1MF 垂直于x 轴,且1260F MF ∠=︒,求离心率.(Ⅱ)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左焦点为F ,(),0A a -,()0,B b 是两个顶点,如果F 到直线AB(Ⅲ)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两焦点为12F F 、,以12F F 、为边作正三角形,若椭圆恰好平分正三角形的两条边,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Ⅳ)已知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方程是34y x =±,求此双曲线的离心率.(Ⅴ)设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右焦点为F ,右准线l 与两条渐近线交于P 、Q 两点,如果PQF ∆是直角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Ⅵ)已知12F F 、是椭圆的两个焦点,满足120MF MF ⋅=的点总在椭圆内部,求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Ⅶ)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右焦点为F ,若过点F 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1,2B .()1,2C .[)2,+∞D .()2,+∞五、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有一个公共点】例10.(Ⅰ)已知椭圆2288x y +=,在椭圆上求一点P ,使P 到直线l :40x y -+=的距离最小并求出最小值. (Ⅱ)求经过点1,22⎛⎫⎪⎝⎭且与双曲线2241x y -=仅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方程.【有两个不同交点】——韦达定理【弦长】例11.(Ⅰ)抛物线212y x =截直线21y x =+所得弦长等于.(Ⅱ)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直线1y x =+与该椭圆相交于P 和Q ,且OP OQ ⊥,PQ =,求椭圆方程. 【弦中点】例12.(Ⅰ)已知椭圆2212x y +=,①求斜率为2的平行弦的中点轨迹方程;②过()2,1A 的直线l 与椭圆相交,求l 被截得的弦的中点轨迹方程;③过点11,22P ⎛⎫⎪⎝⎭且被P 点平分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Ⅱ)已知双曲线2212y x -=,①过定点()2,1P 作直线交双曲线于12P P 、点,使P 点是12PP 的中点,求此直线方程;②过定点()1,1Q 能否作直线l ,使l 与双曲线相交于两点1Q 、2Q ,且Q 是12Q Q 的中点?若存在,求出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垂直】例13.(Ⅰ)若直线l :1y ax =+与双曲线2231x y -=交于A 、B 两点,且以AB 为直径的圆过原点,求a 的值.(Ⅱ)已知椭圆C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 轴上,椭圆C 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1.①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②若直线:l y kx m =+与椭圆C 相交于A ,B 两点(A 、B 不是左右顶点),且以AB 为直径的圆过椭圆C 的右顶点,求证:直线l 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对称】例14.(Ⅰ)已知椭圆C 的方程为22143x y +=,试确定m 的取值范围,使得对于直线4y x m =+,椭圆C 上有不同的两个点关于该直线对称.(Ⅱ)已知抛物线212y x =上总存在关于直线4y x m =+对称的两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数量积】例15.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 的右焦点为()2,0,右顶点为),①求双曲线C 的方程;②若直线y kx =C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 和B ,且2OA OB ⋅>(O为原点),求k 的取值范围.【面积】例16.(Ⅰ)已知双曲线C :()222210,0xy a b a b-=>>的两个焦点为()12,0F -、()22,0F ,点(P 在双曲线C 上.①求双曲线C 的方程;②记O 为坐标原点,过点()0,2Q 的直线l 与双曲线C 相交于不同两点E 、F ,若OEF ∆的面积为l 的方程.(Ⅱ)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 的一个焦点是()13,0F -20y -=. ①求双曲线C 的方程;②若以()0k k ≠为斜率的直线l 与双曲线C 相交于不同两点,M N ,且线段MN 的垂直平分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812,求k 的取值范围. 答案一、第一定义【利用第一定义求轨迹】例1.(Ⅰ)()2210259x y y +=≠.(Ⅱ)224412521x y +=(Ⅲ)221412x y -=(Ⅳ)222x y a +=(Ⅴ)——见《直线和圆的方程脑图》例8(Ⅲ)(Ⅳ). 【焦点三角形问题】 例2.(Ⅱ)(Ⅲ)()3,4()3,4-()3,4-()3,4--(Ⅳ)x <<(Ⅴ)0. 【利用第一定义求最值】例3.(Ⅰ)66二、第二定义【利用第二定义求轨迹】例4.(Ⅰ)B (Ⅱ)28y x =-(Ⅲ)22143x y += (Ⅳ)——见《直线和圆的方程脑图》例8(Ⅱ)、例9(Ⅱ)(Ⅸ).【利用第二定义求最值】 例5.(Ⅰ)112(Ⅱ)32(Ⅲ)72(Ⅳ)C 【焦半径公式】例6.(Ⅰ)2212b PF PF a ≤⋅≤(Ⅱ)证略(Ⅲ)证略(Ⅳ)20x =12三、标准方程【待定系数法求圆锥曲线方程】例7.(Ⅰ)2213632x y +=(Ⅱ)221155x y +=(Ⅲ)22114837x y +=或2215213x y +=(Ⅳ)43-. (Ⅴ)()22211648x y --=(Ⅵ)2219164x y -=或221944x y -=(Ⅶ)22182x y -= (Ⅷ)①32k =②3122k k <<≠且③21k k ><或(Ⅸ)0,4a ⎛⎫ ⎪⎝⎭.(Ⅹ)28x y =-(Ⅺ)28y x =或224y x =- (Ⅻ)212y x =或24y x =-【利用椭圆的参数方程求最值】 例8.①131,3⎡⎤-⎢⎥⎣⎦;②⎡⎣四、几何性质【求离心率】例9.(Ⅱ)121.(Ⅳ)54e =或53(Ⅵ)0,2⎛ ⎝⎭(Ⅶ)C 五、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有一个公共点】例10.(Ⅰ)31,83P ⎛⎫- ⎪⎝⎭,min 2d =(Ⅱ)5324y x =+,21y x =+,23y x =-+和12x =【有两个不同交点】——韦达定理【弦长】例11.(Ⅱ)221223x y +=或221223x y += 【弦中点】例12.(Ⅰ)①444033x y x ⎛⎫+=-<< ⎪⎝⎭②222220x y x y +--=③2430x y +-=(Ⅱ)①470x y --=②不存在【垂直】例13.(Ⅰ)1a =±(Ⅱ)①22143x y +=②2(,0)7 【对称】例14.(Ⅰ)x <<(Ⅱ)216m <-. 【数量积】例15.31,,1⎛⎛⎫- ⎪ ⎪⎝⎭⎝⎭ 【面积】例16.(Ⅰ)①22122x y -=②2y =+ (Ⅱ)①22145x y -=②5555,,00,,4224⎛⎫⎛⎫⎛⎫⎛⎫-∞--+∞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