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班数学教案—数字比大小

大班数学教案—数字比大小

大班数学教案—数字比大小
一、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等比较符号,能够准确地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

2.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数字大小。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比较符号的认识和使用。

2.数字大小关系的理解。

3.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难点
1.对比较符号的理解和使用的深入掌握。

2.不同类型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内容
1.比较符号的认识和使用
–“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比较符号的组合比较。

2.数字大小关系的理解
–十以内和十以内的数字大小关系。

–百以内和百以内的数字大小关系。

3.实际问题的解决
–运用比较符号解决数字大小问题。

–运用数学语言描述数字大小。

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先介绍比较符号的概念和使用方法,然
后通过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数字大小关系,最后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2.学生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比较符号和数字大
小关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讨论、合
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用一张图片或物品向学生展示大小比较概念,为学生带来问题:这是什么?比什么大?比什么小?
2. 讲解比较符号
1.引出“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概念。

2.让学生自己画图帮助理解。

3.给出例子,让学生运用这三个符号做比较运算。

3. 数字大小关系的讲解
1.显示数字大小表,介绍十以内和十以内的数字大小
关系。

2.以两个数字为例,通过画图展示不同数字之间的大
小关系。

3.针对不同的数字问题,让学生运用“>”、“<”、
“=”符号进行比较。

4. 实际问题的解决
1.显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比较符号回答问题。

2.针对不同的问题,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数字大小
关系,并用比较符号进行比较。

5. 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为小组,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小组
合作解决问题。

2.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相交流,提高他们的解决问
题能力和合作能力。

6. 课堂总结
1.让学生回忆本节课讲解的内容。

2.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检测
他们的掌握情况。

3.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评估,包括课堂练习、作业、小测验等形式。

1.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用比较符号解决实际问
题,检测他们的掌握情况。

2.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练习。

3.小测验: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的
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及参考
1.《小学数学》教材。

2.一些关于数字比大小的数学网站。

3.比较符号、数字大小关系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七、教学反思
1.本节课讲解的内容相对简单,对于学生而言应该不
难掌握,但是,我发现一些学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对于
练习题的认真程度也不够,需要加强学生的课堂纪律。

2.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不能
一味固守课上已定计划,应当听取学生的意见并进行调整。

3.在课后检测中,发现学生对于数字大小关系的掌握
情况不够好,教师需要加强对于数字大小关系的解释和练习,并设计更多的题目进行练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