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井地质师岗位操作技术规范一、百位说明(-)上岗条件1文化程度:中专及以上学历。
2 .专业技术资格:具有技术员或技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 .工作经历:具有3年以上现场工作经验。
4,能力要求:熟悉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了解钻井工程专业知识;了解相关行政法规、企业规章制度、企业管理相关知识;熟悉录井作业相关标准、规范、工艺流程,了解综合录井仪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的技术规范并能熟练操作;熟悉QHSE 运行;能够熟练使用常规办公软件,具有一定的中文写作能力,能独立完成工作总结、报告等材料;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5 .身体条件:身体健康,能适应本岗位工作。
6 .资质要求:持有有效的上岗证、井控证、HSE培训证(海上作业必须持有有效的海上作业四小证),每年必须接受相关业务培训(二)岗位主要任务按照钻井地质设计和标书(合同)要求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规定,取全取准各项地质资料。
(三)岗位职责1.负责按照钻井地质设计和标书(合同)要求及相关技术规范规定,取全取准各项地质资料。
2.熟悉钻井地质设计和邻井资料,做好随钻地层对比,及时做出地质预告。
3 .负责岩屑、岩心、井壁取心等实物资料的观察描述,建立录井剖面。
4 ,负责地质相关资料的录入与远程传输。
5 .负责分析化验样品的选送,进行现场解释评价。
6 .监督、检查、指导地质工的工作,并进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
7 .负责完井地质资料的整理。
8 .完成队长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生产准备1根据钻井地质设计准备邻井资料。
2,按照钻井地质设计或标书(合同)的要求准备各类地质用料。
三、搬迁协助队长做好搬迁工作。
四、设备安装、调试1按指定位置摆放地质值班房,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安装接地线。
2 .开箱检查设备、设施的完整性。
3 .安装、维护、保养地质仪器设备,配合仪器工程师安装综合录井设备。
4 .通电调试地质仪器设备。
5 ,组织地质工整理录井所需工具、器材、场地。
6 .按化学药品管理与使用要求准备化学药品和试剂。
7,确认地质录井作业条件(取样位置、照明、路线、水源等)。
五、验收安装、调试、自检完成后,向队长提出验收申请。
六、录井作业1按照钻井地质设计或标书(合同)和〃Q/SY128—2007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规范”要求,取全取准各项地质资料。
2、负责钻具丈量与管理,做到钻具总数、钻具组合、钻具总长、方入和下接单根清楚、两对口(钻井、录井)、一复查(全面复查钻具),严把钻具倒换关,确保井深准确无误。
3、岩屑录井:按照岩屑描述方法进行描述,绘制录井剖面。
3.1 岩屑描述方法。
(1)挑选真样逐包定名,分段描述。
(2)岩性鉴定应干湿结合分辨颜色,对浅层松散岩屑要干描和轧碎描述结合,系统观察辨认岩性,挑选岩样,反复比较分层定名,从上至下逐层描述。
(3)不能定论的岩屑,要注明疑点和问题。
(4)岩屑失真段,主要内容描述后,要注明其失真程度及井段,进行原因分析,用井壁取心资料及时校正和补充。
3.2 岩屑描述内容。
(1)岩性定名、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含有物、物理化学性质、含油气显示情况。
(2)碳酸盐岩定名主要依据岩石中碳酸盐矿物的种类,其次依据岩石中的其他物质成分。
着重突出与岩石储集油气性能有关的结构、构造特征。
4、钻井取心录井:负责取心位置的卡取、岩心整理和描述,绘制岩心录井图。
4.1 加强地层对比,按设计要求卡准取心层位。
4.2 岩心的出筒与整理。
(1)岩心出筒时观察油气显示情况,按由左至右,由浅至深的顺序摆放岩心。
(2)除密闭取心外,岩心应清洗干净,同时进行浸水试验,观察油气水显示特征,并做好观察记录。
对易挥发的含油气岩心,应及时采取封蜡等保护措施。
(3)清洗后的岩心,根据岩心断裂茬口及磨损关系,对岩心进行最紧密衔接,并按由浅至深的方向在岩心表面画方向线,要求每个自然断块岩心均应有方向线。
(4)由浅至深丈量岩心长度,注明半米、整米记号,在该筒岩心的底端注明单筒岩心长度。
(5)由浅至深,按自然段块的顺序进行编号,编号的密度一般为:碎屑岩储集层0∙2m一个,泥岩、碳酸盐岩、火成岩及其他岩类0.4m-个,并在每筒岩心的首、尾的编号签上填写该筒井段。
(6股由浅至深的顺序依次装入岩心盒中,并对岩心盒进行系统标识,包括:井号、盒号、筒次、井段、岩心编号;在单筒岩心底放置岩心挡板,注明井号、筒次、井段、进尺、心长、收获率、层位。
4.3 岩心描述。
4.3.1 分层原则。
(1)一般岩性,厚度大于等于0.1m,颜色、岩性、结构、构造、含有物、油气水产状等有变化的层,均应分层描述;小于0.1m的层,作条带或薄夹层描述,不再分层。
(2)厚度小于0.1m、大于等于0.05m的特殊层,如油气层、化石层及有地层对比意义的标志层或标准层均应分层描述;厚度小于0.05m的冲刷、下陷切割构造和岩性、颜色突变面、两筒岩心衔接面及磨光面上下岩性有变化均应分层描述。
(3)含油气岩心描述应结合岩心出筒及整理过程中油气显示观察记录,综合叙述其含油气特征,准确定级。
(1)岩性定名、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缝洞、含有物、地层倾角与接触关系、物理化学性质、含油气情况、含气试验情况,并对含油气变化情况进行二次描述。
(2)碳酸盐岩定名主要依据岩石中碳酸盐矿物的种类,其次依据岩石中的其他物质成分。
着重突出岩石的缝洞发育特征,与岩石储集油气性能有关的结构、构造特征。
4.3.3 含油级别的划分:按"SY/T5788.3—2008油气探井地质录井规程〃4.1规定执行。
4.3.4 滴水试验方法及观察:用滴管将清水滴在干净平整的新鲜岩心断面上,观察水珠的形状和渗入情况,包括以下4级。
(1)速渗:滴水后立即渗入。
(2)缓渗:滴水后水滴向四周立即扩散或缓慢扩散,水滴无润湿角或呈扁平形状。
(3)微渗:水滴表面呈馒头状,润湿角在60。
~90。
之间。
(4)不渗:水滴表面呈珠状或扁圆状,润湿角大于90。
5、井壁取心录井。
按照钻井地质设计和甲方的要求确定井壁取心的位置和数量,并进行整理、描述。
5.1 井壁取心的整理及标识。
井壁取心出筒后及时清洁表面钻井液,装入井壁取心瓶中,并在井壁取心瓶上粘贴标签,标识井号和井深。
5.2 井壁取心的描述。
按4.3.2规定执行。
6、荧光录井。
复查地质工岩屑湿照结果,对岩屑、岩心、井壁取心进行荧光观察并进行系列对比分析。
6.1 录井密度(间隔)要求。
(1)岩屑逐包进行荧光干照、滴照,储层逐包进行系列对比分析。
(2)岩心全部进行荧光湿照、滴照,储层按产状进行系列对比分析(3)井壁取心样品逐颗进行荧光湿照、滴照,储层逐颗进行系列对比分析。
6.2 系列对比分析。
取岩石样品Ig,研磨成粉末,用有机溶剂(氯仿或四氯化碳)5m1,浸泡4h后在荧光灯下观察溶液发光颜色,并与本地区同层位标准系列进行对比,确定荧光系列级别。
6.3 定量荧光分析。
按“SY/T6611—2005石油定量荧光录井规范”执行。
6.3.1 录井前准备。
(1)试剂的选择。
可任选以下4种溶剂中的一种作为分析试剂:①正己烷;②异丙醇;③环己烷;④异丁烷。
(2)标准油样的选取。
应选取与设计并为同一地区的邻近井的同一构造、同一层位的原油样品作为标准油样。
(3)仪器的标定。
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油样按规定对仪器进行标定。
6.3.2 样品的选取。
(1)岩屑。
①荧光录井井段及间距按钻井地质设计要求执行。
②结合钻时、岩屑、气测等录井资料选取具有代表性且未经烘烤、晾晒的储集层岩样。
③若岩屑样品代表性差,选取混合样进行荧光分析。
④分析速度跟不上钻井速度时,应将样品称取后放入试管内用水密封保存。
(2)井壁取心。
对储集层井壁取心选取中心部位进行逐颗分析。
(3)钻井取心。
选取岩心中心部位,在岩心显示段处0.20m分析一次,无显示储集层段0.30m分析一次;钻井地质设计有特殊要求时,执行钻井地质设计。
(4)钻井液。
①对每次钻井液调整处理循环均匀后选取的钻井液样品进行分析。
②在气测异常井段和槽面有油气显示井段选取的钻井液样品进行分析。
6.3.3 样品分析。
(1)取固态样品1Og、液态样品1Om1,用5.0m1试剂浸泡。
(2)按相关仪器要求对样品浸泡液进行荧光分析。
(3)必要时对钻井液添加剂进行荧光分析,扣除背景值影响。
(4)填写定量荧光分析记录。
6.3.4 资料的解释。
(1)确定解释井段。
根据定量荧光分析得到的各种参数及参数值的变化趋势,确定荧光解释井段。
(2)原油性质的判别。
以本地区解释标准为依据,根据荧光出峰位置及相关分析参数判断原油性质。
(3)不同性质原油的储层含油气性的判别。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仪器建立的解释图版,依据荧光分析参数判别储层含油气性。
7、特殊条件下的地质录井。
7.1 井喷。
收集并记录井喷起止时间、井深、层位、钻头位置、岩性、喷势、喷出物性质,条件具备时要取样;井喷过程中的喷高或射程、含油气水变化情况,泵压和钻井液性能的变化情况;压井时间、过程、钻头位置、压井液数量和性能;井喷的原因分析,如异常压力的出现、起钻抽汲等。
7.2 井涌。
收集并记录并涌起止时间、井深、层位、钻头位置、岩性、涌势、涌出物性质,并及时取样;井涌过程中的涌高、含油气水情况和气体组分的变化情况,泵压和钻井液性能的变化情况;压井时间、过程,钻头位置,压井液性能、数量;井涌的原因分析,如异常压力的出现、放空井涌、起钻抽汲等。
收集并记录井漏起止时间、井深、层位、岩性、漏失量、漏失速率、漏失钻井液的性能及漏失前后的泵压、排量,初步判断漏失井段、层位;油气显示情况和放空现象;井漏处理情况,堵漏时间,堵漏的材料类型、用量,堵漏时钻井液的性能,井漏的原因分析。
7.4油基钻井液钻井条件下的地质录井。
(1)钻进前在常规录井方法的基础上应进行充分的循环,进行气体基值(背景值)分析,消除油基钻井液对气体录井的影响。
(2)进行岩石热解基值(背景值)分析,消除油基钻井液对岩石热解分析的影响。
(3)进行定量荧光分析,消除油基钻井液对荧光录井的影响,识别油气层。
(4)对油基钻井液进行系列对比分析,确定基值。
8、按照钻井地质设计要求选送分析化验样品。
9、按不同钻井作业阶段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包括中途测试资料、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套管数据、固井数据、试压数据等,并完成录井资料的复查校对。
10、检查、督促、指导地质工的工作,审查各种地质报表。
I1负责地质资料的汇报。
12、参加风险识别、应急演练(包括相关方组织的应急演习)等QHSE活动。
七、设备拆卸1完成录井合同任务后,在队长的安排下拆卸设备。
2、地质设备设施拆卸完毕后,进行彻底检查。
3、妥善保管地质录井设备、器具、化学药品(试剂)等。
八、资料整理归档按相关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规范要求整理地质资料,按归档要求和规定时限上交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