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投资银行学》教学大纲

《投资银行学》教学大纲

《投资银行学》教学大纲《投资银行学》教学大纲金融学系2006年9月修订力资源管理5.资产证券化理论资产运营的一般模式,资产证券化的原理,资产证券化趋势的理论分析6.证券发行与承销业务股票的发行和承销,债券的发行与承销,我国证券发行和承销实践7.企业上市发行上市,分拆上市,买壳上市,两地上市8.证券自营业务证券经纪业务,证券自营业务9.基金管理基金的发起与设立,基金的运作与管理10、信贷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资产证券化的类型,资产证券化的模式11.项目融资基金的概述,基金的种类,基金的发起与运作,对冲基金12.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概述,风险投资的产生与发展,风险投资的特点与原则,风险投资实务13.企业重组企业重组,企业收缩业务,企业并购业务二、课程的性质本课程为金融学专业本专科必修课程,其他专业选修课程。

三、课程教学目标《投资银行学》是为金融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投资银行的产生发展以及投资银行的作用,掌握投资银行主要业务的经营管理,理解投资银行的国际化战略。

四、课程适用的专业与年级本课程适用于金融学、财政学、财务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专科二年级学生学习。

五、开课学期本科为大学四年级上半学期,专科为三年级上半学期。

六、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本课程为54学时,3学分。

七、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等课程。

八、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与《证券投资学》课程的联系性较强,部分内容有重复的地方,所以本课程侧重投资银行与经济实体的联系,而证券投资侧重利用证券如何确定投资策略的问题。

九、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本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与现实联系密切,授课过程中信息量较大,要结合使用多媒体教学。

十、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要求本课程采取期末闭卷考试,课程总评成绩由试卷成绩(90%)和平时成绩(10%)构成。

十一、课程使用的教材名称及教学参考资料本课程使用教材:《投资银行学》周莉主编高教出版社或《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任淮秀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黄亚钧,谢联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投资银行学》何小锋黄蒿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学时分配表第一章投资银行概况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投资银行的概况,对投资银行有一个基本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投资银行的基本定义;投资银行的形成发展过程。

计划课时:2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件教学第一节投资银行概述一、投资银行的定义(一)投资银行的含义(二)投资银行定义二、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比较(一)联系:(二)区别:三、投资银行的行业特征(一)创新性(二)专业性(三)道德性第二章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投资银行的形成发展过程,投行的主要业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美英投资银行的形成发展过程,投行的传统业务及创新业务。

计划课时:2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件教学第一节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一、美国的投资银行的历史发展与现状(一)投资银行的早期发展(二)金融管制下的投资银行(三)放宽限制下的投资银行(四)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二、英国商人银行的历史发展与现状三、日本证券公司的历史发展与现状第二节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一、全能化趋势二、全球化趋势三、银企合作化趋势四、网络化与智能化趋势第三节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一、证券承销二、证券交易三、证券的私募四、兼并与收购五、基金管理六、风险投资七、金融工程八、金融咨询第四节投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一、投资银行的现状(一)证券机构资金规模普遍较小。

(二)业务范围狭窄。

(三)投资银行家的缺乏二、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一)市场化(二)规范化(三)国际化考核要求:掌握内容:投资银行发展趋势;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

领会内容:美、英、日投资银行的发展现状;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现状。

思考题:1、目前全球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有哪些?2、如何理解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与趋势。

第三章投资银行的作用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投资银行的职能,对发展我国投资银行的意义有清醒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投资银行的作用与发展我国投资银行的意义。

计划课时:2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件教学第一节金融机构的一般职能一、期限中介二、风险中介三、信息中介四、流动性中介第二节投资银行的作用一、资金的中介二、市场的构建三、资金的运用四、信息的中介第三节我国发展投资银行的意义与作用一、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二、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三、发展国际化业务,在吸引外资的同时涉足国际资本市场四、投资银行参与企业资本运营,有助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推动现代企业集团的形成。

(二)盘活存量资产。

(三)活跃并规范产权交易市场。

五、有助于促进和培育企业家的成长六、投资银行的风险业务,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考核要求:掌握内容:投资银行的作用;我国发展投资银行的意义与作用。

领会内容:金融机构的一般职能。

思考题:1、投资银行有哪些作用?2、发展我国投资银行的意义。

第四章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通过讲述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投资银行的经营战略以及投资银行的管理,使学生了解投资银行的内部机构设置、经营战略选择以及投资银行监管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战略计划课时:4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件教学第一节现代组织理论与组织结构设计一、权变组织理论(一)高度集权式(二)直线式(三)职能式(四)直线职能式(五)矩阵式(六)事业部制第二节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一、合伙制投资银行二、混合型投资银行三、公司制投资银行第三节现代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一、组织结构设计的策略(一)功能性组织结构(二)目标导向的组织结构(三)矩阵型组织结构二、几种可选择的组织结构设计(一)传统的组织结构设计(二)事业部制和超事业部制(三)国际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选择。

三、现代投资银行的机构设置及业务模式(一)投资银行机构的典型设置(二)投资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立(三)投资银行的主要组织部门设计第四节投资银行的治理结构一、投资银行的股权结构的特点(一)股权极为分散(二)股权具有高度的流动性(三)拥有一定数量的内部持股二、投资银行的董事会结构三、对经理层的监督约束机制考核要求:掌握内容:1、合伙制2、现代公司制3、权变组织理论4、组织结构设计策略5、事业部制6、超事业部制7、投资银行的董事会设计8、投资银行的股权特点领会内容:投资银行机构设计;投资银行组织部门设计思考题:1、讨论国际大部分知名投资银行为什么走上市道路。

2、设计投资银行内部结构时,要遵循那些原则。

3、投资银行有哪些主要功能部门?这些功能部门主要负责哪些业务?第五章投资银行管理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通过讲述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使学生了解投资银行的承担的经营风险及如何防范风险;了解投资银行家对投资银行的重要性,投资银行家的道德水以及投资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

计划课时:2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件教学第一节投资银行的风险一、投资银行风险成因(一)投资银行内存脆弱性(二)金融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性(三)公司治理机制缺陷(四)内部控制失灵(五)外部约束弱化二、投资银行风险的种类(一)按风险起因分类(二)按业务类型分类第二节投资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一、投资银行家的个性特征(一)创业者(二)分析师(三)创新者(四)管理者二、投资银行家的道德标准三、投资银行家的素质要求四、员工激励机制(一)薪酬激励(二)福利激励(三)股权激励(四)债券激励考核要求:掌握内容:1、投资银行风险成因2、投资银行面临的风险3、V AR 模型领会内容:1、投资银行家的个性特征2、投资银行家的道德标准3、投资银行家的素质要求思考题:1、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架构包括那几个方面内容?2、哪些是成为一个优秀的投资银行家应具备的素质?3、按照个性,投资银行家应分为哪几种类型?4、投资银行家要遵循哪些职业道德?第六章资产证券化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体系,了解资产证券化的四类业务,理解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和基本原理的内涵;了解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动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计划课时:4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件教学第一节资产运营的一般模式一、资产的定义、特性和分类(一)资产的定义(二)资产的内涵(三)资产的特性(四)资产的分类二、资产运营的一般模式(一)资产运营的定义(二)资产运营的特点三、资产运营一般模式中的资产证券化四、资产证券化的四类业务(一)实体资产证券化(二)信贷资产的证券化(三)证券资产的证券化(四)现金资产的证券化第二节资产证券化原理一、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基础现金流分析)(一)资产估价原理(二)风险/收益模型二、资产证券化的三大基本原理(一)资产重组原理(二)风险隔离原理(三)信用增级原理第三节资产证券化趋势的理论分析一、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微观动因(一)投、融资双方角度(二)金融中介机构的角度(三)政府监管的角度来看二、资产证券化的宏观动因(一)资产证券化促进了资产运营的分配效率。

(二)资产证券化促进了资产运营的操作效率。

考核要求:掌握内容:1、资产运营的定义、特征及分类2、资产运营的一般模式3、资产证券化的四类业务4、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及基本原理领会内容: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及宏观动因思考题:1、如何从资产运营的角度来理解资产证券化的四类业务?2、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和基本原理是什么?3、资产证券化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第七章证券的发行与承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首先应该了解证券的含义、分类,以及证券发行的类型和当事人;其次,掌握股票公开发行和承销的一般流程;再次,掌握债券公开发行和承销的一般程序,了解债券发行中的信用评级;最后,掌握证券私募的含义与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证券发行的前期策划和发行内容。

计划课时:5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件教学第一节证券发行概述一、证券的含义二、证券的分类(一)按性质分可分为凭证证券和有价证券(二)有价证券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三)证券的主要分类三、证券发行管理制度(一)登记制(二)核准制四、证券的发行类型(一)公开发行和私募(二)溢价发行、平价发行和折价发行五、证券发行的原则(一)公平原则。

(二)公开原则。

(三)公正原则。

六、证券发行的当事人(一)发行人(二)投资者(三)承销商(四)证券监管机构(五)其他当事人。

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财务顾问公司、证券信用评级机构等。

第二节股票的发行与承销一、股票的承销方式(一)股票发行的包销方式(二)股票发行的代销方式二、投资银行股票承销业务的流程(一)选择发行人(二)竞争中获选主承销商(三)组建IPO小组(四)进行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五)制定与实施重组方案(六)制订发行方案(七)编制募股文件与申请股票发行(八)路演(九)确定发行价格(十)组建承销团与确定承销报酬(十一)稳定价格(十二)墓碑广告第三节债券的公开发行与承销一、债券的概念及分类(一)债券概念(二)债券的基本特性:(三)债券的分类:二、投资银行债券的承销业务的一般程序(一)获得债券承销业务(二)组建承销辛迪加(三)实施发行三、债券的信用评级(一)信用评级的定义(二)国际著名的信用评级机构(三)信用评级的根据(四)信用评级的程序第四节证券私募一、证券私募的定义(一)证券私募得概念(二)在证券私募中,投资银行的作用二、私募的特征(一)发行私募证券不需要办理发行注册手续(二)一般不会出现发行失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