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执业医师妇产科总结笔记

执业医师妇产科总结笔记

1.疾病:最典型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确诊方法)、简单治疗2.难点:解剖和生理、产程处理、妇科肿瘤、内分泌。

3.女性生殖器官: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

外生殖器:首先是阴部,阴部上边有阴毛,呈倒三角形。

男性呈菱形。

其次是大阴唇、小阴唇、阴道前庭1)大阴唇:外边是皮肤,里边是软粘膜。

考点:富含丰富的血管。

骑跨伤,容易形成血肿。

2)小阴唇:大阴唇里边很薄的一层粘膜3)阴道前庭:他是一个菱形的区域,包括上边的尿道口,下边的阴道口。

阴道口和小阴唇之间有个开口,叫前庭大腺开口,也叫巴士腺开口,位于小阴唇和处女膜之间的一个沟里面。

内生殖器;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

1)阴道:有前壁、后壁,前壁短后壁长。

2)阴道把宫颈包起来了,形成一个圈,称穹窿。

穹窿:前穹窿、后穹窿、侧穹窿。

后穹窿深,后穹窿的上方叫子宫直肠凹陷,腹腔有血穿刺,如果从腹腔抽不出来,可以从后穹窿穿刺,在宫外孕时用到。

3)阴道壁:有丰富的弹力纤维,而且上皮为鳞状上皮,很结实,同时富含大量血管。

女性阴道呈酸性,有自净作用,。

阴道里面含有乳酸杆菌,使阴道呈酸性环境,起保护作用。

1、子宫:子宫颈、子宫体、子宫底、子宫角。

1)子宫颈:我们把子宫称倒置的梨形,幼年时(把长,梨小),宫颈比宫体为2:1.到生育年龄:为1:2 老年的时候,宫体萎缩,变为1:12)宫颈和宫体连接部位,很狭窄,称子宫峡部,有1cm,上口:解剖学内口(姐姐)下口为组织学内口。

3)宫体分三层:内膜、肌层、浆膜。

功能层,每个月周期性脱落、基底层,是储备。

2、韧带:1)圆韧带,起自两侧子宫角,向下牵拉终止于大阴唇,使子宫呈前屈前倾位。

2)阔韧带:子宫前边是膀胱、后边是直肠。

有层膜,从前面盖住膀胱,翻过来盖住子宫,再翻过来盖住子宫,再翻过来盖住直肠,于是形成两凹陷,膀胱凹陷、直肠凹陷。

直肠凹陷下方为后穹窿。

这样子宫两侧就形成两层膜,这两层膜融合为一层,像子宫的一对翅膀,我们叫阔韧带。

阔韧带下方走形的都是血管,子宫动、静脉,再往下还有输尿管,桥下流水。

3)主韧带:在宫颈上,宫颈两边是骨盆,起自宫颈两侧,横着走,终止于骨盆壁。

4)宫骶韧带,起自与宫颈两侧,终止于骶骨。

5)子宫阔韧带外三分之一形成反折,增厚,形成卵巢固有韧带。

在子宫与卵巢之间。

6)在卵巢和骨盆壁之间有个韧带叫卵巢悬韧带,也叫骨盆漏斗韧带。

第二讲1、输卵管;间质部、峡部、壶腹部、和伞端。

2、卵巢;表面无腹膜,而是一层生发上皮,里面有层白膜,非常坚硬。

白膜下边是皮质和髓质。

(卵巢大小:3×2×1cm。

)3、皮肤、皮下、前鞘、肌肉、腹膜五层。

4、血管、神经、淋巴基本没考过。

5、血管;1)卵巢动脉,起自腹主动脉,左侧卵巢动脉起自于左肾动脉,右边不是。

从卵巢门进入。

2)子宫动脉;分支很多,起自于髂内动脉前干分支3)阴道动脉:只供应阴道下三分之一,上三分之二由子宫动脉供应。

4)阴部内动脉:有很多分支。

6、神经从来没考7、淋巴:就近回流,离哪近流哪去。

1、女性生殖系统生理(3分)1)女性一个月排一个卵子,一生有400到500个卵子排出。

从青春期排卵到绝经期,可能怀孕。

2)青春期开始:月经来潮。

3)女孩首先从乳房发育、其次是月经来潮。

(青春期、生育期、围绝经期、绝经期。

)4)月经: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周期为一个月,最常见疾病:月经失调。

5)周期:这次来月经来潮到下次来月经,月经第一天开始算起,(末次月经,是指月经第一天开始,而不是结束)平均28天,提前、错后四五天都正常。

6)经期:平均五天,一般3-7天。

7)经量:50毫升左右。

1、8周以内叫胚胎,没成型。

之后形成人形,叫胎儿。

2、从月经开始,分泌卵泡,其中很多卵泡会逐渐萎缩死去,只剩下一个卵泡坚持下去,发育又大、又圆,他开始分泌雌激素,越来越多,然后开始排卵,一般14天左右。

然后输卵管伞端抓走。

卵子走后,剩下的一部分就是黄体,他也会逐渐长大。

他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其中孕激素为主。

排卵后7到8天,黄体长到最大,激素分泌也会最多。

这会如果形成受精卵,黄体不会萎缩,供给受精卵营养,胎盘形成后黄体萎缩。

如果没有形成受精卵,排卵后9-10天,黄体开始萎缩,两种激素水平降低,激素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候,下次月经开始。

3、雌激素作用:发育。

1)首先外阴发育、2)阴道呈酸性环境、3)使宫颈粘液稀薄,4)宫颈口呈瞳孔样,5)粘液涂片为羊齿状结晶。

6)子宫,使子宫增大,肌纤维变厚,有利于生孩子。

7)使子宫内膜呈“增生期”的变化。

8)促进输卵管蠕动,如果不蠕动,即会形成宫外孕。

9)促使乳腺“腺管”发育。

10)促进水钠潴留。

11)促进子宫收缩。

增生期:月经周期前14天(月经干净以后开始为增生期)1)增生早期,5-7天。

2)增生中期8-10天,3)增生晚期时11-14天。

增生就是越来越厚。

4、孕激素作用与雌激素基本相反。

1)使子宫内膜呈分泌期变化。

2)分泌早期:“糖原小泡”提示进入分泌期。

3)使体温升高(特殊作用),提示黄体生成。

4)抑制缩宫素的作用(可用于保胎)5)促进乳腺腺泡发育妇产科4 10:30秒时讲妊娠生理1、精子与卵子在输卵管壶腹部与峡部接头处受精。

2、受精卵形成后随着输卵管蠕动进入子宫内,开始着床,大概6-7天。

3、胎儿发育特点不考4、胎盘:分为羊膜、底蜕膜、叶状绒毛膜(孩子的饭碗,是胎儿和母体共有)1)底蜕膜属于母体,里面富含血管,供给营养2)叶状绒毛膜:如同树根样扎根底蜕膜,吸收母体营养。

3)羊膜:属于孩子的5、胎盘的功能:提供营养物质、排泄代谢产物、防御功能、分泌功能。

6、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由“合体滋养细胞”分泌的“糖蛋白”, 8-10周达到高峰,提供营养,产后两周消退。

7、脐带:就是一个桥,孩子和胎盘。

(静一静)一条静脉,两条动脉。

8、羊水:早期是母体血清渗出液,中期是孩子尿液,38周时1000毫升。

过少300毫升。

过多2000毫升。

40周以后800毫升。

9、怀孕以后:1)子宫增大。

2)膈肌上抬。

3)循环血量增加:32周到34周最明显、第二产程、产后三天内。

4)心率加快。

妊娠诊断1、早期:停经史、早孕反应、乳房发胀、子宫峡部特别软(黑痂症)确诊:B超,5周开始看到。

黄体酮试验:(凡是看到酮字提示:孕激素)出血是阳性(和有无怀孕没关系)不出血提示:怀孕。

2、中期诊断:⑴子宫增大:考试时最好画个图,三个标志物:耻骨联合、肚脐、剑突。

1)怀孕三个月,出耻骨联合。

2)四个月:耻骨联合和肚脐中点。

3)五个月脐下一横指。

4)六个月脐上一横指。

5)七个月脐上三横指6)八个月脐和剑突中点。

7)九个月剑突下两横指。

8)十个月和八个月时一样。

技巧:四、八在中点。

五、六脐下脐上各一个。

七骑上山,九剑像二。

⑵胎动:18到20周,开始感觉到。

⑶胎心:120到160次/分。

3、晚期(重点)1)胎产式:胎儿纵轴和母体纵轴的关系。

平行为纵产式,垂直为横产式。

2)胎先露:胎儿最先进入骨盆的部分,称为胎先露。

分臀先露、头先露、肩先露。

3)胎方位:俗称胎位。

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为胎方位。

首先明白不同胎先露有不同的指示点,头先露指示点:枕骨。

臀先露指示点:骶骨。

肩先露:肩胛骨。

①横产式只有四个方位左前、左后、右前、右后。

②纵产式:头先露:枕左前;枕右前、枕左、右横;枕左、右后位。

臀先露:臀左、右前;臀左、右横;臀左、右后位。

六个方位。

(重点):只有枕左前、枕右前位是正常方位。

1、囟门:1)前囟门,呈菱形,称大囟门。

2)后囟门,呈三角形,靠近枕骨,称小囟门。

2、左、右斜径:从骨盆后方发出,从左发出就是左斜径、从右出发就是右斜径。

妇产科6 五分四十三秒1、预产期:月份+9(或-3)、日子+7。

2、围生期:妊娠满28周到产后一周。

3、女性骨盆入口(记住以下重要数据即可)1)骶耻外径:18-20cm2)坐骨结节间径:8.5-9.5cm3)出口后矢状径+坐骨结节间径>15cm,就能生孩子。

4)坐骨棘间径:10cm(小于10时,提示漏斗骨盆)胎儿监测1、早期减速:与宫缩有关。

往往是胎头受压可出现,偶偶出现一个,无关紧要。

2、变异减速:与宫缩无关。

往往表示胎儿脐带受压。

3、晚期减速:提示孩子缺氧。

4、★★重点考B超:双顶径大于8.5cm,提示孩子成熟。

5、胎盘成熟度:看雌三醇即可。

1、早产:≥28周,<37周。

2、过期产:≥42周。

1、正常分娩:四个条件即产力、产道、胎儿、精神因素⑴产力:①子宫收缩力②腹肌膈肌收缩力③肛提肌的收缩力1)子宫收缩力为主,它有几个特性:①节律性:间歇5-6分钟,持续30秒。

必须知道。

②极性:是指子宫收缩从宫底往下越来越弱。

③对称性:子宫收缩从子宫角的两侧向中间集中往下走。

④缩复作用2)腹肌:第二产程时使劲。

⑵产道:就一个考点:①软产道:子宫下段(经产妇容易生)②骨产道:分娩机制:1、衔接:以枕额径衔接、俯屈后以枕下前囟径通过产道。

2、下降3、俯屈4、内旋转5、仰伸6、复位及外旋转7、胎肩及胎儿娩出1、第一产程:宫口开大期,开全10cm。

1)潜伏期:宫口从0cm-3cm,8小时,最大时限16小时,大于16小时称为潜伏期延长。

2)活跃期:3cm-10cm,最大时限是8小时,超过8小时(或每小时小于1.2cm)称活跃期延长。

★活跃期延长时:首选人工破膜,其次选缩宫素(膜已破)。

★★★重点:胎头下降:标志是坐骨棘S。

胎头在坐骨棘上称棘上(S-1)。

在坐骨棘下方称棘下(S+1)。

2、第二产程:孩子生出来。

时限1-2小时,超过2小时,称第二产程延长。

★★孩子出来后首先处理呼吸道。

然后断脐带。

评分(掌握)皮肤颜色、呼吸、心率、肌张力、喉反射(满分10分,7分以上好孩子。

4-7分轻度窒息。

3分以下重度窒息)3、第三产程:胎盘娩出★娩出前:不能肌注缩宫素。

5-15分钟,不超过30分钟。

★娩出后(胎头、胎肩娩出):可以肌注、静点缩宫素(麦角新碱)。

★产褥期(坐月子时间):6周左右(修复胎盘附着点需要的时间)1)恶露2)褥汗3)产后宫缩痛4)子宫复旧5)体温可略高。

妇产科91、28周之前是流产、28周后是早产。

(流产原因很多,所以不考)2、3月以内容易流产。

3、12周以上的流产称晚期流产。

最常见的原因:宫颈口过松、宫颈做过手术。

1)先兆流产:停经后阴道少量出血伴有轻微的腹痛。

诊断:B超。

治疗:保胎。

2)难免流产:不可避免。

①有两种结局:一是完全流产,不用处理。

二是不全流产,处理:清宫。

②流产合并感染:处理抗炎的同时清宫。

3)习惯性流产:连续流产两个。

4)稽留流产(如死胎):可能DIC,一定要慎重。

4、早产:大于等于28周小于37周(用地塞米松可以促进胎肺成熟)5、过期产儿:大于等于42周。

胎动<10次/12h,胎动减少,提示胎儿缺氧。

处理:引产。

1、宫外孕:常见位置:输卵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