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习惯”养成教育
(一)培养文明礼仪习惯
什么是礼仪,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学习礼仪不仅可以内强个人素质、而且外塑个人形象,更能够润滑和改善人际关系。
(二)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也就是指在学习上主动而不是被动、自觉而不是盲目、自立而不是依赖,让孩子在自我设计、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
(三)培养阅读思考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培养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二、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习惯;四、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反复实践,增强语感的习惯;五、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六、培养学生阅读时圈画批注的习惯;七、培养学生阅读后做小练笔,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四)培养勤于写作习惯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重在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
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首先要创设情景激发出学生的写作、表达欲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要养成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的良
好习惯;再次要养成观察感知、体验积累的习惯。
最后,要养成多阅读、勤思考、多练习的习惯。
(五)培养强身健体习惯
强身健体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长期坚持参与体育活动,无论是对人的身体健康,还是对人意志力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小学学生的身体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虽然精力充沛,但身体素质与成年人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中小学阶段,体育教学课的主要目的并非训练某项具体体育技能,而是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以为学生树立一生坚持锻炼、终身锻炼的正确价值观,养成终身锻炼,强身健体的好习惯。
(六)培养讲究卫生习惯
讲究卫生是一个孩子在涉世之初就要养成的好习惯。
好的卫生习惯不仅关系到孩子的生活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孩子的健康问题。
一个健康的孩子一定是讲卫生的,而那些爱生病的孩子,在卫生习惯上,往往都存在着一些小问题。
所以,为了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可爱,老师要教育孩子: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七)培养热爱劳动习惯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全家人都在围着这些“小皇帝”“小公主”转,他们实在被宠坏了。
这些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
长此下去,势必会影响少年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更谈不上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种状况令人忧虑。
于是,我们就要从小事入手开展劳动实践教育,从课内到课外,引导
学生通过生活自理、帮助同学、学做家务等方式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八)培养勤俭节约习惯
古人有一句名言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里讲的“小”就是小事,我们平时每天都会遇到很多小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从这样的小事做起的。
比如:第一要教育学生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对家里、他人、国家、集体的财物都要爱护。
节约每一粒米,吃饭时不乱倒饭菜;节约每一度电,出操、午休、室外课、课外活动等时间里,教室内应及时关灯;节约每一滴水,洗手后要关紧水龙头,洗衣水、淋浴水可用来冲厕所等;节约每一张纸,不要乱扔白纸,用过的纸反面可以写草稿等;爱惜书本,不乱撕书本,也不乱扔铅笔;爱护桌椅、门窗、教学仪器和体育设备等。
六大创建
(一),创建文明宿舍
宿舍之间也要和睦相处;住宿同学都要打扫宿舍卫生;舍友之间应互相关心;换位思考共建文明宿舍;舍友之间要互相关爱;人人参与创建文明宿舍;以我心灵美,换取宿舍美。
(二),创建文明班级
一、环境文明:
要求学生爱护校园环境,不乱扔垃圾,对教室、卫生区进行彻底打扫,尤其卫生死角,并做好保洁工作。
二、语言文明:
班级开展以语言文明为主题的各项活动,引导学生使用文明语言,做到不说粗话、脏话,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三、仪表文明:
要求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仪表习惯,在校园内穿戴整齐整洁、得体大方。
四、行为文明:
通过各种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贴乱画、不损坏公共设施、不打架、不浪费。
五、安全文明:
引导和教育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做到:⑴消防安全:不玩火,爱护消防设施;⑵交通安全:不违反交通规则,上下楼
梯不打闹;⑶活动安全:课下,要求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课间活动,杜绝玩危险游戏。
(三)、创建放心食堂
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局“创建”的通知精神,努力提高我校学生食堂的服务质量,全面提升食堂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切实保障饮食卫生与安全,使食堂管理规范化、科学化,让全体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立足长效管理,形成团队合力,全力创建和谐校园,创建放心食堂。
(四)、创建卫生厕所
加强对学生文明卫生教育,注意卫生、文明如厕。
禁止在厕所里随地吐痰、乱扔瓜皮果核、纸屑等废弃物。
禁止在厕所的墙壁、隔板乱涂乱画。
安排班级值勤,值勤班级每天课间安排学生到厕所值勤,检查乱扔纸屑,塑料袋,饮料瓶(盒)杂物,大小便不入池等现象。
(五)、创建绿色校园
随着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我校在继续优化校园环境的基础上,以创建绿色学校为目标,把发展绿色教育、弘扬绿色文化、培养绿色人才,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教学管理和教育过程之中,进一步提高师生公民道德意识、环保意识,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六)、创建平安校园
生命弥足珍贵,安全重于泰山,校园的安全维系着家庭的幸福,牵动着的社会敏感的神经,关系着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周河九年制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和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开展平安校园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平安校园”理念,狠抓管
理,明确责任,完善制度,规范办学,有效保证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师生提供了安全、文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诚信教育实践活动
(一)诚信是金
诚信是什么?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
可见,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
诚信是做人的一种品质,是为人处世之本,是为人之德的核心。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基础性道德规范。
诚信是重信用、守承诺、讲信誉,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
对他人给予信任。
“诚信”是“两根纤纤的手指”“诚信”是“拉过钩儿就永不反悔”“诚信”是“一张精致的信用卡”“诚信”是“不能透支的诺言”
(二)与诚信有关的故事
1.曾子杀猪
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
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
”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
”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
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
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
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
好的。
”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
2.郭沫若与芭蕉花
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
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
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
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他伤心。
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诚信是做人的一种品质,是为人处世之本,是为人之德的核心。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基础性道德规范。
诚信是重信用、守承诺、讲信誉,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
对他人给予信任。
“诚信”是“两根纤纤的手指”“诚信”是“拉过钩儿就永不反悔”“诚信”是“一张精致的信用卡”“诚信”是“不能透支的诺言”
3.名人名言: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
——朱熹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卢照龄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
创业不像读书,一天可以过好多年,创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
——周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