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食品安全管理手册》根据GB/T22000-200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ISO 9000-200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及GB/T19001-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总结公司现状和实际情况编制而成,经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审核,现予批准发布实施。
本《食品安全管理手册》是规定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文件,它向内部提供关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一致信息,是指导公司建立并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公司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学习,严格贯彻执行。
本手册自2014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特此发布!总经理:黄加斗2014年7月1日根据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需要,结合公司现状,任命匡勇为公司食品安全小组组长,除现有本职工作上的职责外,还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1)管理公司的食品安全小组,并组织其工作;(2)确保食品安全小组成员的相关培训和教育;(3)确保按GB/T22000-2006要求统一指挥、协调建立、实施、保持和更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活动;(4)向总经理报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宜性;(5)负责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外部联络;(6)负责建立内、外部沟通渠道和内、外部审核活动;(7)分管公司生产部和品控部(8)组织建立操作性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并组织实施。
总经理:黄加斗2014年7月1日本手册由公司办公室负责组织制订和修改,经总经理批准后,发布实施。
本手册现行版本为A版,有效标识为THTY/SP-2014,是按GB/T22000-2006、ISO9000:2005和GB/T19001-ISO9001:2008标准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制。
本手册分受控与非受控两种状态,受控版本在封面受控状态栏有“受控”标识,管理办法规定如下:手册“受控”本统一编号,登记后发放。
发放X围为公司级领导,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认为需要发放的人员或岗位。
发放后由办公室负责跟踪,进行换页或换版工作,持有者应妥善保管。
手册“非受控”本根据需要,经总经理或食品安全小组组长批准后发放。
发出后不跟踪,不收回。
手册的更改不通知“非受控”本的持有者。
手册的修改以换页或换版(整册更换)的方式进行。
换页时办公室将修改页发给“受控”手册持有者,换页并经发放人验证后,手册持有者和发放人应分别在“食品安全管理手册换页修改控制记录”(见附录A)中“持有人”和“验证人”栏内签字:换版时由办公室统一发放新版手册,同时收回旧版“受控”手册。
XX同辉天有气体XX始建于2013年6月,主要是以XX华峰化工XX制氢装置脱碳解析气为原料生产液体二氧化碳为主的XX公司,地处XX市XX区,交通方便。
本公司现有固定资产原值1600万元。
装置的生产能力为年产45000吨食品添剂——液体二氧化碳。
公司全体员工秉承质量为先、诚信为本的创业精神,严格内部管理、坚持质量第一,科技兴企,高效优质,用户至上的原则,赢得了用户的称赞。
为了进一步推进全体员工形成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观念,把顾客的满意作为企业全体员工实际行动。
以公司的食品安全方针“品质为本,安全为基,系统管理,精益求精,满足顾客”为行动指南,以GB/T22000-2006标准的要求,全面改进、完善公司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地址:XX市XX区白涛街道办事处新立村四社总经理:黄加斗联系人:匡勇电话:(023)87808099 传真:(023)87808099 邮政编码:408017注:■为分管领导或责任人★为责任部门○为协作或执行部门1.1 总则本手册是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文件,为保证公司有效地开展食品安全活动,防止食品危害及不合格的发生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行动准则。
本手册用于公司内部食品安全管理,也作为证实公司能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场合,如第二、三方审核的依据。
1.2 X围适用于公司食品级二氧化碳的生产过程及场所。
公司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主要引用了以下标准:2.1 ISO9000:200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2.2 GB/T19001-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2.3 GB/T22000-200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2.4 GB 10621-2006 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2.5 顾客提供的标准、技术要求等文件。
3.1本食品安全管理手册采用ISO 9000:2005及GB/T22000-2006中的术语和定义。
3.2手册中出现的术语“公司”指“XX同辉天有气体XX”。
3.3危害分析:对危害以及导致危害存在条件的信息进行收集和评估的过程,以确定出食品安全的显著危害。
3.4关键控制点:能够进行控制,并且该控制对防止或消除食品安全危害或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所必须的某一步骤。
3.5 关键限值:区分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判定值。
3.6 食品安全危害:食品中所含有的对健康有潜在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因素或食品存在条件。
3.7操作性前提方案:为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或产品加工环境中引入和(或)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通过危害分析确定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方案。
3.8前提方案:在整个食品链中为保持卫生环境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和活动,以适合生产、处理和提供安全终产品和人类消费的安全产品。
3.9 缩写:CCP-关键控制点PRP-前提方案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1、目的说明对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总体性要求和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编制的要求。
2、适用X围适用于对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体系文件的控制。
3、职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部门职能分配见第0.7章节。
4、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文件编制的要求4.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总要求公司遵照GB/T22000- 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的要求建立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予以持续改进。
为此应作到下述要求:a.确保在体系X围内合理预期发生的,与产品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得到识别和评估和控制,避免公司的产品直接或间接伤害消费者;b.在整个食品链X围内沟通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适宜信息;c.在公司内就有关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和更新进行必要的信息沟通,以满足标准要求,确保食品安全;d.定期评价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必要时进行更新,以确保体系反映公司的活动,并包含需控制的食品安全危害的最新信息;e.本公司所有员工必须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f.公司产品的运输过程委托有运输资质的单位进行,按采购控制的要求进行控制。
4.2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并贯彻实施和持续改进。
4.2.1按照GB/T22000- 2006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文件,以使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4.2.2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图:管理手册第一级文件(包括程序文件)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业务标准、记录文件第二级文件表格及其它文件4.2.3第一级文件为食品安全管理手册,包括了食品安全方针及所有的程序文件。
4.2.4第二级文件可分为:各部门运行管理体系的常用文件、细则,包括管理标准(各种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岗位责任制和任职要求等),业务标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服务X围、产品、服务提供的规X、工艺规程、质量标准等),包括标准要求的部门记录文件等。
4.2.5文件的规定应与其实际的运作保持一致,随着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变化及方针、目标的变化,公司应及时评审并修订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确保其有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执行《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4.2.6 文件的详略程度取决于公司的规模、产品类型、过程的复杂程度、员工能力等。
应切合实际,便于理解应用。
4.2.7 文件可以呈现任何媒介载体,如纸X、磁盘、光盘或照片、样品等,都应按照《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进行管理。
4.2.8 为实施上述要求,本章编制了下述程序文件:标题GB/T22000- 20064.1 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 4.2.2、4.2.31目的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在使用处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记录进行控制,以提供符合要求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依据。
2 适用X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生产X围内文件和记录的控制。
3 职责3.1 总经理职责公司总经理审批食品安全方针、目标、管理手册等文件及其分管文件。
3.2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职责公司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审批所有程序文件及其分管的文件,审核管理评审文件。
3.3 办公室职责办公室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程序文件及其他分管文件的编制、报审、发放、修改、保存和处置的统一管理,并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记录统一管理。
3.4 其他部门(车间)职责其他相关部门和车间负责按要求编写与职责X围相关的作业文件,管理好相关记录。
4 工作程序4.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X围(1)形成文件的食品安全方针和相关目标的声明;(2)食品安全管理手册,包括标准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记录;(3)公司为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建立、实施和更新所需的文件。
4.2 文件控制文件控制须确保所有提出的更改在实施前进行评审,以明确其对食品安全的效果以及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影响。
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按4.3有关规定执行。
4.2.1文件的审批文件发布前应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的充分性和适宜性。
食品安全管理方针、目标及管理手册文件,由最高管理者(总经理)批准;程序文件由食品安全小组组长批准;为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建立、实施和更新所需要的其他文件,由公司分管领导分别批准。
4.2.2文件的评审与更新对公司内所有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
文件的评审与更新由公司办公室归口管理,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4.2.3文件的现行修订状态标识以文件版本和修订次数标识文件的现行修订状态,例如:A/0为原版文件,B/0为第一次换版文件,依此类推。
4.2.4文件的发放和使用文件发放X围由公司办公室提出,食品安全小组组长批准,办公室实施,须确保在各使用处都能得到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4.2.5文件的保洁须确保文件清晰,易于识别,严禁擅自涂抹。
4.2.6外来文件的控制须确保外来相关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需经食品安全小组组长批准)。
4.2.7作废文件的处置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应确保对这些作废文件进行适当标识(打作废、保留印章)。
4.3 记录控制记录是符合要求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依据。
因此,记录可用于追溯、验证、审核和改进的依据,还有一个特殊作用,就是为诉讼提供辩护的证据。
办公室对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的记录归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