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其他论文文档]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问题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其他论文文档]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问题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问题
一、城市公共交通方式比较分析
1、1 现代城市各类交通方式功能比较分析
现代城市交通结构合理性的重要表征, 在于它的便捷可达性及其对城市整体环境的适应性, 所以高效率、低污染的公共交通方式应是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所在。

表1 是城市各类交通方式的功能比较。

从交通方式的便捷可达性及其对城市整体环境的适应性两项指标分析, 由表1 我们不难发现:
城市各类交通方式功能比较
公共汽车: 综合运送速度慢, 高峰单向运能低, 能源消耗较大, 且对环境有较大污染, 而基础工程简单, 成本低是它的优点。

小轿车: 综合运送速度快, 机动性强, 但是其高峰单向运送能力太低, 难以起到大规模分流的作用。

而且它的能源消耗很大, 环境污染严重。

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虽然方式多样, 但总的来看, 轨道交通平均运速可达35 公里?小时, 与小轿车相差无几, 比公共汽车则要高出一倍有余。

而且, 轨道运输安全舒适、准点便捷、能源利用率高、对环境几乎无污染, 显然是理想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

当然, 轨道交通也有其劣势, 对此本文将作进一步分析。

2 城市轨道交通优劣势分析
如前文所述, 现代城市交通结构合理性的重要表征, 在于它的便捷可达性及其对城市整体环境的适应性。

因此, 对城市轨道交通优劣势的分析必须从其便捷性、安全性、经济性、系统容量、技术性能、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及能源利用率等。

3 城市问题
多方面因素入手, 进行综合评价。

(1) 轨道交通的便捷性
与其它交通方式不同, 轨道交通拥有自身的专行车道, 这就使它具备了许多其它交通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
① 与其它城市路面基本隔离, 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运行方式使它免受其它交通工具的干扰
和影响 , 这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面交通的拥挤堵塞, 又能为乘客提供安全、快捷、舒适的乘车条件。

② 拥有专行车道, 可使列车实现高密度运行, 减少乘客候车时间, 并达到常规道路交通2~ 4 倍的行车速度, 大大节省了人们的出行时间。

③ 专行车道保证了列车可按照确定的时刻表运行, 从而实现准点运输。

(2) 轨道交通的系统容量(3) 轨道交通对城市整体环境的适应性
① 在保护城市环境和能源利用方面, 轨道交通优势明显。

由于采用的是电气牵引方式, 轨道交通的大气污染、噪声污染都比较小, 而且其能源消耗量也远远低于公共汽车和小轿车; 另一方面, 其庞大的载客量也相应地减少了城市对各种机动车辆的需求, 从而间接地对城市的空气及噪声污染起到了缓解作用, 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

② 在对城市土地的占用方面, 轨道交通系统内部略有差异, 但从整体而言, 轨道交通对城市道路空间的要求还是比较低的。

如高等级公路占地约为80 亩?公里; 而采用高架轨道占地约18 亩?公里, 且桥下尚可做其他用途。

此外, 地下铁道不但将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而且还有利于保证城市商业、贸易以及交通中心功能的发挥, 充分利用了城市的有限空间。

③ 对于一个城市的整体环境而言, 轨道交通系统的介入, 不仅将对其交通结构起到一种立体化、合理化、现代化的作用, 而且也势必影响到该城市的经济及社会结构的调整, 从而实现一个城市的协调发展 , 促进其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4) 轨道交通的劣势
轨道交通系统的劣势, 主要是针对其工程建设问题而言的。

具体说来有如下三点:
① 资金问题。

一般来说, 轨道交通建设在上马之前, 都要面临一个最为棘手的问题: 工程造价高昂, 其中尤以地铁为最。

近年来, 城市隧道工程建筑造价增长惊人。

目前 , 地铁每公里综合造价有的高达6 亿元以上, 而高架线路和地面线路则分别为地下线路的1?6 左右。

如此昂贵的费用, 再加上很长的建设周期, 必然会给一个城市及其相关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极大影响, 资金问题也因此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② 技术问题。

轨道交通系统建设是一项多专业、跨学科的系统工程, 其设备涉及面广、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通常是高新技术集中利用的典范。

这一方面是它的长处, 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其工程建设的复杂性。

这个问题处理不好, 不但将大大提高工程造价, 而且还将对系统今后的运营产生影响。

③ 轨道交通系统一经建成, 就很难甚至于不可能进行改建, 这就要求工程建设标准必须达到一定水平, 并为其远期发展留下扩建、改建的余地。

3 轨道交通在西方从世界大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潮流来看,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经成为国外大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主要方向。

当然, 由于各地具体情况不同, 各种交通方式的适用度也会因城而异。

我国各大城市必须立足于自身交通发展现状, 借鉴他国经验, 合理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二、关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几点建议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虽然有诸多优点, 但同时亦存在不利因素, 因此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必
须做好事前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其中, 主要有融资、技术和交通方式选择等三个问题。

1 融资问题(2) 合理利用外资。

在向外国政府贷款、引进相应设备的同时, 一定要坚持技
贸结合与共同建设, 尽量减少对国外的依赖。

2 技术问题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 一般都需利用国外贷款, 定购其机电设备, 而现代高新技术
的应用则使得这笔费用越来越高, 导致我国建设项目的造价不断上涨, 并留下诸如设备
更换、机车修理等一系列难题, 造成对外依赖。

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目前而言, 应当以车
辆为核心, 以国内实力雄厚的机械工业、电气工业、高科技电子工业为技术后盾,
有重点、分层次地进行产品国产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 逐步形成我国自己的轨道交通建
设技术力量。

这不仅有降低建设成本、减少对外依赖的现实意义, 而且还将有利于我们把
握未来的轨道交通建设市场。

轨道交通方式选择问题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轻轨、单轨铁路、市郊铁路以及快速有轨
电车五种形式。

在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中, 五种方式不可能采取一哄而上的形式, 而
必须有侧重地选择发展。

在这个问题上, 我们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 根据客流量预测选择轨道交通方式
客流量预测是选择发展交通方式的重要指标之一。

采取适当的客流预测方法 , 对城市交
通各站点之间的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性质及其对客流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 ,
并得出各站点周围客流的发展规律 , 从而对客流量作出科学预测, 这是合理选择轨道
交通方式的必要前提。

(2) 结合城市布局与规划, 合理选择轨道交通方式
① 根据城市中心、近郊区和卫星城镇之间的布局态势, 合理选择轻轨、单轨以及市郊铁
路这三种运输方式。

一般来说, 轻轨宜行于地面, 单轨宜高架, 此二者适合于市区, 而市
郊铁路则适用于城市及其周围区域之间的联系。

② 根据城市规划要求, 结合城市地理情况, 合理选择线路形式。

目前世界上很多“ 地铁” 已经浮上地面, 充分利用城市地理条件及城市功能区布局, 采取了地下高架地面这样一种
多平面、多层次的线路形式。

实践表明, 这样做不但无碍于地铁运能的发挥, 而且还大大
有利于城市的综合开发与规划。

4建立城市综合交通网络
要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系统主干道的作用, 必须有其它交通方式的辅助和补充。

在城市轨道
交通建设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加强轨道与其它交通方式的衔接能力, 将公共交通站点尽可
能地与轨道交通站点协调配置, 根据客流强度配置成各种形式的换乘枢纽站, 提高运输效率。

事实上, 也只有逐步形成以轨道交通系统为骨干, 传统交通方式为辅助的综合交通网络, 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参考文献
.[ 1 ] 莫克玉; 世界城市地铁发展概况, 城市轨道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 1996 。

.[ 3 ] 于春华: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 1996 。

(作者单位: 北方交通大学应用系统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