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论语》练习一、(一) 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4、孔子和曾参的言论表达了他们的交友之道。 (1)孔子和曾参的交友之道有什么不同?(2分) (2)你怎样评价他们的交友之道?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1)孔子交友之道包括忠告、善导、不可则止三个 方面,强调自主平等真诚的独立人格。曾参从交友的意义出发、 强调文章学问在交友中的作用,交友的目的是培养仁德。(解 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句意的理解,正确翻译句子是前提)
(2)两人从不同角度提出交友的态度和方法,孔子从仁德出发, 强调交友需要平等真诚和融;曾参侧重交友的方法。两人追求的 要义是一致的。(解答本题需要答题者对交友有一个基本的正确 的看法,能对孔子和曾参的言论有一个深入的理解,答案言之成 理即可)
练一练: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完成23-24题。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3、孔子所说的择友标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1分) 24、从交友有益的角度来说,你认为孔子弟子中哪些人比 交适合做自己的朋友?请举一例并说明理由。(3分) 参考答案:孔子所说的择友标准是正直、诚实、博学多闻。 示例:颜回。理由(1)颜回虽然家穷,缺衣少食,生活艰 苦,却能忍受困苦,不为物质所累,自得其乐。始终保持心 境的恬淡和安宁。(再可补充些“多闻”)(2)以颜回为 友,能够让自己也拥有一颗淡然的心,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 快乐生活。P29
掌握句意的前提是落实重点字词:如《周而不比》
1、君子周而不比
2、君子矜而不争
周:以义合
矜:庄重自持 斯:就 责:要求 举:选用 道:通“导”,劝导
3、观过言举人
6、忠告而善道之
对于文中重要句子的意思都要理解,能阐发。相对次要的 要了解大意,能归纳到孔子思想的某一部分。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 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作业讲评:《论语》练习二第八题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 哉?人焉 哉?”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每个人都需要朋友,结合上段文字,谈谈你对结交朋友的看法。 参考答案:结交朋友要善于观察、善于选择。要注意观察一个 人的行为、经历、习惯兴趣、好恶,包括他的错误,看他是否 是一个君子或仁者。要找庄重自持,不争强好胜,为了“义” 而走在一起的人做朋友。要跟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人交朋 友,远离阿谀奉承、态度伪善、夸夸其谈的人。
还有的兼及诸子学说,但重点落在《论语》上。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 报怨,以德报德。” 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道家主张“以德报怨”,而孔子不同意这种做法,主张 “以直报怨”,这是否有违儒家的忠恕之道(P23)? 试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要点:不违背。老子的话意思是,善良的人,我以 善意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意对待他,结果就会 使他也变得善良。“以德报怨”,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 人们向“善”的心理;( 2 分)但是“以德报怨”混淆 了是非的判断标准。如是小怨,当然可以德报怨。比如 朋友之间有些小的误会,不妨宽容一点,超然一点。 “以直报怨”,即以自身的公正、正直来保持人生的率 真和尊严,以正直的心和磊落的行为来对待别人的怨, 这表现了儒家的原则性与宽容心。(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