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帮宽施工方案————————————————————————————————作者:————————————————————————————————日期: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编制范围 (1)三、工程概述及主要工程数量 (1)四、施工总体方案 (3)4.1 施工组织机构 (3)4.2 小临工程的布置 (3)4.3 施工用电 (3)4.4 施工用水 (3)4.5 施工测试 (3)4.6施工程序 (4)五、施工准备、工艺要点、工艺要求及技术标准 (9)5.1 施工准备和调配方案 (9)5.2 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 (10)5.3 主要技术措施 (17)六、总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 (20)6.1 总体目标 (20)6.2工期安排 (20)七、主要材料、工程设备使用计划及供应方案 (21)7.1主要工程设备使用计划 (21)7.2 劳力组织及供应方案 (22)八、文明施工和质量保证措施 (23)8.1文明施工措施 (23)8.2 质量保证措施 (24)九、安全保证措施 (26)9.1总体方案 (26)9.2安全专项措施 (27)十、工期保证措施 (30)十一、环保、水保、文物保护措施 (31)11.1 环保工作措施 (31)11.2 水污染防治措施 (32)11.3 文物保护措施 (32)十二、附图京沪高速铁路济南西客站及相关工程联络线工程K353+640~HLDK354+120段路基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铁道第三勘测设计院施工图设计文件;2、京沪高铁济南高速站工程建设指挥部于二零零八年六月下达的(京沪高速铁路济南西客站及相关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3、已批准的,由京沪高速铁路济南西客站及相关工程ZH标段二工区编制的(京沪高速铁路济南西客站及相关工程联络线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4、济南铁路局印发的《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实施细则》;5、铁道部印发的《铁路工务安全细则》;6、施工人员历年来积累的成功施工技术与经验,施工管理、技术与质量管理水平,技术装备以及各类专业人才等资源条件;7、现场勘测调查。
二、编制范围济南枢纽相关工程济沪南联络线北联线K353+640~HLDK354+120段路基工程,全长480米。
三、工程概述及主要工程数量济南枢纽相关工程济沪南联络线北联线K353+640~HLDK354+120段路基工程区间路基土石方共计万方。
路基地基加固方法为换填土法。
设计要求:里程为K353+640-K354+120段路基为路基帮宽。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及压实标准填料厚度(m)压实标准地基系数K30(MPa/m)动态变形模量Evd(MPa)孔隙率n级配碎石0.6 ≥190 ≥55 <18%基床底层填料及压实标准填料厚度(m)压实标准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A、B组填料1.9地基系数K30(Mpa/m)≥130 ≥150动态变形模量≥40 ≥40 孔隙率n(%)<28<28基床下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填料压实标准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A、B、C组(不含细粒土、粉砂及易风化软质岩块石土)填料及改良土地基系K30(Mpa/m)≥110 ≥130 孔隙率n(%)<31 <31备注:1、K h为重型击实试验的压实系数。
2、K30为30cm直径荷载板试验得出的地基系数,一般取下沉量为0.125cm时的荷载强度。
主要工程数量表见下表:四、施工总体方案4.1 施工组织机构为了加强项目管理、控制施工成本,确保工程建设工期、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建设目标全面实现,针对路基质量要求高、技术难度大的特点,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施工组织机构负责总体组织管理。
为管理工程施工,项目部配齐生产副经理、总工及工程技术科、安全质量科、物资设备科、财务科等相关科室的负责人担任施工组织工作。
下设三各个作业队,此段路基工程由第三作业队承担。
4.2 小临工程的布置(1)临时驻地: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施工队伍驻地设在周边村庄内。
搭建临时房屋300m2。
(2)交通道路:以纬十二路为主干道,在既有铁路桥中间设施工便道,便道宽6m。
(3)土方运输本工程在土源与工地间修整运输通道,用自卸汽车将土石方运至工地。
平面布置见《路基施工平面布置图》。
4.3 施工用电施工及生活用电:联络当地供电部门T形接入当地电网,配备150KW 发电机一台作为备用电源。
4.4 施工用水施工及生活用水:沿线城市供水、以及地面、地下水源丰富,可作为施工用水。
4.5 施工测试(1)测试配置项目部配置测量队一个,配置测量仪器3台:全站仪1台,电子水准仪1台,水准仪1台。
(2)施工测试1)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设备,对线路标高、中线进行复测,采用K30、EVD等检测仪器进行路基密实度检测,确保施工前线路标高、中线及路基密实度达到设计标准。
4.6施工程序总体施工部署:前期改造北联线桥,在施工桥的同时帮宽北联线路基,桥竣工后恢复北联线。
本段施工,地基处理完成后经检测合格后进行路基填筑施工。
路基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工艺进行。
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采用摊铺机摊铺、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成型。
预留不少于12个月的沉降观测期,通过观测推算沉降量。
在桥梁梁体架设完毕、路基已经过12个月以上的沉降,基本稳定并且满足工后沉降要求后,对基床表层整平处理后,进行铺轨。
路基的施工思路是:室内试验→现场工艺性试验→效果评价→工艺改进→工艺总结→推广实施。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含水量过小 含水量过大进行下一层填筑逐层填至标高碾压 密实度、孔隙率、K 30检测标高控制施工准备基地处理摊铺填料含水量检测测量放护桩图纸资料复核 取土试验得 填筑试验段 翻松、晾晒 洒 水路基面、边坡整修压实度,地基承载力K30,A 组土(1)路基填料: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基床表层厚度为0.6m:北联线基床表层填筑级配碎石,改建线基床表层填筑A组土。
基床底层填筑1.9m厚A、B组土,路堤基床以下填筑B组填料。
(2)路基填料的鉴定:路基填筑前先对选定的取土场土源进行填料鉴定,取土场开挖探槽,分区域、分层取土样并做好标志,交试验室进行土质鉴定。
检测填料的种类、含水量、最佳干密度等指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用于路基填筑。
(3)地基处理地基处理前,在施工场地周围做好临时排水设施。
地表处理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或推土机按不同的要求分段作业,处理后的基底密实、平整,无草皮、树根等杂物,且无积水。
地面倾斜地段按设计要求挖出台阶。
为确保路基坡脚的稳定性对于淤泥水沟采用抛填片石挤淤拓宽2m,然后再铺40㎝厚的砂砾石的处理方法。
换填施工:挖除需换填的土层,并将底部整平。
当底部起伏较大,可设置台阶或缓坡,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换填施工。
底部的可开挖宽度不得小于路堤加放坡宽度,根据换填部分所处的路基部位,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并分层填筑碾压达到相应的压实标准。
弃土场位于济南市田家庄,交通便利,采用自卸汽车运输。
运距约16km。
运输过程中用篷布覆盖防止污染环境。
(4)路堤填筑路堤填筑采用“四区八流程”作业顺序组织施工。
四区: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
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地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鉴定——路基面整修。
路堤填筑全面开工前,试验段先行施工。
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检验施工工艺的适用性,验证室内试验成果。
确定试验填筑路堤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的标准值;确定压实机具的选择和组合、碾压方式、遍数及碾压速度;确定路堤填筑的松铺系数。
路基本体填筑,按试验室及试验段对土工试验结果确定的施工参数指标分层碾压填筑。
分层填筑厚度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用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使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终平,重型振动压路机和冲击式压路机碾压密实。
为了保证边坡压实质量,一般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50cm。
采用地基系数(K30)、空隙率n、动态变形模量Evd三项指标控制施工质量。
①取土场取土取土场取土前先将地表杂物和不良土料清除,平整施工场地,形成工作面,并在取土场外围挖设截水沟等排水系统,将工作面的汇水引入排水系统,尽可能使水不流经工作面。
取土利用挖掘机与自卸汽车配合使用,侧向开挖的作业方式,运输道路设置在铲斗的回转半径内,汽车在挖掘机一侧及机后两个位置装土。
取土过程中用推土机配合,将工作面遗留或挖不到的土,推至能挖到的范围,并及时平整挖土通道和运土车辆装土位置的地面,为挖掘机前移及运土车辆的行驶创造条件,提高工作效率。
挖掘机在取土场边缘取土时应适当放坡,取土坑底应注意保持平顺,设置向外的排水坡。
取土场位于济南西104国道旁杨家庄石料厂,土石方量约4万方。
施工地点由经十路向东至济微路,沿济微路向南至104国道,运距约10km。
②施工前验收对施工体表面进行整修,测定平整度、横坡、中线、边线,检查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
③修筑试验段在全段路基填筑前,计划以K353+640-K353+740段作为试验段。
施工工艺:在路基填料选择与鉴定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后,对试验段进行三次松铺碾压,对每层每次碾压后进行试验得出填筑压实的控制指标数值(K30、E vd、n),科学的进行综合比较,以选择碾压最佳含水量、填筑层厚度、压实机械的组合配备、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并报监理工程师确认,为科学组织施工提供依据。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初步拟定了每层的松铺厚度,第一层30cm,第二层35cm,第三层40cm。
每一层的碾压遍数按照先静压一遍,再弱振一遍、强振2~3遍、弱振1遍,最后再静压2遍对表面平整收光的顺序进行碾压。
④路基帮宽在路基填筑施工前对既有路堤边坡开挖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严格作到边挖台阶边施工,禁止超前挖台阶。
在路基帮宽宽度不大,且临近既有线时,不适宜用大型机械进行施工,而只能以小型设备,并配合人力施工。
具体施工方法: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挖土、自卸车运输、平地机配合推土机摊铺整平、压路机压实的方法按实验段确定的参数进行施工。
压实层密实度检测采用K30承载板和Evd检测。
⑤分层填筑路基填筑中做到随挖、随运、随填、随压。
路基纵向分层压实厚度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数据严格控制(一般层厚不超过25cm,虚铺厚度不超过35cm,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层厚不超过30cm),每层填土沿路基横向超填50cm,以方便机械压实作业和保证路基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路基填筑到适当的高度时,及时对超宽部分进行粗刷坡,多余土方作为上部填料利用(符合填层要求时)。
达到设计标高后对路基边坡进行整修,达到设计要求后及时安排路基加固及附属工程的施工。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五线五度”,五线为:中线、两侧边线、两边加宽线;五度即:厚度、拱度、平整度、密实度、边坡度,每层填筑后对“五线五度”进行测量复核,对施工误差及时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