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焊接自动化课程标准

焊接自动化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制定要求一、《课程标准》由开课系/部提出具体要求、意见,经课程组充分讨论后指定一人执笔。

二、每一门课程,如果学时不同、适用专业不同,《课程标准》也不同。

三、《课程标准》的制定,由课程任务所在专业负责人初审、系/部审核、教务处批准后,方可执行。

四、《课程标准》若需修订,经课程组商议后,提出申请,由课程任务所在教研室、系/部、教务处逐级批准后,方可进行修订。

每学期的《课程标准》要作为原始教学文档进行保存。

五、《课程标准》应一式四份,授课教师、课程所在教研室、系/部、教务处各一份。

六、文字编排要求(一)正文:宋体小四号(二)标题序号:一、(一) 1. (1)(三)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加粗)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加粗)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加粗)四级标题:楷体小四号(加粗)七、段落排版要求:首行缩进2个字符;段前段后为0;行间距为1.5倍行距。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焊接自动化技术》课程标准2014年 9 月《焊接自动化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适用专业: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课程类型:A类(纯理论课)是否为精品课程:院内一般课程学时:36开课学期:2015年春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焊接自动化技术》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讲述基于数控与智能控制的现代焊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开发知识,焊接自动化设备的组成,传感技术和控制系统,焊接自动化设备设计和发展前景。

学习本课程,可以开拓学生在焊接夹具和自动化技术等领域的知识,达到懂设计、会编程的能力。

二、课程培养目标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一)知识目标1.了解焊接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2.了解自动化技术的分类。

3.熟悉焊接自动化设备结构组成。

4.熟悉传感技术和控制系统。

5.掌握焊接自动化设备设计步骤和要点。

(二)能力目标1.初步具备自动化设备设计能力。

2.初步具备自动化编程能力。

3.初步具备焊接夹具设计能力。

4.初步具备焊接自动化生产管理与设计能力。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一)与前续课程的联系表1 与前期课程的关系(二)与后续课程的联系表2 与后续课程的关系四、课程内容标准(一)理论教学标准第一章焊接自动化概述【学习目的要求】本章主要就焊接自动化设备分类、典型产品的焊接自动化设备及焊接自动化实用技术要点等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介绍。

【教学重点】焊接自动化现状;现代焊接自动化技术特点;焊接自动化设备分类;典型产品的焊接自动化设备;焊接自动化实用技术要点。

【教学难点】学生没有实践经验,没有见过典型产品的焊接自动化设备,需要结合图片和视频仔细讲解。

【主要内容】1.1 焊接自动化现状与发展1.2 现代焊接自动化技术特点1.3焊接自动化设备分类1.3.1 专用型自动弧焊设备1.3.2 焊接机器人1.4 典型产品的焊接自动化设备1.4.1 储罐自动焊设备1.4.2 天然气管道自动焊设备1.4.3 船舶焊接自动化设备1.4.4 锅炉集箱焊接机器人工作站1.5 焊接自动化实用技术要点第二章焊接自动化设备结构组成【学习目的要求】介绍数控系统、机械装置、机电一体化执行结构、传感系统等部分结构与功能特点及相互配合关系等基本知识,使学生对焊接自动化设备有一个整体概念。

【教学重点】机械装置结构组成与功能特点;传感系统结构组成及功能特点;控制系统结构组成及功能特点。

【教学难点】本章设计机械运动、光学、电学等基础学科的运用,其中光学和电学没有开设课程,学生对概念性知识不了解。

【主要内容】2.1 概述2.2 机械装置结构组成与功能特点2.3 激光视觉传感系统结构组成与功能特点2.4 控制系统结构组成与功能特点第三章焊接自动化设备机械结构【学习目的要求】本章主要介绍机床式焊接设备、关节式焊接机器人、轨道式焊接机器人和无轨道移动式焊接机器人设备的机械结构,学生需要了解其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

【教学重点】机床式焊接设备、关节式焊接机器人、轨道式焊接机器人和无轨道移动式焊接机器人设备。

【教学难点】各种设备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3.1 概述3.2 机床式焊接设备机械结构3.2.1 机床式焊接设备机械结构概述3.2.2 典型工件自动化专用焊接设备机械结构实例3.3 关节式机器人机械结构3.3.1 点焊机器人机械结构3.3.2 弧焊机器人机械结构3.4 导轨式移动焊接机器人机械结构3.4.1 直轨道焊接机器入机械结构3.4.2 轨道式管道全位置焊接机器人机械结构3.4.3 柔性轨道全位置焊接机器人机械结构3.5 无导轨焊接机器人机械结构3.5.1 无导轨焊接机器人机械结构概述3.5 2 无导轨焊接机器人应用实例3.6 水下自动焊接设备机械结构3.6.1 水下高压自动焊接设备机械结构3.6.2 水下无导轨局部干法自动焊接设备机械结构第四章焊接自动化传感技术【学习目的要求】本章将着重介绍与焊缝跟踪相关的自动化传感技术,学生应了解各种传感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传感设备的构造。

【教学重点】接触式焊缝跟踪传感技术;电磁式焊缝跟踪传感技术;电弧式焊缝跟踪传感技术;视觉焊缝跟踪传感技术;超声波焊缝跟踪传感技术。

【教学难点】传感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精度问题。

【主要内容】4.1 概述4.2 接触式焊缝跟踪传感技术4.2.1 探针接触式传感器4.2.2 探针触摸式传感器4.2 3电极接触式传感器4.2.4 接触式焊缝跟踪传感关键技术4.3 电磁式焊缝跟踪传感技术4.3.1电磁传感器4.3.2 涡流传感器4.4 电弧式焊缝跟踪传感技术4.4.1 电弧传感焊缝跟踪的基本原理4.4.2 摆动式电弧传感器4.4.3 旋转电弧传感器4.5 视觉焊缝跟踪传感技术4.5.1 光学传感器4.5.2 CCD视觉传感器4.5.3 被动光视觉传感技术4.5.4 主动光视觉传感技术4.5.5 焊缝跟踪图像处理技术4.5.6 焊缝跟踪控制技术4.6 超声波焊缝跟踪传感技术4.6.1 超声波的传播及特点4.6.2 超声波焊缝跟踪检测传感器原理4.6.3 超声波传感器检测精度问题4.7 红外辐射焊缝跟踪传感技术4.8 实例分析4.8.1 光电接触式焊缝跟踪传感器4.8.2 新型机械接触式焊缝跟踪传感器4.8.3 CCD光电式焊缝跟踪传感器4.8.4 光纤式激光焊缝跟踪传感器第五章焊接自动化控制系统【学习目的要求】本章主要从实践出发,介绍目前在焊接自动化领域常用的硬件电路模块、实用的自动控制算法,并结合实例讲述焊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硬件接口技术、软件逻辑思路及根据焊接工艺特点确定控制算法系数等关键技术。

【教学重点】焊接自动化控制系统基本要求;常用硬件电路;可编程序控制器;常用自动控制算法。

【教学难点】本章涉及到许多电子和计算机程序方面的知识,比较晦涩难懂。

【主要内容】5.1 概述5.1.1 焊接自动化控制系统基本要求5.1.2 焊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常用技术5.1.3 焊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5.2 焊接自动化控制系统常用硬件电路5.2.1 可编程序控制器5.2.2 单片微机5.2.3 DSP处理器5.2.4 执行电动机驱动器5.3 常用自动控制算法5.3.1 概述5.3.2 PID控制算法5.3.3 模糊控制算法5.3.4 自适应控制方法5.4 焊接自动化硬件技术5.4.1 机电一体化集成技术5.4.2 焊接自动化硬件系统接口技术5.4 3 焊接自动化设备人机交互系统5.4 4 焊接自动化控制硬件系统实例5.5 焊接自动化软件技术5.5.1 焊接自动化软件系统结构组成与控制逻辑5.5.2 PID算法应用技术5.5.3 焊缝自动跟踪控制算法5.5.4 焊接自动化控制软件实例第六章焊接自动化设备设计【学习目的要求】本章主要阐述自动焊专机的设计步骤与要点,然后通过介绍一系列实例来说明具体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何设计整机、如何改造设备、以及如何将焊接工程问题转化为微机控制系统问题进而实现微机控制的自动化或智能化设备。

【教学重点】设计步骤及要点【教学难点】无轨道全位置行走机构的设计【主要内容】6.1 设计步骤与要点6.2 自动化焊接设备整机设计实例6.2.1 无导轨全位置焊接机器人设计6.2 2 汽车后桥壳自动焊设备设计6.2 3 全位置自动焊机设计6.3 焊接自动化设备改造性设计实例6.3.1 大直径薄壁长简体自动焊装置设计6.3.2 抽油机驴头圆弧焊专机设计6.3.3 探臂式罐体自动焊车设计6.4 自动焊设备微机控制系统设计实例6.4.1 弧焊设备通用一元化调节微机系统设计6.4.2 翅片管自动焊机控制系统设计6.4.3 螺旋焊缝自动跟踪系统设计6.4 4 焊接自动化设备全数字人机界面系统设计第七章焊接自动化设备设计【学习目的要求】本章主要从介绍各种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教学重点】各种自动化技术应用【教学难点】储罐的安装方法【主要内容】7.1 大型容器全位置自动焊技术应用实例7.1.1 储罐立缝的自动焊技术7.1.2 储罐横向埋弧焊技术7.1.3 储罐双丝埋弧焊技术7.1.4 储罐自动气体保护焊技术7.1.5 储罐焊接工程项目实例7.2 大型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技术应用实例7.3 国产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的工程应用第八章焊接自动化热点技术研究与发展前景【学习目的要求】了解焊接自动化热点技术研究与发展前景。

【教学重点】焊缝视觉跟踪技术研究与发展;焊缝成形控制技术;高效熔焊新技术;焊接机器人研究与发展。

【教学难点】无【主要内容】8.1 焊缝视觉跟踪技术研究与发展前景8.1.1 基于激光传感的焊缝轨迹跟踪技术8.1.2 激光扫描法焊缝跟踪技术8.1.3 焊缝跟踪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与发展8.1.4 焊缝自动跟踪控制算法研究与发展8.2 焊缝成形控制技术8.2.1 TIC焊缝成形控制8.2.2 MIG焊熔池成形控制8.2.3 管道自动根焊技术研究与发展8.2.4 全位置自动焊新技术研究8.3 高效熔焊新技术8.3.1 Tandem法双丝高速焊8.3.2 TIME高效熔敷焊8.3.3 活性焊剂TIG焊8.3.4 激光-MIG复合焊8.3.5 窄间隙自动焊技术8.4 焊接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发展8.4.1 焊接机器人T作站研究与发展8.4.2 船舶焊接机器人研究与发展8.4.3 全位置智能焊接机器人研究与发展8.4 4 焊接机器人发展趋势(四)学时分配注:表中XX可依据课程要求填写为录像、作业讲评等项目五、课程教学要求(一)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示例教学法、演示法(二)学习方法探究型学习六、教学实施建议(一)推荐教材教材:《焊接自动化实用技术》,蒋力培,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7月,第2版(二)教学参考资料参考资料:1.《焊接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胡绳荪,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五)课程考核方式与标准1.课程考核方式考试2.课程考核标准(1)态度纪律考核标准15%(2)单元实践考核标准15%(3)期末考试考核标准70%(六)学习情景设计七、其它系/部:教研室:编制:校对:审核:编制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