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材料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
版号:
编制:
批准:
受控状态:
分发号:
1、目的
为了确保本公司采购的焊丝、焊条和符合性、适用性进行初步验证,特制
订本检验规范,采购人员与检验人员需依此检验规范进行采购和验收。
2、范围
本检验规范规定了本公司采购及生产的所有电焊丝、电焊条的检验。
3、职责
检验员:负责依据检验规范及相关产品规格的标准资料执行各项目检验。
采购人员:负责依本规范的质量要求进行产品的采购。
仓库员:负责来料的焊接材料报检、入库管理和对发放的焊接材料的正确性。
检验责任人:负责审批相关检验记录表,协调处理质量异常问题。
4、检验细则
4.1焊接材料供应商应为合格供方,临时供方的焊材由使用部门试用验证合格
后方可确认。
4.2验证焊丝、电焊条的合格证或检验报告,报告数据应准确、齐全并符合相
关规定的要求。
4.3查验是否符合技术文件要求的规格型号。
4.4重量应符合标志重量。
4.5焊接材料外表面应无污染、在储存运输过程中不应有任何可能影响焊接质
量和缺陷产生。
产品标志应清晰与产品实物相符。
4.6电焊条药皮无裂纹、气泡、杂质、剥落、凸节、破头等缺陷。
4.7电焊丝不得有锈蚀,表面光滑。
4.8电焊条要进行抽样2-3条试焊确认。
4.9电焊丝要焊机上进行出丝确认和试焊确认。
4.10当需要时、应根据相关标准或供货协议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成分和性能试
验。
4.11对验证合格的焊材后应做合格标记。
4.12发现下列条件之一的必须退货,并加以记录。
①焊条药皮破裂脱落过长(15-20CM)
②焊条药皮上无牌号
③焊丝严重变质
④焊条或焊丝受潮严重
⑤与包装型号不符
5、储存与保管
5.1进库焊材应按品种、规格、牌号、批号分类堆放,每垛在明显部位设置管
理标牌避免混淆。
库存焊材应填写《焊材入库、领用、退库跟踪记录表》。
5.2库管员应保持焊材储存库库房的环境卫生,保持干澡且通风良好,应保持
适宜的温度和温度,一般室内温度应在5℃以上,相对温度不超过80%。
焊材保管必须做到防水,防潮,防锈,未发放的焊材原始包装不得任意拆除。
焊材库保管员应熟知各种焊材和基本知识,每日检查一次室内干湿度并填写《温湿度记录表》。
5.3焊接材料应妥善保管于货架/平台上,货架/平台距离地面应不小于100MM,
离墙壁距离不小于300MM,以保证空气流通。
5.4存放焊材的库内根据需要划分为“合格”及“不合格”等区域,各区域要
有明显标记。
5.5定期查看所保管的焊材有无潮湿、污损、生锈现象,严禁不合格焊材出库
用于生产。
发现有受潮现象,如微潮的,应立即晒干,或在150℃左右烘烤1-2小时,并及时使用,不宜继续保管。
6、烘干及保温
6.1用于重要结构管道和容器的焊条必须烘干,使用部门提前两天提出烘烤计
划,填报《焊条烘烤计划》,并注明使用部位,库管员依据计划安排干量。
6.1.1烘干机放置在车间,专人负责(库管员)。
6.1.2焊条烘干时应码放合理有利于潮气排出及均匀受热,焊条不应成垛或捆
地堆放,应排成层状,每层堆放不能太厚,一般1-5层为宜。
6.1.3焊条在使用前,如焊条说明书无特殊规定时,一般应进行烘干。
酸性焊
条视受潮情况在75-150℃烘干1小时;碱性低氢型结构钢焊条在350-370℃烘干2小时。
烘干的焊条应放在100-150℃保温箱(筒)内,随用随取,使用时注意保持干燥。
6.1.4不同类型的焊条一般应分别烘干,但下述条件下,可以同炉烘干:
①烘干规范相同
②不同类型焊接材料间有隔离物或明显标记,不会混杂。
6.1.5烘干后的焊条,尤其是低氢型焊条,在常温下放置4小时以上,应重新
进行烘干,重复烘干次数不得超过3次。
6.1.6焊材库库管员对焊条的烘干、保湿、发放及回收应做记录填写《焊条烘
烤记录表》,记录内容应包括牌号/型号、批号、温度、时间等项内容,以使焊接材料的使用具有可追溯性。
6.2焊丝、焊带表面应光滑、整洁,对非镀铜或防锈处理的焊丝及焊带,适用
前应进行除油、除锈及清洗处理。
埋弧焊丝使用前应用绕丝机缠绕在焊丝盘中备用。
6.3用于SAW的焊剂必须干燥且未受污物、轧制氧化皮或其他外来物的污染。
所有采购的焊剂必须有包装,以便正常条件下至少贮存6个月而不至因贮存影响其焊接特性或焊缝性能。
包装损坏的焊剂必须予以废弃或在使用前不低于260℃烘干1小时。
6.4焊接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焊接材料的标识,以免发生错用。
7、焊材的出库
7.1焊接材料的出库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
焊接材料的出库量应按消耗定额控
制,并经库管员核准后方可发放。
7.2焊条及焊剂发放前按规定要求进行烘干,并及时作好烘干记录。
烘干焊材
每层不宜太厚,以保证均匀加热和排出潮气。
7.3焊工依据《焊材领用单》到焊材库领用焊材。
领用部填写《焊材领用单》
时应填写清楚施工项目、规格材质及相配的焊材型号,以免造成错用焊材。
7.4焊材的出库量一般不超过一天的用量。
当班焊工的领用量一般不超过本班
次的用量;出库烘干焊材应放入保温筒中在现场妥善保管,避免焊材错用、误用现象发生。
应填写《焊材入库、领用、退库跟踪记录表》。
7.5储存过期的焊材,应经质检部门复验合格方可发放使用,复验一仅限于外
观及工艺性能试验,但对焊材的使用性能有怀疑时,可增加必要的检验项目。
规定期限自生产日期起可按下述方法确定:
⑴焊接材料质量证明书或说明书推荐的期限;
⑵酸性焊接材料及防潮包装密封良好的低氢性焊接材料为两年;
⑶石墨型焊接材料及其它焊接材料为一年。
7.6 对于严重受潮、药皮变色、焊芯有锈迹的焊条应经烘干后进行质量评定,
由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必要的检验,并作出降级使用或报废的处理决定后,方可
准许出库。
对于此类焊接材料要不的去向必须严格控制。
8.使用管理
8.1 车间领用的焊条应该放置在焊条保温筒里,保温筒外观完好,无严重撞击
痕迹,具有良好密封性。
8.2 在施焊过程中必须保持保温筒温度维持在100-150℃左右,严禁焊工手中
存有多于的焊条,每次只能取1-3根,要做到随用随取,取完焊条后及时将保
温筒盖好,以保证焊条的干燥。
9 焊接材料的退库与回收
9.1焊接材料的退库与回收
9.1 焊接工作结束后,剩余的焊接材料及焊条头应回收。
回收的焊接材料应满
足下列条件:
1)标记清楚
2)整洁、无污染
9.2露天操作隔夜时,必须将焊条妥善保管,不允许露天存放,应在低温烘箱中恒温保存,否则次日使用前需重新烘干。
9.3焊工应将剩余焊条及时回收,交回焊材库,焊条退库前须经库管员验收,并登记《焊材入库、领用、退库跟踪记录表》。
为受潮焊条,放回恒温箱内,并做上标记,以防混淆。
受潮严重或者药皮脱落过长已报废的电焊条,库管员有权没收。
9.4 库管员依据焊材发放量回收焊条头,当天领出当天回收,对连续三次不交焊条头的焊工及工段,库管员有权拒发焊条。
每次数量(根)不能少于应回收焊条头数量的90%,根据回收情况认真填写《焊条头回收台帐》。
9.5焊剂(特别是含铬的烧结焊剂)一般不宜重复使用,但在下列条件都得到满足时允许重复使用:
1)用过旧焊剂与同批号的新焊剂混合使用,且旧焊剂的混合比在50%以下(一般控制在30%左右);
2)在混合前,用适当的方法清除旧焊剂中的溶渣、杂质及粉尘;
3)混合焊剂的颗粒度符合规定的要求。
10.支持件
【不合格品(项)控制程序】
【产品检验与验控制程序】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
【GB/T1184形位与位置公差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