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十年来国内东南亚殖民主义史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国内东南亚殖民主义史研究述评


C omm en ts on the S tud ies of H istory of Sou theast A sia Colon ialis m in Ch in a in the Past Ten Y ears
Chen F eng lin ( China Fore ig n A ffairsUn iversity , B eijin g 100037 , China) K eyword s : Southeast Asia , C olon ialism, H is toric Deve lo p m ent Abstract : S in ce 1990s,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 ade on the stu dies o f H 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Co lo nia lism in China Som e ne w ly published w orks help bring ing deeper understand ing som e the com plicated h istoric prob lem s and exert g reat in flu ence on th e stud ies T he studies now enter a m ature perio d o f comprehensiv e summ ary T he stud ie s on the h istory o f co lon ia lism w ill he lp us understand th e h is tory and the presence of Southeast Asia 近十年来, 国内东南亚殖民主义史研究取得了 新进展 , 不仅有新材料、新理论的应用, 而且更为 重要的是治史范围扩大, 打破了既有的政治史研究 的旧框架, 建立起区域殖民主义史研究的新框架 , 推出了几部很有影响的著作, 在殖民主义史研究的 各个分支领域都有精湛的成果。研究者已从搜罗排 列材料走向对问题的理论抽象 , 从因循沿袭墨守成 说 走向对问题的深层探索。这些成就标志着我 国这一领域学术研究的初步繁荣。尽管专门研究东 南亚殖民主义史的著作不多, 但是作为前人的研究 成果, 有必要对其作一认真总结。从发表的主要论 著来看 , 国内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区域 研究和国别研究两大类。 际环境, 我国对殖民主义史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 也是很不完整的。对殖民主义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它 对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剥削、压迫与掠夺等层面上, 或者说对殖民主义之于殖民地 恶 的一面进行 了深入揭批, 不可谓不深刻 , 不可谓不全面 , 但是 真正摆脱政治影响从学术的角度对殖民主义进行整 体研究, 结合世界历史发展与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 的探索并不多 , 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并没有被 纳入探索的轨道。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 国内 殖民主义史研究逐渐突破政治史研究的陈旧框架, 使研究的视野逐渐扩大 , 研究的内容逐渐增多, 研 究的成果变得丰富起来 , 出现了代表我国东南亚殖 民主义史研究水平的著作。 梁志明教授主编的 !殖民主义史 ∀ 东南亚卷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 是国内近年研究 东南亚殖民主义史的代表作。这部著作是国家社会
SOUTHEAST ASIAN STUD IES
东南亚研究
2007年第 3期
近十年来国内 东南亚殖民主义史研究述评
陈奉林
*
( 外交学院外交学系 [ 关键词 ] 东南亚 ; 殖民主义 ; 历史发展 [摘
北京 100037)
要 ] 自上 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 , 我国的东南亚殖民主义史研究取得了新进展 , 推出了几部 很有影响 的著作 , 获得
[ 2]
东南亚研究
2007年第 3期
亚殖民地非殖民化过程中的政策及其作用 # ( !东 南亚研究 # 2005年第 1 期 )、 !美国在战后东南亚 非殖民化过程中的政策 # ( !南洋问题研究 # 2000 年第 1 期 ) 、黄毅的 !日据遗产与东南亚的民族主 义 # ( !南风窗 # 2005 年第 15 期 ) 等从不同的领 域、不同的视角探讨了殖民主义 , 这些成果都是近 年国内对殖民主义的有益探索。在很大程度上可以 说, 东南亚殖民主义史研究已经进入了全面总结与 基本成熟的阶段。
了对复杂历史问题的 深层认识 , 标志着我国东南亚殖民 主义史 研究进 入了全 面总结 与成熟阶 段。认真 研究殖 民主义 兴衰 , 有助于把握东南亚历 史发展进程 , 也有助于对当前东南亚问题的思考。 [ 中图分类号 ] K 30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8- 6099 ( 2007) 03- 0009- 05
∀ 10∀
SOUTHEAST ASIAN STUD IES
亚的掠夺活动, 仅英国统治下的缅甸每年被掠走的 柚木就有 27 万吨 , 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70 % ; 英资 公司在 缅 甸 垄 断 的石 油 达 75 % ( 上 册, 第 262 页 ) 。殖民地依附性发展不可能实现现代化。近年 国内学者逐渐趋同这样的观点 : 殖民者在殖民地被 单纯的扩大剥削的卑鄙私利所驱使, 离开了殖民者 的利益 , 就无法理解在殖民地所做的一切。该书用 多元的、分析的方法 , 看待殖民地时期东南亚的发 展。可以说在殖民主义问题研究上 , !东南亚近现 代史 # 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史著。 潘一宁等撰写的 !国际因素与 当代东南亚国 家政治发展 # 对东南 亚殖民地历史 进行了详细的 梳理与解析, 全书九 章当中有三章 涉及殖民主义 史 , 内容包括战后东南亚国家的非殖民化进程、殖 民地历史对东南亚国家现代政治发展的影响、新殖 民主义在东南亚等等。它以英国对马来西亚、荷兰 对印尼、美国对菲律宾政治发展影响作为具体剖析 对象, 使读者看到殖民地历史对战后东南亚国家的 影响之深刻与广泛。更为可贵的是, 该书还对新殖 民主义在东南亚的表现、推行的特点以及对当代政 治发展的影响作了深入评析 , 指出 : 新殖民主义 使东南亚政治发展处于依附性状态, 很难达到自主 发展。 ∃∃新殖民主义妨碍了东南亚国家独立自主 地选择政治发展道路 , 左右了东南亚国家政治改革 的方向 和进程。

区域殖民主义史研究
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 , 由于特殊的国内国
*
[ 收稿日期 ] 2007- 03- 07 [ 作者简介 ] 陈奉林 , 博士 , 外交学院外 交学系副教授。
∀ 9∀
东南亚研究
2007年第 3期
SOUTHEAST A SIAN ST UD IES
独到之处。这些分析集中在 第二章 西方殖民者 在东南亚的早期侵略活动 、 第三章 荷属东印度 殖民地的建立 、 第四章 西方殖民势力在东南亚 的扩张 、 第五章 英、法、荷在东南亚的殖民统 治 、 第六章 西方殖民侵略威胁下的暹罗 、 第 七章 英国侵略缅甸战争与缅甸的殖民地化 、 第 九章 英、法、荷在东南亚殖民统治的确立 、 第 十章 东南亚民族的觉醒和现代民族独立运动的兴 起 、 第十一章 日本侵占东南亚与东南亚人民的 抗日斗争 等 章节中。由于东南亚近现代 史的大 部分时间是与欧美殖民者联系在一起的 , 因此殖民 主义成为东南亚历史研究的重要问题。 !东南亚近 现代史 # 昭示给我们的是, 自 16 世纪初葡萄牙人 占领马六甲王国, 即开始了欧洲殖民主义对东南亚 的冲击,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 20 世纪 40 年代日本 占领整个东南亚为止, 长达 4 个多世纪。在这个时 期里 , 除了泰国, 其他东南亚国家都沦为欧美国家 的殖民地 , 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与社会都具 有殖民主义的深刻烙印。该书的一个鲜明观点, 即 近代以来欧美对外殖民扩张皆熙熙攘攘因利而来, 又熙熙攘攘因利而往, 资本主义发展是与殖民征服 与军事扩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 征服与扩张的背 后是强烈的经济动因在起作用。 西方殖民活动是 以赤裸裸的暴力掠夺为特征的。 ( !绪论 # ) 殖民 主义的入侵打乱了东南亚国家正常的发展进程, 也 置东南亚国家于弱者与失败者的地位。 在分析殖民主义的历史作用时, 该书将注意力 集中在商品市场、殖民开发、贸易垄断对殖民地附 属国的影响上 , 指出: 西方殖民掠夺是以工业资 本为基础 , 它们通过商品倾销、原料和农产品的掠 夺, 把东南亚国家变为自己 的商品市场与 原料产 地。 ( 第 18 页 ) 作者对大量的 实例作了具体剖 析, 让读者看到殖民主义统治下一个真实的东南亚 社会历史。该书以 19 世纪作为东南亚历史的重要 时期 , 此前是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积累阶段, 殖民活 动以商品资本为主要特征; 此后为世界资本主义体 系形成阶段, 前后判然有别。 东南亚开始卷入世 界资本主义市场范围之内, 各国前资本主义的、封 建的自然经济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 商品货币经济 日趋发展。 ∃ ∃东南亚国家的社会形态发生了质的 变化。 ( 第 18 页 ) 该书强调 , 正确评价殖民主义的历史作用, 必 须根据多方面的材料进行综合考察分析。欧美殖民 当局留下的历史材料 , 过多地集中在医院、学校、 报馆的建立, 港口、矿山、道路交通设施的整备等 殖民当局所谓的 治绩 上 , 而对于殖民 之于东 南亚社会的负面影响却极少提及。相比之下, !东 南亚近现代史 # 比较全面地 揭示了殖民者 在东南
科学 八五 重点项目和国家教委社科研究项目 , 是一部探讨殖民主义在东南亚发生、发展与衰亡的 历史专著, 体现了我国目前在这个研究领域的既有 水平。著名历史学家周 一良先生在该 书 !序 # 中 说 , 该书 史料翔实、论点鲜明, 架构颇有特色 , 是我国史学界出版的第一部关于东南亚殖民主义兴 衰活动史的专著 , 为我国东南亚史的研究开拓了一 个新的领域。 该书结合东南亚社会发展与殖民主 义兴衰 , 划分了东南 亚殖民主义的 历史分期。 16 世纪初至 18 世纪为早期阶段 , 16 世纪初葡萄牙人 占领马六甲王国是东南亚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以葡 萄牙人东来为嚆矢, 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又 联翩而至。欧洲人的到来 , 使东南亚正常的社会发 展被中断, 正常的对外交往被逆转。该书昭示这样 一个鲜明观点, 即东南亚古老文明的衰落不仅在于 西方文明涌入后的助推, 还在于其社会内部包含着 某些驶向近代的必然趋势 , 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的 征服决不是简单的文化位移, 而是在东方文明基础 上的重要整合。第二 阶段为 19 世纪初至 19 世纪 70 年代。这一阶段 , 英法两国后来居 上, 取代了 老牌的葡萄牙、西班牙与荷兰 , 对东南亚的冲击几 乎是全方位的。第三 阶段为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 40 年代, 第四阶段为二战以后殖民主义体系瓦解。 科学划分历史阶段, 是研究历史的基本前提。 在殖民主义者对东南亚扩张的动因上 , 该书指 出 : 殖民主义者口头上常以文明传播者自诩 , 但 追求经济利益却是它们更为实际的需求。吸引他们 到海外扩张的动力首先是东方的财富。 ( !绪论 # ) 这一分析是异常深刻的。该书全面揭示了欧美殖民 者在东南亚的掠夺活动, 也考察了它们在推动东南 亚社会近代化中所起的客观作用。英、法、荷等国 在东南亚进行了 4 个多世纪的掠夺性的殖民开发 , 无止境的财富外流使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付出了极 大的代 价。该书的鲜 明特点, 是对 问题的全面把 握 , 确立了对东南亚殖民主义的总的根本性看法。 它的主要成就, 在于系统地研究了殖民主义在东南 亚发展的全过程 , 让我们真实地看到它在东南亚不 同发展阶段的每个侧面, 西方文明的优势和东南亚 文明的弱点 , 构建了自成一体的东南亚殖民主义史 研究体系, 使殖民主义的复杂性得到更为具体、更 为充分的反映。黄云静博士评论指出: 该书在内 容结构上之全面、系统, 的确是前人所未及; 更重 要 的 是, 该 书 在 许 多 问 题 的 分 析 上 相 当 有 深 [ 1] 度 。 梁英明、梁志明等几 位教授合 作撰写的 !东 南亚近现代史 # (昆仑出版社, 2005 年版 ) , 虽然 不是专门研究殖民史的专著, 但它对殖民主义在东 南亚的建立、历史影响、崩溃过程等问题的分析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