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送教上门教案

送教上门教案

暂停音乐,问学生有没有声音
8.找礼物:用多种感官探索多种形式的“有”、“没有”。
出示饮料,响罐、喝过的空瓶等。
请学生用手探索。(摇、听、拿、掂等)
通过声音、重量等信息感知“有”、“没有”。
六、延伸
分辨糖纸和内包泡沫的玩具糖、空透明饮料瓶和装水的饮料瓶等等。
目标达成情况及反思
学生为盲人,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并不能说出,只能通过听觉和触觉探索和感知“有”、“没有”,通过摇、听、拿、掂等方式来感受“有”、“没有”。
二、新授
1.摸一摸:认识软硬
出示玩具,让学生用手摸摸,老师用语言描述玩具的特征。
师:摸摸毛毛虫玩具,它是软软的。
师:摸摸棒棒糖,它是硬硬的。
教师重点指导词语:软软的、硬硬的。
2.尝一尝:用多种感官探索软硬。
出示软糖、硬糖等。
请学生用手摸一摸。
(1)给学生软糖,让学生用食指和拇指配合拿着放进嘴巴。老师用语言描述软糖的特点。
口舌操步骤:
第一节:张大嘴按照音乐节拍或鼓点儿一张一合;
第二节:伸舌头按照音乐节拍或鼓点儿一伸一缩;
第三节:顶舌头按照音乐节拍或鼓点儿用舌头顶两腮,左一次右一次;
第四节:舔牙床按照音乐节拍或鼓点儿用舌尖舔牙齿背后,一上一下;
第五节:卷舌头按照音乐节拍或鼓点儿用舌尖舔上牙膛,由前往后;
2、学习儿歌并做手指操?——《五个好兄弟》
学生或家长签名
备注
黔江区特殊需要儿童送教个案活动记录表(六)
个案姓名
谢小东
送教教师
李东敏、梁绍惠
送教时间
2018年 12 月 29 日
主要内容
插吸管、生活语文第一课、认识红色、绿色、描写笔画横。
送教活动
记录(活动图片附后)
一、课前礼仪
介绍自己与学生相互打招呼
二、新授
1.认识盒装牛奶
师:这是一盒牛奶,牛奶盒上有小孔,有吸管,吸管装在透明的塑料袋里。
学生用声音或动作表达要吃,就给学生豌豆。
(4)给学生白开水,让学生喝水。老师用语言描述白开水的特点。
师:白开水是没有味道的,杯子是硬硬的。
三、总结,布置作业
在家庭的指导下,学生继续学习软硬、训练用两指取物等内容。
送教活动
评估
学生为盲人,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并不能说出,只能通过听觉和触觉探索和感知“软”、“硬”,通过摸、听、尝一尝等方式来感受“软”、“硬”。
师:我给你变个魔术,变变变(打开空的手)有吗
(打开另一只手)有么变出个糖果。
递给学生一个玩具,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问学生手中有东西没有;
收回玩具,问学生手中有东西没有。
7.听觉训练
(1)带响铃的物品
出示带响铃的物品,问学生有没有声音
摇一摇响铃,问学生有没有声音
(2)音乐
播放孩子喜欢的音乐,问学生有没有声音
(五)学习形状:圆形
教师出示圆品。
(六)语言:讲故事《三只小猪》
老师给学生讲解故事《三只小猪》,教育学生要勤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总结
送教活动
评估
本次送教活动,学生是期待着老师来上课的。在学习中,学生注意力维持时间短,但比上次的注意力维持时间要长一些。学生不管是手指灵活性还是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一点进步。但是,学生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上记忆力较差。
“送教上门”教案设计表格
学科:
语文
康复
时间:
课时:
4
执教者:
李东敏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锻炼舌头和口部各个肌肉的灵活性,帮助孩子学习发音。
2、按摩操是以按、摸、揉、捏、搓、弹等手法刺激穴位,从而使参与发音的各部分肌肉功能得到提高。
3、提高学生身体平衡能力
4、通过学习基本的手指指型,能跟随老师正确做动作。
5、能正确的朗读儿歌,并能完成手指操的动作。
6、学会拼音字母a o。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演示法 情景教学法 游戏法
教学过程
1、“两操”的设计
两操分别是:按摩操和口舌操。
按摩操是以按、摸、揉、捏、搓、弹等手法刺激穴位,从而使参与发音的各部分肌肉功能得到提高。
按摩操分五个步骤:
(1).抹口轮(2)、捏下颜(3)、擦下巴(4)、揉面颊(5)、轻拍面部,在舒缓的音乐中对口部进行按摩。
五个好兄弟
两个大拇指(两手成拳相对,拳心面向身体,拇指伸直),
比比一样高(拳心相对,拇指并在一起),
相互点点头(两手拳相对,拳心向身体,拇指向前弯屈),
接着弯弯腰(拳心相对,拇指向前弯屈)
两个小拇指(两手小指伸直)
一样都灵巧(两手小指弯屈运动)
相互拉拉勾变成好朋友(两手小指反复互勾)
食指、中指、无名指(依次弹动食指、中指、无名指)
师:软糖是软软的,葡萄味的,甜甜的。
学生用声音或动作表达要吃,就给学生软糖。
(2)给学生棒棒糖,让学生吃棒棒糖。老师用语言描述棒棒糖的特点。
师:棒棒糖是硬硬的,甜甜的。
学生用声音或动作表达要吃,就给学生棒棒糖。
(3)给学生豌豆,让学生吃豌豆。老师用语言描述豌豆的特点。
师:豌豆是硬硬的,香香的。
让学生用食指和拇指配合拿着放进嘴巴。
(二)手指动作训练
教师出示软塑料毛毛虫,教师和学生各拉教具的一端,把塑料拉长,锻炼手指力量。老师出示塑料螺丝玩具,示范怎样将螺丝拧下和拧上。老师再让学生操作螺丝。学生不会就进行动作辅助,锻炼手指的灵活性。老师还利用书本,让学生自己用手指头翻书,重点是让学生自己学会用大拇指和食指配合用力。
(三)认识颜色,涂色
三、认知训练
1.由于学生属于全盲,所以通过用手摸来巩固圆形,在其大脑中巩固圆形的形象。
2.用手感知三角形。
四、粗大动作训练
1.训练独自坐立。
2.训练用膝盖跪立。
3.训练脚步力量。
五、精细动作训练
1.让学生自己用手捡起桌子上的开心果,并放到自己的嘴里。
2.旋转玩具。
送教活动
评估
1.学生能够对甜味做出相应的表情反应。
(老师准备一个空的牛奶盒,方便学生反复训练。)
2.了解喝牛奶的步骤
(1)将牛奶吸管从牛奶盒取下,
(2)撕开透明的塑料袋,拿出吸管,
(3)把吸管插进牛奶盒上的小孔里。
师:我们喝牛奶的时候,要将牛奶吸管从牛奶盒取下,撕开透明的塑料袋,拿出吸管,把吸管插进牛奶盒上的小孔里。
师:今天我们就重点练习最后一个步骤,把吸管插进牛奶盒上的小孔里。
2.面部按摩。
二、嗅觉和味觉训练
梁绍惠老师用白醋让孩子闻一闻,酸的,在让孩子用嘴巴尝一尝醋的酸度。
三、认知训练
1.由于学生属于全盲,所以通过用手摸来认识圆形。
2.认识自己的五官。
四、情绪训练
采用音乐疗法使学生情绪稳定下来。
五、粗大动作训练
1.训练独自坐立。
2.训练用肚子匍匐向前爬。
六、精细动作训练
让学生自己用手捡起桌子上的开心果,并放到自己的嘴里。
学生或家长签名
备注
送教活动
评估
1.学生能够对酸味做出相应的表情反应。
2.对触觉有一定的区分。
3.比较喜欢音乐疗法。
4.精细动作和粗大动作仍需加强训练。
学生或家长签名
备注
黔江区特殊需要儿童送教个案活动记录表(六)
个案姓名
黄俊杰
送教教师
李东敏 梁绍惠
送教时间
2018 年 11月 30日
主要内容
1.触觉训练 2.味觉训练 3.认知训练 4.粗大动作训练 5.精细训练
个案姓名
谢小东
送教教师
李东敏、梁绍惠
送教时间
2018年 10 月 25 日
主要内容
复习
送教活动
记录(活动图片附后)
一、师生打招呼
二、学习
(一)触觉训练
针对学生触觉敏感的特点,老师用触觉板、毛绒小兔子、软塑料毛毛虫等物品对学生进行触觉训练。学生对触觉还是敏感,刺激出现就躲避,但是面露微笑,喜欢这样的活动。
结合学生喜欢动画片中的人物角色,老师选择了 “奥特曼”进行教学。教师出示“奥特曼”图片,让学生学习图片上的配色,自己选择颜色给“奥特曼”涂色。在活动中,学生学习了红色、蓝色等颜色。
(四)学习数字“1”
教师利用身边的物品,指导学生认识数字“1”。帮助学生理解了数字“1”可以表示数量是一个的物品。学习数字“1”的形状就像一支笔,还能用食指表示数字“1”。还指导学生利用数字“1”来说句子:我有1个妹妹。
3.插吸管训练
(1)老师示范
(2)老师辅助学生训练
(3)学生自主练习
学生能独自完成插吸管,成功5次后,就给予奖励。
4.认识红色、绿色,并给苹果涂色。
5.学习人教版教材第一课《老师同学》。
三、总结,布置作业
在家长的指导下,继续训练插吸管的速度和准确度。
描写笔画横。
送教活动
评估
学生手指的精细动作能力还需训练,通过学习能将吸管插入牛奶盒,家长继续指导学生训练,预计学生自己能独自喝牛奶。
样样事情离不了(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弯屈运动)
五个兄弟在一起(分指、合指)
团结起来力无比(拳头)
教师带领学生熟读儿歌之后,教师完示范动作讲解要点,分节教授并指导。
(二)学习声母a o。
学习声母a
(1)读"爸爸",引出声母a。
(2)教师范读a。
(3)学生跟教师读。
(4)教字形。
板书a。让学生想想a的形状像什么。学习声母o。
2.对触觉有一定的区分。
3.精细动作和粗大动作仍需加强训练。
学生或家长签名
备注
黔江区特殊需要儿童送教个案活动记录表(六)
个案姓名
黄俊杰
送教教师
李东敏、梁绍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