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

A. JungB. WatsonC. FreudD. Maslow2、( )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

A.凯利B.马斯洛C.奥尔波特D.班杜拉3、根据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人的心理水平可分为:A.自我和非我B.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C.自我和超我D.意识和无意识4、根据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人格可分为:A.自我、超我和非我B.本我、自我和非我C.本我、自我和超我D.本我、超我和非我5、奥尔波特认为最能够说明个体人格特征的是:A.首要特质B.核心特质C.次要特质D.共同特质6、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结构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系统是:A. 自我B. 本我C.超我D. 非我7、自我遵循的原则是:A.快乐原则B.完美原则C.现实原则D.放松原则8、超我遵循的原则是:A.快乐原则B.完美原则C.现实原则D.放松原则9、马斯诺认为个人需要的最高层次是:A.归属需要B.安全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尊重需要10、“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使用的防御机制是:A. 替代B. 合理化C. 投射D. 升华11、认为心理障碍是由于建构系统缺陷的心理学家是:A.洛特B.朱拉德C. 凯利D. 班杜拉12、认为自卑感是人格发展动力的心理学家是:A. 弗洛伊德B. 荣格C. 阿德勒D. 埃里克森13、“五因素模型”不包括下列哪个维度?A.神经质B.精神质C.外向性D.随和性14、( )主张从现象学角度去看待个体。

A.行为主义流派B.认知流派C.特质流派D.人本主义流派15、依据同样的人格维度对许多人进行比较来了解人格的方法是:A. 个体研究法B. 整体研究法C.个案法D. 相关法16、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A.自己能够成功表现出某一行为的期望。

B.自己行为结果的预期。

C.他人能够成功表现出某一行为的期望。

D.对他人行为结果的预期。

17、艾森克发现的人格维度是指:A. 内向性、外向性和开放性B. 内外向性、随和性和精神质C. 内向性、精神质和神经质D. 内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18、假如某人的家人忽然间得了重病,而他却一再告诉自己这不是真的,他使用到的应对策略有:A.积极应对策略B.回避应对策略C.问题解决策略D.求助策略19、以下最能证明人格中遗传因素作用的研究结论是:A.一起扶养的同卵双生子的智力相关最高B.一起扶养的异卵双生子的智力相关最高C.分开扶养的同卵双生子的智力相关最高D.分开扶养的异卵双生子的智力相关最高20、以下对强化表述准确的是:A.正强化是为了减少行为B.正强化是在行为之前给予奖励C.负强化是为了减少行为D.负强化是在行为之后撤销厌恶刺激21、“见贤思齐”体现了哪种心理学观点?A.直接强化B.自我实现C.观察学习D.同理心22、以下对操作性条件反射表述准确的是:A. 学习的是有效行为B. 强化是在反应之前C. 学习的是刺激物之间的信号关系D. 反应是早先就有的23、研究强化和环境对人格影响的心理学流派是:A.人本主义流派B.生物学流派C.精神分析流派D.行为主义流派24、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的是:A.罗杰斯B.卡特尔C.奥尔波特D.艾森克25、主张人格是个体条件反射经验的最终结果的人格流派是:A. 行为主义流派B. 认知流派C. 生物学流派D. 精神分析流派26、Weiner的归因理论中,内部而稳定的因素是:A.个人能力B.努力程度C.运气好坏D.任务难度27、( )重视研究的深度,主张以单独的个体为研究对象,对之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描述。

A.个案研究B.相关研究C.实验研究D.现场研究28、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恋母情节(俄狄普斯情节)发生在:A. 口唇期B. 肛门期C. 性器期D. 两性期29、卡特尔确定人格基本结构的方法是:A.因素分析B.相关分析C.实验研究D.经验取样30、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重要影响的哲学思潮是:A.实证主义B.存在主义C.实用主义D.建构主义31、创立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的心理学家是:A.马斯诺B.罗杰斯C.朱拉德D.艾利斯32、受何种成就目标激励的学生关注自身能力的提高,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A.成绩目标B.趋近目标C. 掌握目标D.回避目标.33、以下对惩罚表述准确的是:A. 能够使人减少某种行为B. 能够使人学会恰当的行为C. 行为之后给予奖励D. 行为之后撤销厌恶刺激34、在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狗只听到铃声就会流唾液,铃声对狗而言是:A.条件刺激B.条件反射C.无条件刺激D.无条件反射35、当孩子在家中表现彬彬有礼而被夸奖,他在其他场合也会对人有礼,这一过程称为:A. 强化B.区分C.塑造D.泛化36、根据唤醒理论,刺激强度水平与个体情绪体验之间的关系图形呈()形。

A .U型 B. 倒U型C. S型D. 直线37、班杜拉的理论与传统行为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强调人格中:A.情绪的作用B.意志的作用C.认知的作用D.环境的作用38、通过以下哪种研究能够得到明确的因果关系?A.个案研究B.相关研究C.实验研究D.现场研究39、即使父母不喜欢孩子所做的事情,但仍然给他以爱和关怀,这体现了父母对孩子:A. 有条件的积极关注B.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C. 有目的的积极关注D. 无目的的积极关注40、面对失败,高自尊与低自尊的人会有不同反应,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低自尊者会变得泄气而失去动力B.高自尊者会坚持努力C.低自尊者更可能接受积极的评价D.高自尊者会想到自己在其他领域中自己更好的表现41、“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经典精神分析中何种防御机制的体现?A.否认B.压抑C.转移D.合理化42、以下对特质流派评价准确的是:A. 拥有坚实的实证基础B.重视环境对人格的作用C. 强调人的信息加工方式D.强调人的责任感43、以下对埃里克森的自我概念描述准确的是:A.阻止本我的放纵B.遵循现实原则C.建立并保持自我认同感D.本能冲动和超我需要的协调者44、弗洛伊德将焦虑划分为现实焦虑、神经质焦虑和:A.特质焦虑B.状态焦虑C.社交焦虑D.道德焦虑45、个体体验到焦虑的倾向性被称为()。

A.外源性焦虑B.内源性焦虑C.状态焦虑D.特质焦虑46、罗杰斯认为人们应付焦虑,通常所采用的防御机制有:A.压抑和替代B.投射和升华C.拒绝和理智化D.否认和扭曲47、人格测验分为投射测验和:A.主题统觉测验B.自陈式测验C. 画人测验D.罗夏墨迹测验48、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A. MMPIB. TATC. 16PFD. EPQ49、“人是科学家”的命题是由谁提出的?A.马斯洛B.班杜拉C.凯利D.艾森克50、社会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弗洛伊德B.荣格C. 霍妮D. 安娜51、认为人格差异是由信息加工方式不同造成的人格流派是:A.行为主义流派B.认知流派C.特质流派D.人本主义流派52、当个体遇到挫折时,表现出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这种防御机制称为:A.否认B.压抑C.转移D.退行53、在一个行为之后消失或减弱某种刺激,从而使某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增加。

这是:A.正强化B.泛化C.惩罚D.负强化54、哪一位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个体的独特的强化史的产物?A.班杜拉B.罗杰斯C.斯金纳D.弗洛伊德55、观察学习中的强化是:A. 替代强化B.直接经历C.分化D. 直接强化56、运用( ),研究者可以描述人们在某种人格特质维度上所处的水平。

A.整体研究法B.个案研究法C.实验研究法D.现场研究法57、依据同样的人格维度对许多人进行比较来了解人格的方法是A. 个体研究法B. 整体研究法C.个案法D. 相关法58、以下对操作性条件反射表述准确的是A. 学习的是有效行为B. 强化是在反应之前C. 学习的是刺激物之间的信号关系D. 反应是早先就有的59、( )主张环境是塑造人格。

A.行为主义流派B.认知流派C.特质流派D.人本主义流派60、通过以下哪种研究能够得到明确的因果关系。

A.个案研究B.相关研究C.实验研究D.现场研究61、( )最能代表一个人的特点的人格特质,它在个人特质结构中处于主导性的地位,影响着这个人的行为的各个方面。

A. 首要特质B. 中心特质C. 次要特质D. 共同特质62、艾森克提出的三种人格特质主要有内外向性、神经质和( )。

A、开放性B、精神质C、随和性D、尽责性63、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 )。

A.荣格B.阿德勒C.弗洛依德D.埃里克森人64、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

A.艾森克B. 卡特尔C.奥尔波特D.罗杰斯65、认为人行为的动力来自于“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动机的心理家是( )A荣格 B阿德勒 C拉康 D.柯勒66、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之中,并决定人的行为,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 )A.马斯洛B.班杜拉C.罗杰斯D.斯腾伯格67、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 )A.压抑B.否认C.自居作用D.投射作用68、提出个体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学到别人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B.班杜拉C.罗杰斯D.米勒69、马斯诺将人的需要分为成长需要和( )A.归属需要B.安全需要C.尊重需要D. 匮乏需要70、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 )。

A、性格B、气质C、能力D、人格71、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

A、气质B、性格C、人格D、能力72、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

A、人格B、性格C、能力D、气质73、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

A、人格结构B、人格动力C、人格发展D、人格适应74、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

A、现实性焦虑B、神经性焦虑C、道德性焦虑D、防御性焦虑75、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

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埃里克森76、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

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

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

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C、荣格D、阿德勒77、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A、卡特尔B、艾森克C、奥尔波特D、马斯洛78、通过感知、记忆、判断、推理等心理活动来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操作过程称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