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知识补充:
1.NCCN证据级别分类:
1类:基于高水平证据(如随机对照试验)提出的建议,专家组一致同意
2类A:基于低水平证据提出的建议,专家组一致同意。
B:基于低水平证据提出的建议,专家组基本同意,无明显分歧。
3类:基于任何水平证据提出的建议,专家组意见存在明显分歧
*除非特别指出,NCCN对所有建议均达成2A类共识
2.肿瘤常用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2.1 生存的疗效评价指标:
1) 总生存期(OS,Overall Survival):是指从随机化(random assignment)开始至因任何原因引起死亡(death)的时间(失访患者为最后一次随访时间;研究结束时仍然存活患者,为随访结束日)。
2) 中位生存期:又称半数生存期,表示恰好有50%的个体尚存活的时间。
由于截尾数据的存在,计算不同于普通的中位数,利用生存曲线,令生存率为50%时,推算出生存时间。
2.2 肿瘤反应的疗效评价指标:
1)无病生存期(DFS,Disease Free Survival):是指从随机化开始至第一次肿瘤复发/转移或由于任何原因导致受试者死亡的时间(失访患者为最后一次随访时间;研究结束时仍然存活患者,为随访结束日)。
通常作为根治术后的主要疗效指标。
与OS相比需要样本量更少,两组间PFS的差异往往会比两组间OS的差异更大,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更少的事件数来检验出差异.
目前对DFS存在不同定义和解释,不同研究者之间在判断疾病复发或进展时容易产生偏倚。
2) 中位DFS:又称半数无病生存期,表示恰好有50%的个体未出现复发/转移的时间。
3) 无进展生存期(PFS,Progress Free Survival):指从随机分组开始到第一次肿瘤进展或死亡时间。
通常作为晚期肿瘤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
目前对PFS存在不同定义和解释,不同研究者之间在判断疾病复发或进展时容易产生偏倚。
4) 疾病进展时间(TTP,Time To Progress):指从随机分组开始到第一次肿瘤客观进展的时间。
与PFS唯一不同在于PFS包括死亡,而TTP不包括死亡。
因此PFS更能预测和反应临床收益,与OS一致性更好
在导致死亡的非肿瘤原因多于肿瘤原因的情况下,TTP是一个合适的指标5) 客观缓解率(ORR,Objective response rate):是指肿瘤缩小达到一定量并且保持一定时间的病人的比例(主要针对实体瘤),包含完全缓解(CR,Complete Response)和部分缓解(PR,Partial Response)的病例。
客观缓解率是II期试验的主要疗效评价指标,可提供药物具有生物活性的初步证据。
但一般不作为III期临床试验的主要疗效指标。
6) 缓解持续时间(DOR,Duration of Response):是指肿瘤第一次评估为CR或PR
开始到第一次评估为PD(Progressive Disease)或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
7) 治疗失败的时间(TTF,Time To Failure):是指从随机化开始至治疗中止/终止的时间,包括任何中止/终止原因,如疾病进展、死亡、由于不良事件退出、受试者拒绝继续进行研究或者使用了新治疗的时间。
TTF综合了有效性与毒性的评价,是一个具有综合特性的指标,不推荐作为单独支持药物批准的疗效指标
8) 疾病控制率(DCR,Disease Control Rate):是指肿瘤缩小或稳定且保持一定时间的病人的比例(主要针对实体瘤),包含完全缓解(CR,Complete Response)、部分缓解(PR,Partial Response)和稳定(SD,Stable Disease)的病例。
9)疾病控制时间(DDC,duration of disease control):是指肿瘤第一次评估为CR、PR或SD开始到第一次评估为PD(Progressive Disease)或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
3.化疗前体能状况评分
1)体力状况(Performance Status,PS)ECOG评分标准Zubrod-ECOG-WHO (ZPS,
5分法)
体力状况级
活动能力完全正常,与起病前活动能力无任何差异0
能自由走动及从事轻体力活动,包括一般家务或办公室工作,1
但不能从事较重的体力活动
能耐受肿瘤的症状,生活自理,白天卧床时间不超过50% 2
症状严重,白天卧床时间超过50%,但还能起床站立,3
部分生活能够自理
病重卧床不起4
死亡5
2)Karnofsky(卡氏,KPS,百分法)功能状态评分标准
体力状况评分
正常,无症状和体征100分能进行正常活动,有轻微症状和体征90分勉强进行正常活动,有一些症状或体征80分生活能自理,但不能维持正常生活和工作70分生活能大部分自理,但偶尔需要别人帮助60分常需要人照料50分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特别照顾和帮助40分生活严重不能自理30分病重,需要住院和积极的支持治疗20分重危,临近死亡10分死亡0分*一般要求PS评分≤2,KPS评分≥70,才考虑考虑化疗
疾病进展(PD, progressive disease)靶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
疾病稳定(SD, stable disease) 靶病灶最大径之和缩小未达PR,或增大未达PD
部分缓解(PR, partial response)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30%,至少维持4周
完全缓解(CR, complete response)所有靶病灶消失,无新病灶出现且肿瘤标志物正常,至少维持4周
一、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超过1个月。
部分缓解(PR),肿瘤最大直径及最大垂直直径的乘积缩小达50%,其他病变无增大,持续超过1个月。
病变稳定(SD),病变两径乘积缩小不超过50%,增大不超过25%,持续超过1个月.
病变进展(PD),病变两径乘积增大超过25%
二、2 RECIST疗效评价标准
(一)靶病灶的评价。
1.完全缓解(CR)。
所有靶病灶消失。
2.部分缓解(PR)。
靶病灶最长径之和与基线状态比较,至少减少30%。
3.病变进展(PD)。
靶病灶最长径之和与治疗开始之后所记录到的最小的靶病灶最长径之和比较,增加20%,或者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
4.病变稳定(SD)。
介于部分缓解和疾病进展之间。
(二)非靶病灶的评价。
1.完全缓解(CR)。
所有非靶病灶消失和肿瘤标志物恢复正常。
2.未完全缓解/稳定(IR/SD)。
存在一个或多个非靶病灶和/或肿瘤标志物持续高于正常值。
3.病变进展(PD)。
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和/或已有的非靶病灶明确进展。
(三)最佳总疗效的评价。
最佳总疗效的评价是指从治疗开始到疾病进展或复发之间所测量到的最小值。
患者最好疗效的分类通常由病灶测量和确认组成。
OS 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mOS 中位(数)总生存期
PFS 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mPFS 中位(数)无进展生存期
ORR 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指肿瘤缩小达到一定量并且保持一定时间的病人的比例,包括CR+PR的病例。
OR 总缓解率(Overall Response 或者Overall Remission)经过治疗CR+PR 病人总数占对于总的可评价病例数的比例。
CR 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
PR 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
SD 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
PD 疾病进展(Progression Disease)
DCR 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CR+PR+SD
DOR 疾病缓解时间(Duration of Response)=CR/PR到PD/死亡的时间
TTP 肿瘤进展时间( Time To Progress)
TTF 治疗失败时间(Time To Treatment Failure)
QoL 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
MTD 最大耐受剂量(Maximum Tolerated Dose)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