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护理带教风险防范培训教材

临床护理带教风险防范培训教材


带教老师存在的风险
带教老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法律意识淡薄
部分带教老师责任心不强, 过于相信护生, 让护生独 立执行医嘱,未做到放手不放眼 , 有的带教老师不 知道护生在 执业护士 督导下发生差错或事故, 除本 人负责外, 带教老师也要承担法律责任。未能意识到 带教中也可能会侵犯病人的权利 ,甚至可能引发医疗 纠纷。安全意识淡薄,差错事故 防范心理松懈。
护生存在的风险
护生专业知识缺乏,技术操作不熟练 护
生由于专业理论知识缺乏,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业 务技能生疏,缺乏临床工作经验,在临床工作中还没 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及思路,对临床用药 知识如药物作用、剂量、单位、浓度及剂量的计算方 法不明确 ,造成了用药的剂量、用药的途径错误等。
护生存在的风险
护生存在的风险
护生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缺乏 在我国
, 与护理有关的法律课程尚未普遍开设,临床教学中 法律问题未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护生对 自己的法律 身份、 应承担的责任及拥有的权利不清楚。
护生存在的风险
忽视或侵犯病人的隐私权 学生初到病房
, 除对治疗、护理操作感兴趣外,一些学生对病人的 身份、地位、 经历以及某些疾病也感兴趣,一旦知道 一些特殊问题,便相互传说,未意识到此行为是侵犯 了病人的隐私权。
带教老师对学生的定位不准确 未把
临床实习生定位成学生,而把学生作为自己的帮手代 替自己完成部分工作,不能真正保证护理工作质量, 导致护理风险发生。
护生存在的风险
护生整体综合素质差近年来,由于各大医学
院校大量扩招,导致学校录取的门槛降低,部分学生 整体素质较差,进入临床实习时理论知识水平未能达 到相应的水平,尤其是一些中专和中职院校护理学生 尤为突出。又由于许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在校时一些 学生不认真学或者学 习费力 ,甚至 一些学生把学习 当成是为家长学习,因此使得在校时未能牢固掌握好 专业基础知识。
每到一个科室,带教老师都要强调学生任何一项操作 都必须在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完成,并且在操作前, 告之如不遵守操作规程,可能引起不良后果及法律责 任,让学生养成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的良好习惯。在 带教中,带教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实习中潜在的法律 问题,并要培养学生的诚实品质,发生差错及时报告 老师以便及时处理,绝不隐瞒,以免错过最佳的处理 时机,对发生的错误行为,应及时与学生交谈,并组 织讨论,与学生一起分析发生错误的原因,以杜绝类 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
带教老师的选拔及培养 对带教老师的选拔除重视带教
老师的学历、职称、工作经历外,还应重视带教老师的心理品质。选拔 出责任心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服务态度、扎实的理论技术 及娴熟的操作技能,工作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掌握教学技巧的护 师以上职称的护士担任带教老师,对带教老师进行动态管理,即对上一 年度所带教护生发生过护理差错、学生投诉经调查属实者,取消带教老 师资格。每年在护生进入临床前举办一次“临床教学师资培训班”,培 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护患沟通、健康教育、护理理论、护 生心理活动等。在临床带教中,要求带教老师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带 思想、带作风、带技术,勤问、勤讲、勤查 。
临床护理带教风险防范
综合外科:张洁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单纯学生向临床护士转 变的过渡阶段。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及举证倒置的实施,新型医患关系的建立许多 潜在的护理纠纷的隐患存在及实习护生业务技 术生疏、缺乏临床经验、心理素质不成熟,实 习带教时更容易发生护理纠纷。在目前医院强 调护理安全管理的形势下,对护生的实习带教 风险防范就显得更加重要。
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需要,来医院实习的护生学历 也由以往的转为多数是大专生甚至是本科生,护士更 新换代的频率也有所加快,许多护士临床经验少加上 学历相对偏低等因素,对于自身能否胜任带教工作, 显得信心不足。在带教过程中给护生讲解则能省就省。
其他:
临床带教老师的“私心” :部分教师只
注重操作能力而忽略了理论,护生只知道做而不知道 思考,很多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部分教师担心 护生会出错或觉得动作慢,凡事亲历亲为,使得护生 动手机会减少,独立操作能力得不到更好的发挥;只 把本班内的工作安全无事故按要求完成,而不愿给护 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 。
管理者 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学生的教育,提高抗风险意识及
能力
临床护理带教中的风险管理对策
管理者
重视管理是根本; 护理部下发了实习生管理制度,科室严格遵照制度 执行,做到了有法可依。 完善保证充足的人力资源配置,排班合理。
管理者
加强对带教工作的质量控制
擅自执行医嘱或者独立进行护理操作 在
实习中后期 ,部分护生自认为对医院环境熟悉 、护理 技术操作熟练 ,在没有带教老师的监督下擅自执行医 嘱,为病人进行某些护理技术。此时最容易发生医疗 差错或者引起病人的不满。如打错针、 发错药 以及 进行护理操作 时给病人造成损伤或痛苦。
临床护理带教中的风险管理对 策
定期检查护理临床带教质量,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及 时通报并限期整改。加强实习过程中薄弱环节的监控 ,在实习的中后期,由于学生受就业找工作等因素的 影响,上班会心不在焉,差错发生率增高,需高度重 视。
管理者
建立师生沟通交流制度 每月科室组织实习小
组座谈会,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常规进行差错事 故分享,又了解了老师的带教情况,发现不负责任的 带教老师,及时给与警示,严重者取消其带教资格, 降低带教风险的发生。
规范带教行为
因材施教 学生入科时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
,包括理论学习成绩、性格、文化背景、宗教信仰、 职业理想等。选择学生认同的教学方式,认真学习、 分析护生实习大纲,结合专科患者疾病特点,制定理 论业务学习计划、护理教学查房计划,以保障不同层 次护生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规范带教行为
坚持放手不放眼的原则 教育学生到病房后,
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加强带教老师法律意识的培养 护理管理部
门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带教学习班、组织专题讲座、 邀请法律顾问讲课、学习医疗护理纠纷的具体案例、 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带教老师不仅熟悉与护理相 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护士的法律责任,熟悉病人享有 的权利,明确护患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及护理带教中 的法律责任问题,充分认识护理及带教行为时刻受到 法律的约束,并掌握临床教学的方法及沟通技巧等,
生 ,降低风险系数。
护理带教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护理临床教学中容易发生的风险问题 A : 管理方面 B : 带教老师存在的风险问题 C : 护生存在的风险问题
管理风险
临床带教制度不完善,不明确工作职责。 护理人员配置不足或不合理 带教老师在工作中无暇顾
及到学生,未能让学生的各种行为完全在带教老师的 监督指导下完成,导致学生差错发生率高。 对学生管理不严格。 对带教老师和实习学生风险意识教育不够 ;学生对存 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不能识别或缺乏预见性。
其他:
临床带教老师的“爱心” :由于护生的
年龄与带教老师的年龄差距小,在很大程度上有很多 共同语言,因此有时越过了师生关系,关系过于融洽, 亲近就没有带教老师的威信,护生就会与老师讨价还 价,不知的各项作业完成质量就会下降,并不利于实 习护士的成长。
其他:
带教老师沟通能力不够 未能将各种信息
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护生存在的风险
沟通能力不足 缺乏良好的沟通技巧,心直口
快,经常出现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盲目说从而导致 医疗纠纷。
护生存在的风险
查对制度落实及执行不到位 护生对查
对制度及操作流程虽知晓, 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没有 严格落实执行, 说明护生对临床工作中可能出现差错 的环节认识不足, 导致对执行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流 程疏忽。
带教老师存在的风险
忽视或侵犯病人的隐私权 未征得病人同意
的情 况下, 暴露病人身体的隐私部位, 向学生讲解 或操作演示。如进行导尿或护理查体, 忽视此行为已 侵犯了病人的隐私权。
带教老师存在的风险
忽视病人的知情 同意权 带教老师让学生给病
人进 行操作前,未征得病人的同意便让学生操作。
带教老师存在的风险
员应认真学习护理专业与法律的相关知识,以熟悉护理工作中的 法律问题,明确护士的法律责任和护生的法律责任。其次制定各 种护理规章制度,明确各级护理人员及学生的职责。三是督促检 查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并根据有关的奖惩条例,对教学工 作认真负责的老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做得好的护生及时给予表 扬,并鼓励其继续努力。对带教老师和学生在护理教与学中存在 的不足及时指出,并与她们共同分析存在的原因,同时制定出有 效的措施,防止造成不良后果。对已造成不良后果的,轻者给予 批评教育,重者则根据有关的制度给予相应的惩罚。
忽视保护性医疗制度 带教中不注意选择效果
评价的环境和方式, 在学生为病人进行护理操作中或 者操作结束时, 带教老师当场进行评价, 对一些存在 的问题逐一指出。一旦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发生感染迹 象时, 病人便认为是学生操作不当引起, 从而引起医 疗纠纷。
带教老师存在的风险
护理人力资源缺乏 由于临床护理工作量大, 护
定义 护理临床教学中容易发生的风险问题 临床护理带教中的风险管理对策
护理临床带教风险管理是指临床护理带 教过程中,对病人、 家属、 陪伴或探视 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 评估 , 采取有效防御措施的过程。
在临床带教工作中, 我们采取风险管理, 通过持续 专业的、 法律的教育及培训, 让临床带教老师及护生 明白自己在带教及实习工作中面临的风险, 规范自己 的行为,减少可能被病人起诉的情况和差错事故的发
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
成立临床护理教学质控组 护理部成立临床护
理教学质量控制组,成员由护理部主任、各科室护士 长组成,对整个带教工作采取定期及不定期指导、督 促、检查。定期召开带教老师经验交流会,强化带教 老师的责任心,并及时发现护生实习中潜在的安全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