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的研究
摘要:会展经济的发展依赖城市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
反过来会展业的发展也能给城市锦上添花,形成城市新的亮点。
本文以昆明为例分析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二者互相促进、相映成辉。
关键词:会展经济城市发展昆明
会展经济是以会展业为依托,借助各种会展活动的举办拉动城
市及其所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并能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形态。
昆明具有发展会展经济的独特优势,自99世界园艺博览会至今,昆明的城市发展变化有目共睹,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两
者之间的协调促进作用在昆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昆明发展会展经济的优势
1、气候优势
昆明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素有“春城”之称,气候宜人,冬暖夏凉。
年平均气温为14.5℃,一年中最热的一般是7月,平均气温为19.7℃, 最冷的时间是l月,平均气温7.5℃,年温差仅为12-13℃。
除了气温适宜,这里的另一个气候特点是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温湿适度。
这宜人的气候自然成为了昆明发展会展的自然条件方面的优势。
2、内部条件
昆明已经具备加快发展会展产业的内部基础条件。
表现在能源、交通、通讯、城建等方面取得的飞速发展,宾馆、酒店、餐饮等设
施的逐步完善。
世博会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昆明宾馆饭店600余家,拥有床位11万个。
昆明市机场客流量2007年达1600万人次,2008年达1700万人次, 2009年铁路客运量为2189万人次。
此外,昆明国际会展中心更为昆明发展会展旅游提供了直接保障。
昆明国际会展中心隶属云南省人民政府,会展场馆占地1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余万平米,展场面积达7万平方米,可搭建3000个国际标准展位(配有无线和有线宽带网接口)。
拥有当今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单位大空间展厅(层高17米、跨度76米、开间72米、载荷3吨/平方米)以及可容纳2000人宴会、3000人会议的大型多功能厅(配有2000余套同声传译系统和2块200英寸大型高亮度背投);可满足50-3000人的各类国际国内会议;拥有多功能厅、写字楼、商务酒店、健身中心以及1000余个泊车位。
是集展览、会议、商贸、信息、广告、餐饮、酒店、健身娱乐等综合服务功能为一身,具有丰富办展经验和“一站式”优质服务的新型会展企业,成为举办各类国际国内大型会展的首选地之一。
昆明国际会展中心现已成为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会员和中国展览馆协会理事单位。
3、区位优势
云南是国通往东南亚和南亚的陆路通道,省内陆地边境线长4061km,与缅甸、越南、老挝接壤,距泰国边境200公里,有国家级口岸10个,省级口岸9个,经中印公路可到印度,有滇缅公路直通仰光,滇越铁路可达河内,海防和胡志明市。
省会昆明是我国五大航空港之一,90年代改造和新建了10个民
用机场,开辟了98条国际国内航线,包括直通香港、曼谷、清迈、仰光、新加坡、万象、马来西亚、泰国等9条国际航线,是中国地方民用机场最多、等级最高的省;成昆、贵昆和南昆铁路三条铁路干线和滇越铁路的恢复营运,形成了内引外联、四通八达的交通态势;以昆明为中心,实现了200公里范围内主要干线公路的高等级化,并将在“十五”期间,建成以公路、铁路为骨干,民航为辅助,水运为补充的主体交通网络,最终形成“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南达泰国,西接缅甸连印巴”的大通道格局。
4、旅游大省的会展经济背景优势
会展与旅游均是联动性非常强的活动,它们将所涉及到的行业
资源,按照市场规律和顾客需求进行组合,以发挥资源的整体效能,形成一种放大效应,即1+1>2,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会展与旅游的互动发展中,旅游是会展旅游发展的基础,旅游业的繁荣必将为
会展活动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加速会展业的发展。
云南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享誉海内外,素有“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和“生物基因库”等美称;2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雄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的中内外宾客前来旅游观光。
云南旅游业呈现出“十五”以来最好的发展态势,旅游业已成为云南经济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
旅游大省的背景无疑是昆明发展会展经济的强大优势。
5、丰富的承办经验
1992年以来,昆明市先后举办了一系列高水平的会展:中国艺术节和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亚洲民间艺术节、昆交会、昆明
国际文化旅游节、昆明国际旅游交易会、昆明国际花卉节、世博会、首届东亚城市市长论坛、第二届gms国家领导人会议、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市长论坛、世界马铃藷大会、第52届全国医疗器械博览会以及08年6月举办的较高规格的第三届泛珠论坛。
二、会展经济对昆明城市发展的作用
昆明市政府已把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纳入昆明市“十五”计划,提出了“节、会、展、演、赛”5字产业化发展规模,并进行大力扶持,使会展业得到长足发展,逐步跃升为全国发展会展经济的热点城市。
2006年昆明共举办国际、国内各类大型会展活动140多项,直接参与活动人数超过300万人。
所以连续两年被中国会展界评为“十大会展新锐城市之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之一。
1、会展经济为城市带来直接经济效益
昆明市99 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会展期间,参加者近千万人,门票收入达3 亿多元,带动第三产业消费30 多亿元,拉动云南省经济增长314 个百分点。
据不完全统计,昆明地区现在有会展主体企业500多家,再加上其他相关企业,从业人数已超过2万人。
据初步估算,昆明地区会展业每年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已在10亿元以上,加上促进相关行业发展的间接效益,已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2、会展经济有很强的产业带动作用
每一次会议或展览的举办将吸引大量的商务客和游客,即必然
会带动交通、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而且会展业的继续发展,将使展览、会议场馆的数量增加,从而加快对基础设施的直接投
入,带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
据测算,会展业的最大带动系数为1:9,如果会展场馆的收入是1,那么所带动的相关行业的社会收入则是9。
3、会展能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会展可向参展商、贸易商和观展人员展示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宣传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科学技术水平,经济发展实力,展示城市风采,提升城市品位,树立城市形象,扩大
城市影响。
1999 年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使昆明的城市建设至少提前10 年,使城市环境一改过去的脏乱差,使昆明人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所以举办会展,既可通过海内外客商耳闻目睹,从而形成良好口碑,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推动城市的繁荣,而且还可以会展为媒介,加深政府、国内外团体和商界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推动城市间人员的互访和文化的交流,提高城市的档次,增加城市的凝聚力与亲和力。
通过不懈努力,目前昆明更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
三、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协调
1、会展经济与城市结构功能的完善相结合
1999 年在云南昆明举办的“99 中国世界园艺博览”,以200多亿人民币的投入,形成了纵横全省的航空运输网,建成了先进的通
讯网和稠密的公路运输网,实现了包括盘龙江和滇池在内的全面环境治理,兴建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昆明世博园。
据统计,云南全省旅游车船公司30 多家,旅行社448 家,建成民用机场10 个,开通国内外
航线100 多条,境内铁路长达1648 公里,其公路里程达11 万公里,是全国公路里程最长的省份。
几年的投资建设,使昆明及其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彻底改观,使昆明这座文化古城的城市结构功能日益完善。
2、会展经济与城市的社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发展相结合
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是21 世纪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具有“无污染,高效益”的绿色产业之称的会展经济,既可保证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无疑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然而会展经济要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必须与城市和社会、文化、旅游等方面结合起来。
昆明近几年举办的各种层次和类型的会展越来越多,凭借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昆明凸现出发展会展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
可见昆明具有的区位优势,独特资源优势是发展会展经济的天然条件,是昆明建成中国的“西部会都”的良好基础。
会展业的进步可以优化社会资源的组合,带动其他行业更好的发展,也为旅游业带来更多的客人、更多的消费,延长客人的逗留期,增加旅游业淡季时设施设备的利用率。
会展与旅游的互动性可以更为充分地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全面地展示所在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风貌,扩大对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在连续两年荣膺内地最具影响力的会展城市称号后,昆明市提出七大设想,着力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题、具有昆明特色的会展经济,把会展业打造成昆明新的优势产业,昆明将最终朝着区域性的国际
会展城市迈进。
参考文献:
[1]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经济问题探
索..2008-10-21.
[2]昆明会展经济四季如
春..2007-09-11.
[3]昆明做强会展经济打造国际会展之
都..2008-8-14.
[4]袁书琪.福建省发展会展旅游的swot分析与对策.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