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K-39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下列是安徽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B.陵阳豆腐干C.阜阳剪纸D.宣酒酿制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A.3N ——表示3个氮元素B.Ca 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C.2SO 2——表示两个二氧化硫分子D.CuO ——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3.下列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2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化学学习要让学生既能够“见微知著”,也能够“见著知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水属于化学变化,说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B.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某稀溶液中显红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氢离子C.NO与NO2化学性质不同,说明分子的构成不同D.酸、碱、盐溶液都能导电,说明溶液中都有自由移动的电子5.安徽盛产葡萄。
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化学式为C14H12O3),它具有抗癌作用,能抑制癌细胞的增生。
下列有关白藜芦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白藜芦醇是由C、H、O三种原子构成的B.白藜芦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一个白藜芦醇分子由29个原子构成D.白藜芦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6.下列设计方案可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选项设计方案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基本反应类型A 模拟酸雨的形成CO 2+H 2O=H 2CO 3 化合反应 B 实验室制取氧气2KMnO 4K 2MnO 4+MnO 2+O 2 分解反应 C 模拟工业炼铁3CO+2Fe 2O 3===高温2Fe+3CO 2 置换反应 D 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症 Mg(OH)2+2HCl=MgCl 2+2H 2O复分解反应 7.化学概念存在并列、交叉、包含等关系,下列各图中概念间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8.一定条件下,a 、b 、c 、d 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可能是单质B.反应中a和c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4﹕25C.m=8,d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9.学习化学要构建基本观念,对以下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微粒观:氯化氢和氯化钠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类观:苏打和小苏打都属于盐C.结构观: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D.变化观:铜与稀硫酸反应可以一步转化为硫酸铜10.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工业上使用一种国产低温催化剂生产氢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氧化物B.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C.该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改变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为1﹕111.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不正确的是()...12.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放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后镁一定有剩余B.反应消耗盐酸的总质量一定相等C.0﹣t1时段,产生氢气的质量镁比铁大D.0﹣t2时段,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与铁相等二、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4分。
13.(6分)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对铟、铱、锗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杰出贡献。
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
(2)铟原子核外有_________电子层,在化学反应中铟原子容易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铟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铟的微观过程可表示为:①请将B 框中的信息补充完整,你这样补充的理由是_________。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14.(5分)芯片是中美经贸摩擦的焦点之一。
工业上制造芯片的高纯硅和制造光导纤维的高纯二氧化硅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1)SiHCl 3中Cl 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Si 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SiO 2+2C===高温Si+2CO ↑,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SiO 2发生了_________反应。
(3)反应②同时还生成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4)整个工艺流程中,还可以循环利用的另一种物质是_________。
15.(6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
材料一:1673年,英国化学家玻义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曲颈瓶中加热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冷却后打开容器,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与原来金属相比质量增加了。
(1)你认为玻义耳的实验中质量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
材料二: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①先用天平称取质量为m1的金属锡粉。
②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2。
③打开容器,听到了空气进入容器发出的“丝丝的声响”,称量所得白色物质的质量为m3。
④把白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4。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锡的燃烧是_________变化。
(3)罗蒙诺索夫的实验中,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m3=_________,才能得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产物的总质量”的观点。
材料三: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得到了与罗蒙诺索夫相同的结论。
(4)写出拉瓦锡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拉瓦锡还通过这个实验研究了_________,成就了化学史上的另一经典实验。
(5)后经过多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最终确立了质量守恒定律,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定律:_________。
16.(7分)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部分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实验方案一】如图1所示,在小烧杯A中盛有少量浓氨水,小烧杯B中盛有少量含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几分钟后,B中溶液变红,原因是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进入溶液中产生了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若取少许B中变红后的溶液在试管中加热,你认为溶液颜色会_________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说出一点即可)。
【实验方案二】如图2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 滴)。
①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酚酞试液_________(填“从右往左”或“从左往右”)依次变红。
②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
③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__,过一段时间后,脱脂棉上的红色又变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注意:若答对下列问题将奖励3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实验方案三】如图3所示,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为氯化铵)且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
④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_________。
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4分。
17.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1)混合物碳酸钾的质量分数?(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C2.A3.B4.D5.A6.D7.C8.A9.B 10.B 11.B 12.D二、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4分。
13.(1)114.8 (2)5 失去(3)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一个氯分子由两个氯原子构成②In+3Cl22InCl31300℃14.(1)+2 (2)还原(3)SiCl4+O2======SiO2+2Cl2置换反应(4)氯化氢(或HCl)15.(1)有空气进入(2)化学(3)m4-m2+m1(4)2HgO2Hg+O2↑空气的成分或空气中氧气的含量(5)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总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16.【实验方案一】(1)OH-变浅装置不密封,氨气逸出会污染空气(或药品用量过多)(合理即可) 【实验方案二】①从右往左②反衬作用(或衬托、对比等) ③氨水和酚酞试液的位置滴加错了氨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或氨气扩散到空气中去了) 【实验方案三】④氨分子比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快(或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快一些或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合理即可) ⑤NH3+HCl=NH4Cl三、本大题共4分。
17.(1)反应中生成CO2的质量=30g+50.6g+100g-174g=6.6g。
设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则K2CO3+2HCl=2KCl+H2O+CO2↑138 73 44x y 6.6g138﹕44=x﹕6.6g,解得x=20.7g73﹕44=y﹕6.6g,解得y=10.95g混合物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20.7g/30g×100%=69%(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0.95g/100g×100%=10.95%答:(1)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69%;(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