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
1006hpa
1008hpa 1010hpa
密 度 减 小
A B C
地面
假设地面受热均匀
气 压 降 低
密度减小 低
风
密度
高 密度增大 冷却
A
低 密度减小 受热
B
密度增大 高
冷却
C
地面
冷热 不均
空气
垂直 运动
★
水平面上 的气压差
风
空气
水平
运动
根 本 原 因
地面 冷热 不均
C
读下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
D
A B
a
C
b
垂直 运动,
(1)画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 (2)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 水平 再形成 运动; (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地表冷热不均
; 。
(4)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是 B > C > D > A
1、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3、学会等压面的基本判读技巧
热 力 环 流 形 成 原 理
1.气压(P):气压是指大气的压力,即单位面积上空 气柱的重量。
B A
规律: 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2.等压面:空间内气压值相同的各点组合而成的面(平面 空 或曲面)。 气 高空 越 稀 1004hpa 薄
合作探究二:
从威海度假回来的小明向同学描述居住在海边的 感受:白天空气潮湿,夜晚比较干燥。你认为小明有 没有撒谎?
案例一
海陆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受热不均
海洋
海洋
陆地
陆地
白天:海风
夜晚:陆风
军港之夜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 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
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
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 海风你轻轻地吹, 海浪你轻轻地摇 , 年轻的水兵多么辛劳 ……
作业布置(课后实践活动)
模拟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参照下表如实记录数据
太阳下
沙子
0min 5min 10min 32.5℃ 34℃ 35.5℃
室内
沙子 水
水
32.5℃ 32.5℃ 34℃
36℃ 34℃
35℃ 35℃
15min
37.5℃
35℃
31℃
34℃
参照下图绘制图表
【实践意图】深入理解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2.思考烟雾飘动的原因;
烟雾入 口 热 水 冰 块
观察实验
1.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飘动的方向;
2.思考烟雾飘动的原因;
烟雾入 口 热 水 冰 块
探究:
1.玻璃缸内空气运动有什么特点?
2璃缸内的空气为什么会运动?
冷热不均 地球表面普遍存在冷热不均的现象,形成了大气 运动最基本的形式---热力环流
第二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学习目标:
火熄上方谷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探究: 山谷空气受热 谷内气流抬升 凝云致雨 为什么天会在这紧要关头下起雨来呢?
课堂总结
2.3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一、热力环流形成原理 太阳辐射
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垂直运动
水平方向的气压差 热 力 环 流
大气水平运动 二、常见的热力环流 (1)海陆风 (2)山谷风 (3)城市热岛效应
第二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济宁市育才中学 李玉磊
火熄上方谷
火熄上方谷
大气运动最基本的形式 ----热力环流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空气运动实验
器材准备: 1.封闭的玻璃缸一个; 2.一碗热水、一碗冰块; 3.一柱香或其它能产生烟雾的物品;
观察实验
1.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飘动的方向;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冬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 B.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 C.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 D.谷地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差 (2).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B.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C.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 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
“巴山夜雨”其实是泛指多 夜雨的我国西南山地(包括四 川盆地地区)。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巴山夜雨”其实是泛指多 夜雨的我国西南山地(包括四 川盆地地区)。
探究:巴山夜雨和山谷风有什么关系? 提示:空气抬升降温是自然界降水的必要条件
合作探究三:
假如你是某市规划局工作人员,你是否同意一厂 长在城市近郊办水泥厂。
案例二
城市热岛环流
甲 郊区 B 郊区
冷
市区 A 市区 热
郊区 甲 B
郊区
冷
案例三
山谷风
热 B 热
冷 A 冷
热 C 热
白 天 谷 风
冷 B 冷
热 A 热
冷 C 冷
夜 晚 山 风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回顾与升华
能力提升 环节3
环节2 环节1 实验分析 情景导入 展示本节结构设计,不作教学使用 案例探究
理论分析
大 气 运 动 最 简 单 形 式
例1.影视片中常有女主角面向大海,海风吹拂头发向后 飘逸的镜头。我国沿海在秋分日拍摄这样的镜头,理论上 应选择在什么时段( C ) A、18时—次日7时 B、16时—次日8时 C、8时—当日16时 D、11时—当日23时
例2.下图为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空气 垂直 运动
热力环流 水平面 上的气 压差异 空气 水平 运动
相 关 规 律 总 结
规律:
低 压,冷______ 高 压;热______ 上升 气流,冷______ 下沉 气流。 1、近地面,热______ 相反 相同、相反)。 2、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气压______( 高 (高、低)压,下凹对应______ 低 3、等压面凸起对应______ (高、低)压。 高 (高、低)压流向______ 低 4、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______ (高、低)压。
合作探究一:
3
1 4 2
等压面
3000米
A
B
地面
1>3=4>2 把1至4点按气压由高到低排序___________ 规律总结: 同一高度平面上两点,等压面上凸处为高压,下 凹处为低压
导致受热不均的常见原因
常见的热力环流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人类活动 地表形态
地 区 间 受 热 不 均
海陆风
城市风 山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