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热力环流导学案

大气热力环流导学案

第三节“大气热力环流”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绘制简单示意图,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 通过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解释城市热岛效应、海陆热力环流等现象并初步了解这些现象对环境的影响。

【课堂导学】
一、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一)、概念
1.气压:指该地单位面积垂直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空气柱的重量,单位为百帕(hpa)。

在同一地点,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

2.等压面:把空间气压值相同的各点组合而成的面叫做等压面。

若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平行于地面。

3.热力环流:由于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二)、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A B C A B C A B C 1010hPa 990hPa
970hPa
950hPa
〖归纳〗:近地面→气流→同一水平面产生→空气→形成热力环流
〖活动1〗
读上面“热力环流图”,思考下列问题:
⑴.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⑵.近地面温度与气压高低的关系?
近地面温度高的地方,气压;温度低的地方,气压。

⑶.同一地点,高空的高压与近地面的低压的实际气压值哪个大?高气压、低气压是指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状况?
⑷.找规律:①等压面的弯曲有何规律?②同一地点,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分布状况有
何规律?
高气压等压面向 处弯,低气压等压面向 处弯。

二、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
1.海陆热力环流(海陆风)
白天,陆地增温快,海上增温慢;夜间,陆地降温快,海上降温慢。

海陆风就是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

〖活动2〗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完成如下任务。

⑴在图a 和图b 上标出白天和夜间海洋和陆地气压的高低。

⑵想想一天之内,海岸边何时吹海风,何时吹陆风?
⑶在图a 上,画出白天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使之构成一个环流圈;在图b 上,画出夜间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使之构成一个环流圈。

⑷分析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
2.山谷风
在山区,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增温,使邻近坡面的空气因受热较多而比同高度的空气温度高;夜间山坡上的空气由于山坡辐射冷却而降温较快,谷中同高度上的空气降温较慢。

山谷风因山坡和谷地受热不均匀而引起的热力环流。

〖活动3〗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完成如下任务。

⑴在图d 和图e 上画出谷地与山坡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使之构成一个环流圈。

⑵说出白天和夜间谷地与山坡之间近地面的风向。

⑶这种环流对山谷降水有何影响?
⑷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污染空气的工业,试分析原因。

3.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城市人口集中,工业、交通发达,生活、生产和交通消耗大量能源,每天人为释放大量的废热,形成“城市热岛”。

图c 〖活动4〗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完成如下任务。

⑴在图c 上画出市区与郊区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使之构成一个环流圈。

⑵这种环流对城市大气环境有什么不利影响?
⑶为减轻大气污染,在城市规划时,绿化带、污染空气的工业企业和卫星城应当如何布局?
①绿化带:。

②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布局在,避免这些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区;
③卫星城:建在,以避免相互污染。

【课堂练习】
〖例1〗下图为地面受热不均而形成高空等压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面
1.画出甲乙两地的热力环流图。

2.比较甲乙两地温度的高低。

3.比较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大小。

4.试分析甲乙两地的天气状况。

【对接高考】
(2013浙江卷)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

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读图回答第1题。

1.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2015四川卷)右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
布图。

读图回答第2题。

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