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第一课时)安徽省合肥市庐阳中学陈光宇
教
具
安
排
学生课堂自主探究材料、多媒体课件。
课
时安排
这节内容安排两个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通过探究活动领悟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学前热身
小明的爸爸应邀来到合肥投资,
在庐阳工业园投资300万元成本建成
一个小型家电生产工厂。
建成投产后,
不考虑材料费等其他因素,每年盈利
75万元。
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该工厂投产几年刚好收回成本?
2:该工厂从哪一年后盈利开始超过
300万元以上?
师: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学过
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小学的算术法和初中学
过的方程、不等式。
师:怎样利用函数图象解决
上面的问题呢?
贴切的生活情境可以让大多数同
学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除了能激发学
生的求知欲,也让学生初步感受一次方
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是有
联系的,引入课题。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
程之间的联系。
1.解方程 3x+6=0。
2.直线y=3x+6与x轴交点的坐标是
什么?
3.讨论:图象与方程的解之间的关系。
4.不解方程:你能说出方程3x+6=6的
解吗?
学生口答三个问题。
师:课前让大家准备了任意
的一次函数的图象,观察你
的图象,在图象中也有类似
的联系吗?
学生举例说明。
师:将刚才的思考概括为一
般形式呢?
归纳:一次函数y=kx+b(k、
b为常数,k≠0)与x轴交
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kx+b=0
的解。
一元一次方程kx+b=0(k、b
为常数,k≠0)的解就是一
次函数y=kx+b(k0
)与x轴
交点的横坐标。
引题分解难度,给学生提供了思考
的角度和方向。
通过学生反复实践和教师引导,学
生从“形”到“数”,或者从“数”到
“形”,自己探究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一
元一次方程解的关系,体验知识生成的
过程。
5.合作交流(一)你还能利用图象
求出哪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6.合作交流(二)通过以上探究,你能总结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联系吗?师:请写出几个这样的一元
一次方程和同伴进行交流。
对于一次函数,当y值
确定求其x的值时,就可看
成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
而一个具体的一元一次方
程,实际上是一次函数的y
值确定,求其自变量x的值。
增强思维密度,通过学生动手操作
强化和真正理解一次函数图象与方程
解的对应关系,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
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模式。
有前面反复的探究作为基础,合作
交流产生了相应的价值。
不同学生的思
考加深了全体同学对两者联系的理解,
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巩固练习、小试牛刀7..练习(一):
1.观察:-x+2=0的解为,
x-1=0的解为。
2.函数y=ax+b的图象如图,则
方程ax+b=0的解为。
师:解决这2题有哪些方法?
这一提问,主要是想让同学们说出
不同的思路,感受新认知解决问题的有
效性。
有效的学习过程不能单纯的依赖
模仿和记忆。
发展能力、拓展延伸活动二:探究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
等式之间的联系
1自主探究:观察一次函数6
3+
=x
y
的图象,
2.如何从图象上找出不等式3x+6>0
的解集?
师:(-2,0)的意义我们
已经探究过。
除此点之外,
图象被分成了两部分。
当图
象在x轴的上方时,点的坐
标有什么共同特征?
师几何画板同步演示。
师:引导学生交流发现:
不等式3x+6>0,也就是函数
值y>0。
不等式3x+6>0的
解集,就是y>0时对应的x
的取值范围。
从图象上来看
通过几何画板的演示,引导学生思
考将要探索的内容,进行分类,渗透分
类的数学思想。
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用
类比的学习方法,通过观察函数图象来
重新认识不等式这个代数模型。
3.如何从图象上找出不等式3x+6<0的解集?请讲述确定解集的方法。
4.合作交流(三)
通过上面两个问题的思考,你能发
现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与一元一次不等式kx+b>0
或kx+b<0(k、b为常数,k≠0)的关系吗?就是在x轴上方的点对应的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学生独立思考。
归纳:(学生先独立思考后,
讨论交流,教师补充。
)
类比3x+6>0的思考方法,让学生
自主探究,再次突出重点。
有效的问题作为载体,鼓励学生运
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和交流,既规范
了学生的语言表述,又锻炼了学生归纳
概括的能力。
例题解析、应用新知5.不解不等式,利用图象:
例题:不解不等式,利用图象: 求
出不等式-3x+6≥3的解集。
6.通过以上探究,你能总结一次函
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吗?
生边说边板书,
不等式3
6
3≥
+
-x的解集
(图象法)
(1)先画出y=-3x+6的图象。
(2)找到纵坐标是3的点。
(3)观察3
≥
y的图象部分
对应的x的范围。
(4)得出不等式的解集。
教师完整规范板书过程.
并强调解题格式。
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步骤。
求不等式n
b
kx>
+(k、
b为常数,k≠0)解集,先
观察y=kx+b(k、b为常数,
k≠0)的图象y=n时点的横
坐标,很容易得到n
y>时,
x的取值范围是m
x>
)
(m
x<
或。
通过学生口述解题步骤加深对不
等式和方程图象解法方法的应用和理
解。
深入地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对应
一次函数图象的关系。
渗透学生从“特
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突破难点。
梯度设计、巩固提高练习(二)
1.函数y=-2.5x+5的图象如图1。
-2.5x+5>0的解集为_________;
-2.5x+5<0的解集为_______.。
图1 图2
2.函数y=ax+b的图象如图2。
则对
应不等式ax+b>0的解集为_______;
学生自我解答,自我展示。
师予以辅导和纠正。
问题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学生通
过自我解答、不同方法的对比来渗透识
图能力的培养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附 板书设计: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一元一次方程 一次函数 一元一次不等式 例题:利用图像 75x-300=0 y=75x-300 75x-300>300 求: 不等式363≥+-x 的解集 3x+6=0 x=-2 y=3x+6 (-2,0) 3x+6>0 x>-2 (1)先画出y=-3x+6的图像。
y=kx+b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kx+b=0的解。
(2) 找到纵坐标是3的点。
解不等式kx+b >0或<0(k 、b 常数,k ≠0) (3) 观察3≥y (y=3) 的图 就是求图象x 轴上方(或下方)的点 像部分对应的x 的范围
对应的自变量取值范围。
(4) 得出不等式的解集。
3x+6=6 x=-0 y=3x+6 (0,6)
kx+b=n x=m y=kx+b (m.n) n b k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