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一、概述
1. 癫痫发作的分类。

2. 抗癫痫药物的治疗机制
(1)电生理:抑制异常放电、抑制异常放电的扩散;
(2)分子水平:增强GABA能神经元的功能,抑制兴奋性神经元的功能,抑制Na+、Ca2+通道的功能,增强K+、Cl-通道的功能。

二、常用抗癫痫药物及作用机制
1. 主要抑制钠通道的药物
1)Phenytoin Sodium(苯妥英钠,大仑丁)
(1)药理作用:抑制异常放电的扩散,但对异常放电的形成无效;
(2)作用机制:主要作用机制是在治疗量时即阻滞Na+通道,减少Na+内流,所以对各种组织的可兴奋膜,包括神经元和心肌细胞膜,有稳定作用,降低其兴奋性。

还抑制神经元的快灭活型Ca2+通道,较大浓度时能抑制神经末梢对GABA的摄取。

(3)主要用途:①抗癫痫,是治疗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但对小发作无效。

②治疗中枢疼痛综合征,使疼痛减轻,发作次数减少。

③抗心律失常,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及强心苷类药物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

(4)不良反应:①胃肠道刺激;②神经症状,如眩晕、共济失调、精神错乱甚至昏迷;③牙龈增生;④叶酸吸收及代谢障碍,甚至发生巨幼细胞性贫血;⑤其他不良反应,如过敏等。

(5)体内药动学特点: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不同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显著不同,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多数在肝内质网中代谢为无活性的对羟基苯基衍生物,少数以原形由尿排出。

消除速率与血浆浓度有密切关系,低浓度时按一级动力学消除;高浓度时,则按零级动力学消除,血药浓度可明显升高,容易出现毒性反应。

(6)药物相互作用:①竞争血浆蛋白高的结合;②异烟肼、氯霉素等肝药酶抑制剂可降低苯妥英钠的代谢;③苯巴比妥、卡马西平等肝药酶诱导剂可加快苯妥英钠的代谢;④苯妥英钠可加快皮质激素和维生素D的代谢。

2)Carbamazepine(卡马西平):抑制Na+、Ca2+通道,增强GABA的作用,对精神运动性发作和大发作有效,并可用于治疗躁狂、抑郁症及神经痛。

3)Lamotrigine (拉莫三嗪):新型抗癫痫药,抑制Na+、Ca2+通道,对部分发作及大发作(包括失神发作)。

2. 主要影响氯离子通道的药物
1)Valproate sodium(丙戊酸钠)
增加GABA合成,抑制降解、摄取,增强对GABA的反应性,可抑制Na+、Ca2+通道,为广谱抗癫痫药.
2)Phenobarbital(苯巴比妥)
(1)抑制异常放电、抑制异常放电的扩散。

(2)作用机制:增加突触后Cl-内流,使膜超极化;抑制突触前Ca2+ 内流,导致NE、Ach和谷氨酸释放减少。

(3)主要用途:镇静、催眠、抗癫痫。

3. 主要作用于谷氨酸受体的药物
Topiramate(托吡酯):新型抗癫痫药,阻断AMPA和KA受体,抑制Na+、Ca2+通道,对部分发作及大发作有效。

4. 主要影响钙通道的药物
1)Levetiracetam(左乙拉西坦):新型抗癫痫药,与突触囊泡的糖蛋白2A结合,抑制突触前Ca2+通道。

对部分性发作有效。

2)Ethosuximide (乙琥胺):抑制T-型Ca2+通道,也可抑制Na+-K+ ATP酶,降低脑代谢率,抑制GABA代谢。

对小发作有特效。

三、抗癫痫药的常见不良反应:
(1)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嗜睡、精神异常等;
(2)致畸;
(3)造血功能抑制:多种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4)肝脏毒性
四、抗惊厥药
硫酸镁:抑制中枢,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松弛肌肉。

用于抗惊厥及高血压危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