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成立矿井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领导小组....................................... - 3 - 第二章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 - 3 - 第三章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 - 3 - 第四章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 12 - 第五章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与劳动组织................................................. - 13 - 第五章应急预案和安全保障措施............................................................. - 15 - 第一节排水系统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 15 -第二节压风系统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15 -第三节提升、运输系统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 19 -第四节供电系统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 25 -第五节主通风机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 28 -第五节应急预案……………………………………………….- 28 -第六章其他规定事项………………………………….………………- 28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联合试运转方案目前我矿改扩建工程已经基本完成,矿井生产、通风、提升、运输、供电、排水、压风等系统已经形成,我矿于2011年10月1日,由矿长庞建明主持组织全矿生产、调度、机电运输、安全、通风等生产系统人员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并制定了矿井各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方案,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成立矿井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领导小组组长:庞建明(矿长)副组长:宋利平(生产矿长)刘吉飞(技术矿长)刘海兵(安全矿长)薛学桂(机电矿长)薛支平(矿长助理)成员:车清平(调度主任) 刘瑞利(安监站长)刘吉生(技术科长)李崇奇(地测科长)白文全(机电科长) 刘艾生(通风科长)康建平(综采队长)喻克贵(普采队长)李金荣(通风队长)王二平(综掘队长)郭建明(皮带队长) 高利平(炮掘队长)梁四儿(运输队长)李兵兵(机电队长)李文玉(监控主任)车金平(质标办主任)第二章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一、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矿井联合试运转系统、范围为矿井井上下各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安全设施、设备及各种仪器、仪表。
1、采掘系统(1)采煤工作面:5101、4101工作面(2)掘进工作面:405、406、506、507顺槽掘进2、矿井通风系统(l)主通风机(2)通风设备、设施(3)通风路线3、排水系统(1)主排水泵、排水管路4、压风系统(1)空压机及其安全装置(2)压风管路5、提升、运输系统(l)主提升绞车、安全装置(2)运输设备、运输方式6、供电系统(1)矿井及采区供电方式(2)矿井及采区变配电设备、电气保护设备(3)入井电缆(4)电气漏电、接地、过流保护装置(5)井上、下电气设备7、防尘、防灭火系统(1)防尘水池、管网设置、产尘点洒水降尘设施(2)防火设施及灭火器材、隔爆设施8、瓦斯监测、监控系统(1)矿井安全监控系统(2)采区瓦斯、风速传感器,风电闭锁9、通信系统(1)通讯网络、设备设施(2)井上下通讯二、联合试运转期限矿井联合试运转申请时间为六个月,计划于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4月1日进行联合试运转。
在联合试运转期间对安全设施、设备和仪器、仪表进行检测、检验,在联合试运转期间测试完成,并取得检测、检验报告。
第三章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矿井进行联合试运转期间,委托有资质的检验中心对安全设施、设备,仪器、仪表等进行检测、检验及测试。
由我矿通风科、机电科等协助其工作。
一、采掘系统1、回采工作面4101、5101回采工作面测试项目及方法①、4101、5101回采工作面回采工艺是否达到《回采作业规程》的要求,是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②、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是否符合要求。
③、回采工艺各工序的衔接是否合理。
④、回采工作面使用机具(乳化液泵站等)是否正常,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掘进工作面405、406、506、507运输顺槽、轨道顺槽掘进工作面测试项目及方法①、掘进工作面是否达到《掘进作业规程》要求,是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要求。
②、掘进工艺各工序之间的衔接是否合理。
掘进工作面使用的机具是否正常,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③、掘进工作面的掘进速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二、通风系统测试项目:1、矿井回风立井安装的是2台FBCDZ-8-No24B型主要通风机,电机功率2×250KW,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主通风机检验项目1 证件审查2 外观质量3 安全保护及设施4 安全运转管理5 电动机与轴承温升6 风量7 风压8 电动机运行功率9 风机装置运行效率10 噪声11 振动速度有效值12 叶片径向间隙13 电动机绝缘电阻14 接地电阻测试方法:采取停产带井下通风网络,通过蝶阀调节工况进行测定。
2、矿井通风阻力测定1 测定路线选择2 测点选择3 风压测量4 风速测量5 巷道断面积和周长参数6 测点间距测量7 测点标高测量8 测试结果计算测试方法:采用气压计法。
3、气体类检测仪表(含传感器)、粉尘测量仪表(含传感器)、风速测量仪表(含传感器)检测、检验。
三、主排水系统本矿可采煤层为4#、5#、8#、9#,现联合布置开采4#、5#煤层,主水泵房布置在副立井底,主水泵房设有主、副水仓,排水管路由井底水泵房经管子道,沿主井井筒敷设至地面,矿井涌水全部排至地面矿井水处理站,经处理后部分用作消防用水。
水泵房安装3台MD85-45×5型水泵,流量为85m/h,扬程225m,配套YB2M1-4型矿用隔爆电动机,功率90kw,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
水泵检测、检验测试项目:1 流量2 扬程3 效率4 电动机额定输出功率5 轴承温度(温升)6 铭牌及标志7 噪声四、压风系统矿井装备2台GA-250螺杆式空气压缩机。
空压机额定排气量41.7m 3/min,排气压力0. 85MPa,配套电机380V,250KW异步电动机。
压风系统供井下压风自救系统和采掘工作面压气设备使用。
其中1台工作,1台备用。
矿井供气干管采用φ100×4mm无缝钢管,支管采用∮89×4mm 无缝钢管。
空气压缩机检测、检验测试项目:序号检测、检验项目1 证件审查2 外观质量3 安全保护装置4 排气温度、排气效率5 风包温度、风包工作压力6 容积流量7 排气压力、吸气压力、大气压力8 转速9 压缩机比功率、轴功率10 机房噪声11 振动12 流量13 风压、每分钟产气量14 安全阀动力压力五、提升、运输系统1、提升绞车检测、检验副立井绞车房安装一部JK-2.5/30E型单滚筒绞车一部,滚筒直径2.5米,提升高度154米,功率315KW。
绞车检测、检验项目有:1 过负荷和欠电压保护装置2 安全防护装置检查3 操纵台4 主轴装置检查5 闸瓦与制动轮松闸后的间隙6 保险闸检查7 安全制动空行程时间8 过卷保护9 断电安全制动及深度指示器检查10 空运转试验11 绞车整机负荷试验12 超负荷试验13 制动器检验14 主轴探伤2、钢丝绳检测、检验副立井提升钢丝绳检测、检验项目有:1 丝径测量2 抗拉强度3 反复弯曲4 扭转3、连接链检测、检验外观检查4、连接插销检测、检验外观检查5、矿井防跑车装置及斜井平巷阻车器。
外观检查6、皮带运输机及其保护装置。
主运输装备DSJ-100/50/2x160型胶带输送机,带宽1000mm,电机功率2x160KW。
皮带输送机检测、检验测试项目:1 带速2 功率3 启动加速度4 运行平稳性5 输送带跑偏6 制动装置和逆止装置7 保护装置和电控装置8 噪声9 伸缩输送机10 张紧装置11 液压元件12 清扫器六、供电系统1、井下变电所、地面变电所试运行技术测定2、照明/信号综保技术性能测定3、高低压开关柜的技术测定4、主变压器的技术测定5、防雷装置的安全性能测定6、防爆电气类设备七、防尘、防灭火系统1、井下作业场所的总粉尘、呼吸性粉尘、煤尘等测定2、防灭火器材、防火设施、隔爆设施八、安全监控系统l、安全监控设备调试校正2、安全监控设备的功能,传感器的布置3、传感器的有效性①测试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中心站实时监控全部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变化及被控设备的通、断电状态。
②测试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和断电范围是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之规定。
③测试矿井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开停传感器,主要风门开关传感器,被控设备开关负荷侧设置的馈电状态传感器。
九、通讯联络系统测试副井绞车房、水泵房、变电所、采掘工作面等主要工作地点的电话设置及通讯质量状况。
1、分别对井下各工作地点设置的电话和地面各工作场地设置的电话进行一次通讯检查。
2、对电话线路的吊挂安装状况作一次巡查。
第四章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矿井建设工程各系统已形成,安全设施设备已建设完成,安全仪器、仪表已配备,在联合试运转期间,通过对安全设施、设备的检测、检验,现形成的各系统是否完善,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与矿井生产能力是否匹配;安全设施、设备,仪器、仪表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通过联合试运转,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确保联合试运转顺利进行,并为今后矿井生产提供安全保障。
矿井安全设施及设备能够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匹配矿井生产能力,并能安全高效运转。
联合试运转期间,安全设施、设备及主要仪器、仪表通过有资质检测、检验单位测试并取得检验报告后,待联合试运转正常后,再对矿井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验收评价。
安全验收评价后,编制预验收报告书。
经安全验收评价组织现场验收,达到安全设施验收条件,以正式文件形式向山西省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验收资料,申请安全设施验收。
第五章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与劳动组织一、劳动组织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0.9Mt/a ,年工作日330天。
根据初步设计和建设部颁发的《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 50215-2005、和晋煤安发[2005]226号《山西省控制煤矿井下作业人数的规定》,按系统环节定岗计算全员效率为8t/工,矿井在籍总人数为512人,具体详见以下劳动定员配备。